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喜,潘玉良,刘洪,陈鹏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131)
近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较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而杂交粳稻的不育系繁殖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不利于杂交粳稻大面积推广应用和可持续发展,这些也已成为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的障碍因素。为解决杂交粳稻不育系繁殖生产中出现人工劳力操作紧缺、基地缺乏规模化、生产措施不平衡、产量及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探索杂交粳稻不育系机械繁种技术,通过多年实施整地、栽插、施肥、喷药、辅助授粉、割叶、收割、烘干包装等机械化生产试验,集成省工节本、减少劳力投入、轻简高效、少风险、高利润的杂交粳稻不育系全程机械化繁种技术体系。本规范总结了粳型不育系机械化繁种高产技术,旨在为大面积杂交粳稻不育系机械化繁种提供技术依据。
机械繁种产量结构:有效穗270万~300万穗/hm2,粒数110~120粒/穗,结实率40%,千粒质量24 g。产量指标3.0 t/hm2。
选择符合隔离要求、无检疫性病虫害、土壤肥沃、灌排自如、集中连片适宜机械操作的田块。
空间隔离与品种间隔不少于700 m;当空间隔离达不到标准时,时间隔离时花期应错开且不少于25 d。
3.1.1 秧田准备苗床选择土壤肥沃、易灌易排、田面平整、杂草很少、运输方便的田块;按秧本田比例1∶60~80留足秧田。在播种前10 d上水耧碎,整平,按畦面宽1.5 m、墒沟宽0.3 m、深0.2 m作畦,要求畦面平、沟直。
3.1.2 育秧方式及秧盘准备父本与母本均采用58 cm×28 cm适应机插塑料硬盘育秧管理方式;父母本机插塑料硬盘育秧准备父本秧盘150~175张/hm2、母本秧盘300~350张/hm2;注意区别标志,父本Ⅰ期秧盘标志用红色、Ⅱ期秧盘标志用蓝色,母本秧盘用无色。
3.1.3 营养土准备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选择质量优、效果好的育秧基质代替床土。自备营养土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和耕作熟化的旱田土,取0~20 cm表层细土用孔径4~6 mm的筛子过筛,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 mm。过筛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装盘前每100~120 kg床土用“旱秧绿”营养土专用肥拌均匀备用并覆农膜使床土熟化;按大田面积备足床土1 500 kg/hm2。
3.1.4 秧苗素质要求因父母本播差很小,父母本秧苗质量指标均为:秧苗健壮,分布均匀;秧龄18~22 d,苗高12~16 cm,叶龄3~4叶,发根数10条/株以上,苗粗2.1~2.5 mm,秧块根系盘结牢固,带土盘根厚度2.0~2.5 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毛毡状;无病虫草害。
3.1.5 播种播种期根据茬口、秧龄和机插秧时间确定。播种前晒种1~2 d,除芒去杂。按干种子量5%的比例加水将种表润湿,然后按每6~8 kg干种子拌1袋秧病灵(60 g)进行药剂拌种,充分拌匀,即可播种。也可先用浸种灵、恶线清、施保克等药剂浸种至破胸再拌种。父本分两期播种,第一期与母本同播,第二期迟于母本5~6 d。在播种前对播种机械进行全面的调试。播种秧盘的营养土底土厚2.0~2.5 cm,盖土厚0.5~0.8 cm,盖土要均匀,既要防止露籽,又要防止局部盖土过厚影响插秧。盖种后不要再浇水,以减少土面结盖。播种盖土完成后,即可上水,水不上畦面,绝对不能浇水,床面洇透后把沟里水排干,喷除草剂。1 h后,床面盖膜(无纺布),压边。
机插大田整地质量标准:要求上细下粗,泥土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雍泥,田间无残茬,田面高低差小于3 cm,田整平后结合化除沉实2~3 d,沉实后上虚下实,泥浆深度5~8 cm,田面不沉实的不宜机插。
3.3.1 插秧机选择选择6行、行距21.5 cm高性能插秧机械,根据秧苗、田块具体情况,按制种农艺要求调好取苗量3~4苗、株距档位株距8~9穴/m,确保插足24万~27万穴/hm2,基本苗75万~105万穴/hm2;插秧作业时,应确保行直、苗足、浅栽,秧苗不漂不倒,栽插深度控制在1.5 cm以内。
