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壮大,和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过程紧密相关。”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泽炎郑重地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进入会展行业近40年的会展人,陈泽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记者介绍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变化,解读了会展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各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陈泽炎告诉记者,1978年10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场展会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320余家国外农机厂商参展。在当时,如此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可谓罕见,因此这场展会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在展会举办前,中国贸促会在调研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农机产品时,征求了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的意见;另外,一机部也组织了一些国内农机厂家到京参观展会。而当时,我正好在一机部生产调度局工作,有幸为此次展会做了些工作。”陈泽炎说。
到了1981年,为反对“洋跃进”,国民经济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整顿,国家减少了指令性生产计划,企业生产任务变少甚至难以维持。为此,一机部就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一场“机电产品扩大服务领域展览会”,帮助企业通过展会主动寻找、扩大销售市场。“我当时担任展会序厅总讲解员,介入了展会的全部筹备工作,深入接触了机械行业展览会。因此,我可以说在1981年就开始真正进入了展览行业。”陈泽炎表示。
到了1988年,中国贸促会首次成立了六个行业贸促分会,其中有一个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简称“机械贸促会”),陈泽炎当时就调到了机械贸促会分管展览工作,随后开始参与举办一些机械行业展览。例如,目前中国两个比较大型的工程机械展会: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和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 CHINA),陈泽炎都曾深入参与其中。其中,BICES是机械贸促会于1989年创办;bauma CHINA由机械贸促会和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于2002年联合创办,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展会,而当时是由陈泽炎牵头组织与德方的合作。
陈泽炎表示,机械行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比较领先的行业,机械行业展览会也是展览业中较早对外开放的领域。他正好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接触了展览项目,随后又在机械贸促会亲身操作了展览项目。而2005年从机械行业贸促会退休后,他又到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任职,这时候正是中国提出“会展经济”并开始快速发展的时期。从在机械贸促会组织举办展会,转型到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研究展览行业,陈泽炎可以说半生都跟展览工作紧密结合。“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我亲身经历了中国展览业、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对会展业感触也比较深。”陈泽炎感叹道。
陈泽炎表示,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新中国70年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個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两个不同阶段。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过程相呼应。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因此在1952年为了举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建立了“苏联展览馆”(现在的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馆前身都是“苏联展览馆”)。这四个展览馆的建设,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的举办,可以说是新中国会展业的开端。另外,1956年,为了扩大出口经济,中国贸促会在广州探索举办了一场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随后次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并连续举办60多年,从未中断,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展览会。
陈泽炎认为,从五十年代开始举办展览会,探索展览会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到1978年举办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再到改革开放后香港及外国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并带动本土机构举办展览会;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次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中首次设立“会议展览服务业”的类别,成为国民经济900多个“小类”之一,到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将“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从原来的“小类”升格为“中类”,成为400多个“中类”之一。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的作用在不断加大,会展业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主场外交的不断增多,会展活动越来越成为主场外交的重要舞台。例如2019年,就有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而且习近平还指出,进博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也就是说,中国会展业的地位,已经和国家主场外交、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正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所指出的,展览业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
会展业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在助推中国的改革开放。陈泽炎表示,回顾近70年的会展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我国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各方面都借助了会展活动的力量。
在政治方面,政治站位不断提高。会展活动与实现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政府、企业等各方都在借助会展平台发声、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指出,中国要不断地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会展活动在这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经济方面,是重要的助推器和晴雨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有“广交会”和各种出国展览会;投资,有各种行业展览会、投融资博览会;消费,有各种消费类展览会。会展业影响着“三驾马车”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会展业的助推作用愈发明显。
在社会方面,是党和国家鼓舞群众、动员各方力量的重要平台。例如国庆期间各地举办的一系列大型成就展,通过向群众宣传建国以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群众、振奋了民族精神。
在文化方面,树立文化自信,宣传中国文化。现在各地在会展中心举办的各种文化博览会,在博物馆、规划馆举办文化类展览会,以及一些美术展、动漫展等文化类特展,各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光影展览会”,都在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中国历史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在生态文明方面,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展示美丽中国。例如10月闭幕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从多角度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广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陈泽炎表示,整体来看,会展业能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都发挥作用,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都紧密相关。同时,这些也让我国会展业有了更好的发展背景和基础。“可以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过程紧密相关,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泽炎说。
另外,现在中国正从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同仁也要看到我国与欧美会展强国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包括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距。要进一步将会展业做大做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陈泽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