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昌
近日,《航空周刊》每两年一次的全球十大机体维修企业调查新鲜出炉。在调查过程中,《航空周刊》与全球70多家MRO企业签订了合同,希望通过调查获得行业发展趋势。所有参与调查的企业需要提供民航飞机每年的机体维修工时数,如果MRO企业附属于航空公司,则要提供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维修工时情况,以及提供第三方维修业务量。此外,《航空周刊》还单独统计了航线维修的数据,但不算在机体维修工时之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很多公司的机体维修工时并不便公开,因此此次调查只对提供精确信息的公司予以公布。
两大特点凸显
《航空周刊》此次全球十大机体维修企业调查基于2018年的统计数字,其结论与2017年版调查结论基本相似,但也凸显了两大市场趋势。
一是全球机队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包括了两年前还未被认证的下一代飞机和发动机的机队都在陆续投入运营。二是维修业务不断扩展。大型MRO企业通过并购和在新技术和工艺领域的投资,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的航空售后市场正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但由于全球范围内劳动力市场紧张,致使维修周转时间更加紧凑,所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控制成本都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单纯地以依靠增加劳动力来完成项目的方式已经过时。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全球十大机体MRO企业的机体维修工时均已超过310万小时,一些MRO企业的年收入也超过了10亿美元。在此次十大机体MRO企业排行榜中,《航空周刊》仍然主要统计的是机体维修工时、维修总工时和营业收入三大指标。
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汉莎技术公司(Lufthansa Technik)和MRO Holdings公司,二者在机体维修方面的增长最快,每家公司都增加了140万工时;而常青航空技术公司(EGAT)虽然未曾上过2016年的排行榜,但其2014~2018年的发展势头一直很猛,维修工时先后从2014年的220万小时增至2016年的410万小时,到2018年维修工时达到了530万小时,营业收入也由2016年的8.5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14亿美元。
尽管维修业务的增幅很大,但MRO总工时的增长幅度更大,包括售后服务涉及的部件、发动机和其他相关业务,汉莎技术公司增长了1700万小时、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增长了430万小时,MRO Holdings增长了200万小时,EGAT增长了120万小时。
当然最重要的榜首仍然由新加坡技术工程公司(ST工程)宇航分公司占领,其机体维修工时数最多,达到了1300万小时,排名第二的香港飞机工程公司(HAECO),达到了1110万小时。但是,在MRO总工时方面,汉莎技术公司以 2500万小时排名第一,MRO年营业收入方面汉莎技术的52亿美元也高居第一。这主要是因为汉莎技术在发动机和部件维修业务方面收获极大,故而年营业收入最多。
规模效应显著
在全球范围内,各类规模的MRO企业都在扩大产能,扩大维修服务范围,为下一代飞机和发动机以及现有机队做准备。例如,ST工程公司拥有44个宽体客机机位、26个窄体客机机位和24个通用飞机机位;在维修网络拓展方面,2018年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新建了16000多平方米的机库,成为其最大的维修设施之一,而且ST工程公司目前正在扩建机体维修综合楼,预计4年内建成,设计目标是6万多平方米,届时该设施的年维修能力将达到150万维修工时。2019年4月,ST工程公司从美国GE公司收购了发动机短舱设计制造公司MRA系统公司,使ST工程成为了一家发动机短舱的原始设备制造商,提升了ST工程公司在發动机舱的全寿命周期服务领域的能力。