3.3.2 起秧应尽量将秧床秧盘从一端起秧,卷成筒状,堆放于运秧车上,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必要时还需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3.3.3 插秧方式一般田块南北行向栽插、粳型不育系繁殖一般栽插行比为2∶6,采用机插母本、人工栽插父本的方式,为提高机插效率可用6行插秧机械栽插,机插母本时每6行母本预留出0.60 m的间隔空地栽插2行父本,母本栽插完成后立即栽插父本,Ⅰ期和Ⅱ期均采用2行栽插,两期在预留的空间间隔栽插。
3.4.1 施肥技术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有机肥以饼肥为主,总纯氮量270~300 kg/hm2,P2O5施用量6.5 kg/667 m2,K2O施 用 量10 kg/667 m2;N∶P2O5∶K2O为1∶0.3∶0.5。
采取普施方法,不提倡对某一亲本偏施氮肥,以免影响花期相遇。
基肥:在干旋耙地前施有机肥和过磷酸钙450 kg/hm2或二铵225 kg/hm2,在栽前水耙时施尿素150~225 kg/hm2、氯化钾45 kg/hm2,为防止肥料流失,整地时要求灌薄水,不要大水漫灌。
分蘖肥:在机插后4~7 d,结合化除封闭,施尿素150 kg/hm2;过7~10 d,施尿素90~120 kg/hm2;施肥时水层不要超过3 cm。
穗肥:在花期相遇很好的情况下,在叶龄余数3.5~3.0叶时(8月5日前)施促花肥,施尿素90 kg/hm2、二铵45 kg/hm2、氯化钾45 kg/hm2或尿素150 kg/hm2、45%复合肥150 kg/hm2;叶龄余数2.0~1.5叶时(8月20日前)施保花肥,施尿素60~75 kg/hm2。
如果花期相遇出现差异,应以父本或母本早的偏施氮肥、晚的偏施钾肥为原则进行施肥调节处理。
3.4.2 水浆管理水整后1~2 d栽插,让泥浆沉实,栽时水层深度1~2 cm,防水深漂秧;活棵前保持田间湿润,促秧苗尽早扎根,严禁大水漫灌;活棵后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3 cm为宜,待其自然落干,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分蘖早发快发。麦草还田稻田栽后10 d内可采取日灌夜排方式,及时排除麦草腐烂产生的有害物质。在够苗80%、茎蘖数达300万个/hm2左右时,就要进行第一次排水轻烤田,要达到田边裂小缝的标准。复水后让其自然落干,进行第二次烤田,要达到田间陷脚不超过2 cm的标准。复水后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期成穗数的1.1倍时采取重烤田,达到群体叶色自然褪淡、叶片上举、地面有小裂缝、白根铺满地的要求,一般8月10日前烤田结束。孕穗、抽穗、盛花期保持水层,灌浆至成熟以湿润灌溉为主,收割前5 d断水。
3.4.3 病虫草防治准确预测预报病虫草害发生动态,针对机插秧苗小、行距大的特点,选择水田作业远程(25 m以上)高压大水量细喷雾喷药机械,在插秧后7~8 d待杂草出生后,排干田水,及时选用对当地杂草类型针对性强的除草剂兑水机械喷雾,喷后2 d灌水,保持水层4~5 d。在大田整个生长期间,重点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卷叶螟及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穗颈瘟进行准确机械喷药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防治谷粒黑粉病及改善种子色泽,在母本初花期、盛花期各使用1次30%苯甲·丙环唑乳油,每次300 g/hm2,使用时避开中午扬花高温期和扬花高峰期,下午3时后以机械喷雾为宜。
3.5.1 割叶选择旋转双面刀的草坪机或专用制种割叶机械轻割叶,始穗5%~10%时进行,割去父母本剑叶的1/3~2/3。
3.5.2 适量喷施“九二○”母本总用量90~120 g/hm2(按毛地,下同),父本总用量120~150 g/hm2。
3.5.3 适时赶粉父母本扬花期间,每天都要进行辅助授粉,以用绳子拉粉为好。每天的第一次赶粉必须在母本大量开花时进行,其后每隔30 min赶1次,共3~4次即可。花期遇午间阴雨,雨停后常会大量开花,必须抓住时机赶粉。雨日的第二天开花时间常会提前,注意不要错过时机。
父母本坚持薄水浅插、机插后自然落干2~3 d,然后薄水护苗,防止父本秧苗漂秧混杂到母本行间。
生育期间田间去杂至关重要,抽穗前根据父母本典型特征去除异型株,开花期内安排专人于每日母本盛花前去除异型株及散粉株,收获前彻底去杂,田间验收合格后方可收获。
一是在母本机械收割前,先割除父本离田,认真拾净父本穗后机械收割母本种子;二是防止机械混杂,母本收获前认真清机,防止异品种机械混杂。
在种子收获前对包装物、场地、运输和烘干等过程中、包装机械及库房严格清理异品种籽粒,包装物内外各加标签。
母本穗基部籽粒腊熟期时,及时收获,并及时烘干、清理杂质,保证种子净度、水分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后进行包装,包装物须有内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