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
那天我在厨房做糖醋排骨,三岁的儿子很开心,主动帮我拿东西。我随口说了一句:“糖罐在餐桌上,帮妈妈拿来吧。”儿子赶紧跑去餐厅。
不一会儿,听到餐厅传来“啪”的清脆响声,只见玻璃糖罐在地板上粉身碎骨,儿子站在满地砂糖和碎玻璃间,不知所措。我顿时一阵火从厨房烧到了头上,前天刚买的一罐子砂糖,还有我最喜欢那个玻璃罐子,就这样没了!
儿子小声解释:“餐桌高,我使劲儿拿……”看我板着脸,儿子都快要哭出来了:“妈妈,我真的够不着……”看着他瘪起小嘴,我的心软下来,蹲下身抱着他小小的身体,儿子伸出小手,指着桌子:“我想帮你拿糖,够不着。”
顺着儿子的小胖手,我抬头一看,平时习以为常的普通餐桌,居然那么高不可攀!再试试伸出胳膊,如果和儿子的胳膊同样长度,只能摸到糖罐的位置,但确实很难拿得到。想想看,如果生活中桌子和头一样高,床在胸部的位置,筷子是手的五倍长……天哪,站在儿子的角度,生活居然是这样!
平时妈妈常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我很不以为然,大家都是普通人,角度能有多大不同?没想到,蹲下来看看桌子,真的很不一样。
过了两天,我让单位的实习生交一份报告,她整了两天,直到最后时限才交给我一份漏洞百出的材料。当时就想发火,看到她怯生生的样子,我忽然心软下来,谁不是从实习生涯中走过来的呢?耐心地一一为她指出报告中的疏漏,指导她又改了一遍。
蹲下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多少习以为常的事物,被我们忽略了呢?
好友带两岁的孩子去超市,超市宽敞明亮,孩子却一直在哭闹,好友很生气:“这孩子,太不懂事了!”她蹲下来为孩子擦泪,转头一看,天哪,周围全是粗壮的肉腿,太可怕了!一瞬间,她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带孩子出了超市。
我们站起来看到的事物与蹲下去看到的,有可能大相径庭。但我们习惯了站在自己的高度和角度看问题,却极少想到蹲下去的角度,会看到什么不同的现象。因此,错过了多少理解的情怀、宽容的心态呢?
有些时候,生活需要蹲下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