禚琳琳 周丽群 蔡和平
摘 要:近年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重回大众视野,在其视阈下聚焦高校校园环保现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物污染、气味污染、绿地污染、露天非绿地区域污染等方面,生态教育基础性工作的缺失,知行不一的困境等都影响着大学生选择个人生活方式。解决校园环境问题,既要重视大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又要重视学校作为规范主体的作用,双管齐下,从而推动高校内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环保意识;校园环保
生态危机是全人类现阶段面临的共同挑战。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能源的过度开发与过量耗费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形势,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将生态可持续发展摆上新世纪的台面。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世纪议程一一中国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昭示了我国在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和政府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愈加重视。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校园环境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探寻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大学生自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实践的生态哲学思维和方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如果将肉体作为人的有机的身体,那么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应该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万物。
第二,人依赖自然界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属于自然界,靠自然界生活,在生活中与自然界交换物质资源。尽管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其生产活动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
第三,人与自然具有辩证的同一性,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不但“受制于自身的社会性”,而且也在不停地“创造各种社会关系”,在“自我功利性保存”与“社会群体性延续”二者间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人与自然、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体系中三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它们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实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对这三者进行有机整合;而追求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要追求人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属性达到协调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审视校园环保现状,就要将人与自然是否达到辩证统一,自然与社会是否达到有机协调,生态危机的根源探究深度及解决途径是否具备合理性、可行性此三项作为衡量标准。
二、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当代大学生的娱乐和社交内容都十分丰富,以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全体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例,大学生的常见生活方式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划分为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劳动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都给校园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交往生活方式包括参与学校或学生团体组织主办的大型露天活动,产生矿泉水瓶、湿巾、海报等活动垃圾的情况;消费生活方式包括在宿舍内下单外卖,或在食堂打包食物回到宿舍食用,网购时将快递包装垃圾随手丢弃,在校园内超市购买零食,垃圾随手丢弃等一系列行为;闲暇生活方式包括抽烟后随地乱扔烟头,随意踩踏草地,在绿地上野餐,制造餐后垃圾后不就近清理等行为;劳动生活方式包括学生司机在校内驾校练车时排放尾气污染校园空气,大学生在校区内兼职发传单,收到传单者随手乱扔,造成广告纸满街飞舞的现象。
以上行为,俱对校园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加剧了下列四方面校园污染。
第一,有机物污染。部分学生用餐后的食物残渣就连同饭盒丢弃在宿舍楼下、道路旁边的垃圾箱内,饭盒中的汤汤水水泄漏,造成有机物污染,给清洁人员造成多余压力。食物残渣和生活垃圾混合,不能得到有效回收处理,造成食物资源浪费;第二,气味污染。在夏季,垃圾箱中未及时处理的剩饭剩菜在高温下散发出难闻异味。驾校区域,学员练车时产生的汽车尾气也污染空气,给周边行人带来不适;第三,绿地污染。香烟的烟头大部分为醋酸纤维素纤维制成,过滤焦油、烟碱、水分之后被吸烟者随意丢弃在绿化地带,本身难以降解,既产生固体污染,其中的有害成分也会经雨水冲刷进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破坏植被生长环境。学生随意踩踏草坪造成花草枯萎,绿地面积减小。在绿地上产生的野餐垃圾大多为塑料制品,不可降解;第四,露天非绿地区域污染。大学生随手丢弃道路垃圾导致此类污染,对校园的生态风貌有着消极影响,具体类型有露天实践活动垃圾、广告传单、食品包装纸、一次性餐盒以及快递盒填充泡沫等。
三、影响大学生选择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
研究成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校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归纳后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生态教育基础性工作的缺失。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可以说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国家层面的方针政策,但在更加具体的环保知识上知之甚少,独立回答时,甚至不知道世界环境保护日。全社会都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高校校园内却忽视了对学子生态素养的关注,未能形成良好的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校園风气。
第二,陷入知行不一的困境。根据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是否统一的标准,我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可分为“知行合一”、“无知无行”、“知行分离”的三种群体。其中,“知行合一”这类群体占比最小,有主动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并且乐于实践;“无知无行”这类群体占比较小,缺乏环保意识,且极少落实在实践中;“知行分离”这类群体占比最大,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在现实中却没有很好地践行。由于个人自制力不强、从众心理等因素,当代大学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与他们较高的环保意识不相符的,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大学生对在校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受其专业、受教育经历等个性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践行环保程度不同,如教育類专业的学生,校园环保意识与行为结合得普遍较好。究其原因,是与教育关系越密切的专业,其在培养学生时越重视对知行合一的培养。另一方面,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于环保的重视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知行合一的程度更好,其中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缺乏开发故环境质量更好的原因,也有当地政府对绿色理念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
四、解决校园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大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
(1)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杜绝吸烟恶习,尽量多去食堂用餐,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美观整洁。
(2)提高环保意识践行能力,促进知行合一。维护校园环境需要的不是空想家,而是能够把环保意识落到实处的实干家,大学生应当自觉接受绿色理念熏陶,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要求严格规范自己。
(二)重视学校作为规范主体的作用
(1)加强监督和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应在绿地显眼处竖立保护草坪标志牌,以防止人们随意踩踏。校园管理人员加强监督,有利于减少校园内吸烟人数和乱扔垃圾的现象,有助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校园风气。
(2)加强生态教育基础性工作,增加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校方积极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座谈会、开展专题讲座。各学院可以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班会,将环保理念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五、结语
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环境状况会直接影响在校人员的生活质量。要改善校园环境现状,最关键的还是把增强环保意识与养成环保习惯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校园环境问题得到改善,有利于推动创造美丽、和谐的高校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在校师生居住的幸福感,促进大学生日后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争做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者、践行者。
参考文献
[1] 晋苗.环境问题[J].山西农经,2005(03):20.
[2] 常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统计,1996(08):27.
[3]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895(5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人民出版社:60.
作者简介:禚琳琳(1998- ),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周丽群(1996- ),女,汉族,新疆伊宁人,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蔡和平(1996- ),男,汉族,四川巴中人,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