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生长力的综合性学习课堂

2019-12-03 09:22丁海霞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浙江杭州310017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综合性情境评价

丁海霞(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浙江杭州 3100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项目,自课改以来,就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语文课程的内部整合为基础,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

统编教材启用后,综合性学习在整体规划和具体设计上都呈现出更多亮点。整套教材共设置了14个综合性学习专题,分为传统文化、语文生活、综合实践三个系列。每学期兼顾三个系列,三条线索并进,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板块,不仅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逐渐树立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公民意识。

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内核,把握综合性学习相较于传统语文教学形态而言所呈现出的四个最显著的特征:强调综合性的语文学习理念,创造活动性的语文学习空间,设计开放性的语文学习过程,促进参与性的语文学习评价。教师要借助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综合实践任务和活动中自我构建、运用语文知识,发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等精神,最终达成语文能力和精神品格的双生长。

一、学习理念:综合性的设计追求

(一)综合性是显著的“外壳特征”

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课程后,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为语文学习打开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综合性”包含四个层面:各课程综合,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学习方式综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校生活综合,帮助学生贴近现实;知识实践综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师须把握这一特性,引导学生跳出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让语文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资源环境下重新整合呈现,实现语文学习方式新的变革重塑。

(二)语文性是隐藏的“内核目标”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开放的、多元的,提倡各种方式、各种资源的整合,但需要引起一线教师注意的是,“语文性”应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实践活动的最终指向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要保证课堂中的语文因素,避免综合性学习课堂脱离语文活动,沦为热闹的班会课。

案例一:“一趟垃圾分类时尚之旅——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第一,推送美篇,营造舆论风潮。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能够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让科技融入语文学习当中。

第二,交流展示,丰富成果形示。书面式:可以有海报、倡议书、调查报告、诗歌、剧本、演讲稿、随笔等。表演式:可以是金华本土类的三句半等。汇报式:演讲、小组交流等。

第三,纳入课程,成为校本。学校指向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很多内容来自学生的智慧。

第四,考量实效,评选“减废达人”。借助评价推动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预防垃圾产生的意识,并且能用智慧的方式寻找延长废弃物使用寿命的措施。

(摘自金华市外国语学校潘丽云老师在省初中语文研训活动的讲座分享,有改动)

在此案例中,倡议书、调查报告、诗歌、剧本等都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关于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落脚点都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需要调动调查、搜集、筛选、整理、演讲等多种能力,这也充分体现出活动的“综合性”。

二、学习空间:活动性的情境设置

综合性学习以情境为轴心展开,把语文知识、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整合在一起,将听说读写与实践融合,形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但一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着“知道起点是什么(学习专题的定义),不知道终点是什么(专题该经由怎样的情境达成目标)”的困惑,导致综合性学习课堂缺乏设计感,出现拼盘、叠加、僵硬等现象。

综合性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活动”的追求,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把学生从狭窄的、平面的、单一的、静态的学习空间拉入到宽阔的、立体的、多样的、动态的学习空间。

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在情境中真的“活动”起来呢?笔者认为,情境的品质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几个案例,谈谈如何设计合宜的综合性学习情境。

(一)参与热情的充分激发

要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上真正发生“学习行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愿意参与、想参与”。这意味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让情境尽可能新鲜有趣,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案例二:“六一义卖——我的语文生活”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任务一:“C位”摊位争夺战。

要求:1.介绍自己的产品、招牌与广告词;2.说明自己的设计亮点。

任务二:“C位”我来评。

要求:小组讨论,选择你最期待的摊位,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一战到底”献爱心。

要求:寻找“最美对联”,并说明理由。

(摘自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杨瑜老师的公开课展示)

杨老师设计了“六一义卖”活动情境,这充分体现了从学生主体出发、联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面临的场景来开展学习活动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了情感认同,极大地提高了参与积极性。

(二)语文知识的有效落实

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注重教师的指引方向,否则活动就无法聚焦,会很零散。因此,综合性学习中的“活动情境”,必须与教材中的设计目标相符合,建立在各年级各系列要求落实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上。

案例三:“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①序言。岁月荏苒,青春行走在时间的河岸……让我们打开记忆之书,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旧日温馨吧!

②第一章:忆往昔岁月。

一同翻开青春纪念册,回顾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分享初中三年的故事。

③第二章:恰同学少年。

一场诗歌朗诵会,表离别情。

④第三章:永远的祝福。

给班上的一个同学或者老师写一段毕业赠言,尽可能地展示个性,简短真挚。

⑤尾声:同一首歌。

齐唱毕业歌《送别》,再诉离别情吧!

⑥后续:编册子留痕。搜集、筛选、整理、编辑、装帧,完成毕业纪念册。

(摘自蔡少军、章新其《“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语文》)

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教材对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写作表达的能力,思考研究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意识地设计了较多的相关活动,包括网络资料的搜集等,以强化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语文能力。

(三)能力层级的序列递进

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只有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才能获取知识和能力,才能把知识内化为智慧。学生思维的提升,语言功底的增长,需要多层级的训练。综合性学习情境的设计,不能局限于初级认知活动,而应着眼于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案例四:“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一、文化遗产推荐评选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可以是本乡镇、街道的项目,也可以扩大到县、区、市的范围。

1.各小组最好有所分工,避免重复。

2.自由推荐。首先,阅读“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3.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4.报告最好图文并茂。

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

四、撰写“我与文化遗产”作文,谈认识与思考。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思维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元素,这个任务的设计体现了对学生不同层级思维能力的追求。在“推选、评选”“模拟申请”和“答辩”几个任务中,“推选、评选”是第一步,三者的顺序不可调换。活动与活动之间存在逻辑关系,有助于逐步推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三、学习过程:开放性的方式整合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具有开放意识,摆正自己“引导者”的位置,借助“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模糊学习转变为真实学习”“从听讲训练学习转变为多样学习”“从单一知识学习转变为整合学习”这四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统编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各专题的“活动方式”如表1所示。

分析表1可知,教材提倡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多种文本样式的阅读,在具体的情境中把听说读写能力具体化。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乐于参与,其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得以锻炼,个性得以彰显,个人才能得以展示,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表 11

四、学习评价:参与性的目标追求

综合性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直接传授学科知识,它需要学生运用已学或将学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综合性学习活动评价设计的目标并不是单纯地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结果,而应指向两个目标的达成:其一,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在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中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其二,让更多学生在标准对照中更好地发展能力。

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结果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生积累知识的情况,还要看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革新评价方式,努力多维度、全过程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评价的渠道应当多样化,要充分运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评价也要充分观照学生在情境中参与、表达、分享、写作的表现,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等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周围人的认可。

在浙江省2019年语文研训活动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课例中,梁晓勇老师设计了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形式包括自评、互评、师评,评价方式以讨论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评价内容集中在“听”“说”“信息搜集”“合作”等方面。在各项评价中,既有客观的评价指标,也有主观判断的评价指标。从整体上来看,基本涵盖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所涉及的各类活动。这种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出现,打破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缺乏的困局,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自觉调整相应的学习策略,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高。

猜你喜欢
综合性情境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