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环境下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9-12-04 14:34王富林喻清曾晟薛希龙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矿业管控研究生

王富林 喻清 曾晟 薛希龙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的新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工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新工科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更加突出了“协同+创新”的需求。协同培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矿业工业向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快速转型发展,其迫切需求大量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投身矿业开发。

一、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

新工科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进一步突出“创新意识”和“协同能力”的培养,矿业工程作为一门学科综合度和交叉关联度很高的工程科学,具有工程实践性、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明显特点。“瞄准矿业科学前沿,落脚矿山工程实际”,主动对接矿业工程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需求,着力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协同能力”的培养,是矿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任务之一。

(1)矿业发展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

矿山生产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矿业经济逐渐趋向集团化和国际化;矿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矿山企业不断调整产业机构,革新生产工艺。在这样的背景下,矿业行业的发展迫切需求一专多能的复合创新型技术人才,而学校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行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要具有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和能力,还要求研究生对社会有更强的适应性。

(2)校企(院所)合作为研究生协同培养提供新路径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多赢”,能够有效融合“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孵化”三位于一体,既有助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高等工程教育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的有效抓手和途径。

二、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矿业工程作为南华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学科高度重视与地矿行业、核工业等企事业单位合作,从战略协同机制、信任与激励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了矿业工程校企协同创新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1)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属于广义协同培养,其以全部类型研究生(学术型、专业型)为培养对象,研究生所在院系为培养主体,校外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校内相关单位为协作培养单位,三者之间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稳定有序的联动状态,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多赢的协同培养体系。学科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进行工程实践,鼓励学术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实践或进行创新实践,通过采取“集中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实现了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

(2)协同创新培养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建立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应为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广义协作培养单位,其应具有为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提供场地、技术、设备与资金保障的能力。在协同培养过程中培养主体应合理规划平台功能定位、确定发展目标、构建顶层设计、确定相应运行机制和实施路线,形成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如建立双导师制度、开放课题制度等。在协同创新培养过程中,学科在精准培养、双向引导、创新训练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和经验。

一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精准培养,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参与教学活动或者举行专题讲座,一方面采取“集中+分散”的模式派遣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或参与科研项目,较好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工程思维和科学思维。

二是实施“重创新、强技术”的双向引导,在协同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瞄准矿业发展前沿,落脚矿山生产实际,既能够从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又能够利用前沿理论解决工程问题,从而提升研究生主动适应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的能力。

三是实施“重过程、强素质”的创新训练,结合企业技术攻关项目,鼓励学生提炼科学问题申报各类创新实践课题,同时建立研究生创新项目进展汇报制度,强化项目的实施与过程管理,避免了重立项、轻落实的弊端,使学生扎扎实实从项目的实施中提升综合素质。

(3)协同创新培养工作的过程管理探索

培养过程是实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它是由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导师指导等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杂过程。从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指导教师等方面探索其过程管理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重引导、轻灌输”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工程案例法、启发式教学,一方面鼓励教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同时还构建了以“科技创新实践”为主线,包括经典著作读书报告、文献检索与科研动态追踪技能训练、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报告、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撰写、科研论文及专利申请书撰写等在内的课下自主学术训练体系。

(4)协同培养质量管控保障体系

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培养工作质量管控体系是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高效运行及产出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各培养主体积极性、实现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础。从培养过程管控入手,探索建立协同培养质量管控保障与评价体系。

三、结语与展望

结合矿业工程学科实际,从广义协同培养角度出发,提出协同培养体系的模式优化,协同培养平台的分类及其运行机制,培养过程的管控及保障,该模式对于矿业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协同创新培养质量管控保障体系,全方位资源整合与管理创新,进一步满足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矿业管控研究生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矿业企业境外资源风险管理的“道”与“术”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