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研究

2019-12-04 14:34胡运全陈丹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个人信息信息安全

胡运全 陈丹 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引言

大数据为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商业的预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但也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不受到侵害,是相关政府部门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信息侵犯的隐蔽性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在这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其个人的隐私信息等逐渐变得不在是秘密,而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收集、处理也变得普遍起来。在互联网平台百度软件“指数”中搜索关键词“个人信息泄露”时可发现,有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新闻头条在2012 年阶段曾达到过峰值,之后虽有所下降。但到2017 年开始有逐渐回升并开始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这就表明近年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比如,在2018 年8 月份,相关媒体层报道出国内某知名酒店的客房入住信息因遭受到黑客的攻击而导致信息泄露,导致某知名酒店近五亿条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中被“贱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走捷径赚取资金而通过网络中的交际平台,如QQ 群、微信群等途径进行购买在转手贩卖或直接销售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因贩卖到一些犯罪分子受众,这些犯罪分子便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并展开有针对行的根据目标人群进行垃圾信息发送、广告推销等,或是进行诈骗犯罪,严重侵犯个人信息安全。

(二)个人信息缺失法律保护

在大数据背景下,现代人的个人信息泄露或是遭受个人信息侵犯大多是源自于网络世界,其造成的隐蔽性和广泛性严重影响相关执法部门对不法分子进行法律打击。目前,我国相关法律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并未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安全在遭受到侵犯时可进行公开诉讼,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所选择的公诉对象却难以确定,所掌握的相关司法证据更是难以获取。尤其是一些公民在面对强大的利益集团或是相关企业机构时,更是会因自身处于弱势地位而使其诉讼权利难以获得保障。同时,还有部分犯罪分子会因为个人信息犯罪的隐蔽性、难以追随和犯罪成本地等特点,而不顾国家严厉打击肆无忌惮的进行个人信息泄露、侵犯和贩卖。

二、大数据背景下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监管体系

大数据作为一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其发展与共享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在这个发展和共享的过程中由谁来统筹大数据的管理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并为制定统一的机构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大数据,大多是一些为提高经济收入而成立的企业平台机构进行对这些数据管理。而这些企业管理机构只在部分地区有成立,在国家层面的监管机构和体系还存在缺位。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为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使个人信息数据在网络中能够得到规范、安全的使用,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监管体系。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在建立个人信息安全你保护监管体系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将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和使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正确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实际用。其次,应加强现阶段发展最广泛的腾讯、阿里、京东等各大网络平台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为其树立主动担当的社会责任,并加强这些网络平台的管理措施,如对平台用户信息进行“符号化”处理,保障用户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二)制定健全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

拥有健全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不被侵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明确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和使用,仅仅凭借一些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产业有效使用的指导意见与规划还远远不够,是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和保护的。尤其是在当前各大金融机构、网络平台等组织对用户信息数据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其自身的利益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只有健全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划个人信息收集、整理和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才可避免个人信息遭受侵犯。同时,相关部门在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加强相关司法操作能力,提高司法操作的适应性,加大对不非法分子的惩戒力度,正确规范各大机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助于在实现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有机结合的同时,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受到法律保护。

(三)强化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因受大数据技术开放性和共享性特点所影响,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变得不再是“隐私”,但这种变化并不代表个人信息可以随意泄露。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在加强建立相关大数据机构的同时,还应当强化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自我防范的意识,为人们树立大数据技术正确使用手段,全方面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不受泄露。首先,人们在使用各种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软件时,应注意查看自己的访问权限,及时做好个人隐私设置。在个人隐私设置过后,应根据需要进行的相关网络功能的授权和使用,防止用户出现个人信息泄露或者是个人信息被“收集”的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健康上网,杜绝不良信息不良软件的使用和传播,并针对此事件制定相关惩罚制度,针对网络出现的不良信息和不良软件进行严格处罚。确保人们养成良好上网习惯,避免因对来路不明的软件下载而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最后,在公共场所登录相关网站或是相关软件后,应及时对其个人浏览记录以及保存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清除,时刻保持对个人信息的关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个人信息侵犯的隐蔽性和个人信息缺乏法律保护,使其个人信息在网络中不断受到贩卖、侵犯,严重降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效率。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及完善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监管机制,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现代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可在确保大数据技术长久发展和有效使用的基础上,保障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不受外界侵犯。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个人信息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