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猪易数据首席分析师曾紫华表示,近期猪价呈现“U型”大起大落的特点。有集团猪场抛售、部分地方政策放松促进猪源流出省内、猪肉消费的整体下滑与替代品价格的上涨、疫情对消费造成的影响等。而造成上涨原因则主要是生产供给的减少和心态的变化。“供给方面,年前就出现了明显的抛售现象,且非洲猪瘟后,国家政策叫停不少区域仔猪调运。此外,去年3~6月份猪价亏损,导致部分产能淘汰。心态变化方面,主要是政府、机构对2019年生猪价的看好,以及周边少猪或缺猪使养户心态发生了变化。”他表示,这些共同造成了猪价的反弹。
“关于这一轮猪周期,行业内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转折点在已经过去的1月,一种认为转折点在未来的3~4月。”曾紫华分析道,认为转折点在过去的1月份的,理由是现阶段不少屠宰场屠宰体重在105千克,缺猪现象比较明显;迫于疫情压力,一些企业90~100千克的猪进入宰场;养殖户心态明显发生变化,东北屠企试探压价,效果不明显。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认为,2018年亏损期间淘汰产能将在3~4月显现,且集中淘汰产能在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发生后)。
对于2019年猪价行情,曾紫华表示:“2018年全国亏损达4个月,局部区域亏损将近8个月,亏损时间较长;20家种猪企业2018年销量减少3成,不少企业母转肥销售;不少母猪屠宰场2018年屠宰量增加20%。因此预计新的一年猪价将呈现良好走势。
在随后的芝华最新生猪数据发布会上,芝华数据高级分析师姚桂玲表示,1月份芝华猪价指数均值12.28,环比下跌9.3%,同比下跌18.7%。全国猪肉均价18.53元/千克,较上月下跌5.0%,同比下跌11.5%。“主要是非洲猪瘟疫情省的解禁数量不断增多,生猪及猪肉流通增加,但是终端消费不佳,猪价出现大幅下跌。”她说。
讲到猪瘟,姚桂玲总结道,自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生猪扑杀量超过95万头,1月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又新发6例,截止2月13日,全国非洲猪瘟发生105起,有98个疫点解禁,其中辽宁、吉林、北京、天津、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上海、福建、广东、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青海20个省均已解封。解禁省份增多,猪肉流通量增加。
受疫情和猪价大幅下跌影响,1月能繁母猪总存栏量继续下降,环比下降1.0%,同比减少12.4%。淘汰母猪屠宰量数据11.71万头,环比增加1.3%,同比增加1.9%。养殖户补栏情绪低迷。根据芝华数据监测,全国后备母猪存栏呈现减少,同时养殖户出栏积极,生猪总存栏量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5.0%。
“受猪价大幅下跌的影响,玉米现货价格也出现小幅下跌,豆粕现货价格则大幅下跌,猪粮比值下降。”姚桂玲表示,生猪养殖目前也面临着较大的亏损状态:“自繁自养110千克出栏的育肥猪,19个主要省的月均头均养殖利润为-50元,较上月头均盈利减少108元,同比下降385元/头。”从均值来看,主要产区基本均在亏损,其中东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河北、陕西等地“名列前茅”。
姚桂玲表示,今年节后2~3月份猪价水平的支撑主要来自于先期的母猪数据:2018年4~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减少,同期母猪淘汰量维持高位,此外去年年初后备母猪存栏增加较少。“最近的1月份大猪存栏减少较多,对节后猪价行情有支撑。同时今年替代品鸡肉、牛羊肉价格偏高,对猪价有利好带动。不过从消费端来看,2~3月份是春节后消费淡季,而且非洲猪瘟对消费仍存在一定不利影响。”综上,姚桂玲认为,2、3月份猪价或在经历1月底部后出现震荡上涨,2~3月份猪价水平大概率在10.5元/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