再如,中国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为了更好地保障南航的安全运行,以及为拓展第三方业务、做强做大做优机务维修产业,于5月23日在GAMECO一期机库北侧举行了三期机库的开工奠基,总投资费用约为 8.86亿元人民币,其中机库建筑面积约9.85万平方米,可停放6架宽体飞机和 5架窄体飞机,可同时容纳空客A380和波音777-300ER飞机进行深度维修;清洗/试车/维修机坪面积约5.9万平方米,该工程预计将在2021年底竣工。届时GAMECO定检生产线总容量将从目前的20条增加至31条,有效缓解GAMECO机体大修业务宽体维修机位不足的发展瓶颈,并为“客改货”项目提供了设施上的保障。此外,在2022年将建造一座39000平方米的部件车间和一座17000平方米的复合材料维修中心,届时机体维修工时预计也将从2018年的320万增加到2019年的350万。今年6月GAMECO将增加空客A350的维修能力, 10月增加波音777起落架维修能力,12月将增加波音737NG客改货能力,而且从今年10月起,GAMECO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展机体维修服务。
在中国台湾,EGAT公司2018年的总维修工时数达到了530万小时,基本达到了其最大产能540万小时,但目前表示没有扩张计划。其中,330万小时的机体维修工时中有260万是为第三方提供服务,剩余70万小时是为其母公司航空公司服务。EGAT是通用和EVA航空于1998年成立的合资公司,只在台湾一地运营,与其他在榜的九大MRO公司有所不同。
在欧洲,汉莎技术公司计划开办两家新的发动机合资企业。一家是与GE公司合资的XEOS,主要维修GEnx发动机,计划于2019年开业。另一家是在波兰,与MTU合资的企业,主要维修普惠PW1000G发动机。汉莎技术今年还计划在汉堡与LG电子公司开办一家合资企业,研发和生产客舱照明使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Sabena技术公司2018年完成了90.8万小时的机体维修工时,创造了2.387亿美元的年收入,在法国佩皮尼昂收购了一处维修设施,能够同时维修一架宽体和5架窄体客机,或是7架窄体客机。该设施可维修空客A320、A330、A340和波音737客机,但Sabena希望近期能够收购一家可维修波音757和767的维修设施。Sabena还计划于年底在图卢兹建设一座新的喷涂车间(成为其第4座喷涂车间),喷涂包括A350在内的宽体客机。另外,Sabena计划在波尔多建设一座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机库,维修民用或军用飞机。Sabena技术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中军民业务各占一半。
TAP工程维修公司计划在里斯本新建一座可容纳一架宽体和两架窄体客机的机库,扩展其航线维修和基地维修能力,覆盖空客neo家族飞机(A320、A321、A321LR和A330)。2019年,TAP工程维修公司还将扩展部分部件维修和CFM Leap-1A发动机维修能力。尽管2018年底TAP售出了其位于巴西阿雷格里港的维修设施,但统计中的130万小时的维修总工时、2.51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仍包含巴西这一设施。
捷克航空技术公司2018年维修总工时达到40.9万小时,2019年计划在布拉格建设一座新机库,并获得空客neo家族和波音MAX家族的基地维修认证。
在俄罗斯,S7技术公司2018年完成了130万小时的机体维修工时,包括为第三方和自有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目前,该公司除了计划与霍尼韦尔合作开办一家APU维修车间外,还计划增设一座拥有2~6个机位的发动机大修车间,并进一步提升SSJ100客机的维修产能。
在美国,MRO Holdings公司运营着Aeroman、Flightstar和TechOps Mexico三家公司,今年4月该公司又签订了收购北卡罗莱纳州North State航空的意向书。MRO Holdings公司表示,目前美国的维修服务供应商在客机改装领域的服务水平较低,且尚不成体系,即使许多大公司有改装维修能力,也愿意将改装业务与常规维修混在一起,以保证稳定的维修业务量,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容易造成两者的冲突。而改装能力不错的小公司又往往容易因缺少规模较大、较为复杂的改装能力而难以生存,North State航空则专门聚焦改装市场。
AAR在2017年底从卓越航空公司收购了两处设施(位于魁北克省的三河城和安大略省的温莎)后,业务扩展至了加拿大,将来还计划在印度那格浦尔开办一家合资MRO企业。而AerSale公司专注于中寿命客机的支持服务,2018年底收购了部件维修企业Avborne公司,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图桑附近的Ascent航空服务公司扩展业务。Arizona在2018年的机体维修工时为25.8万小时,总维修工时为40.9万小时,该公司希望提升返厂维修能力和机体维修能力。
业务增长点
随着产能和能力的提升,许多维修企业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都将实现最快的增长。其中HAECO将客舱服务作为主要的业务增长引擎,包括座椅、内饰和一体化客舱解决方案。同时HAECO正在聚焦下一代飞机的机体维修能力,目前已经具备空客A350和A320neo的航线和基地维修能力。
GAMECO也計划通过客舱服务、部件维修、起落架维修和复合材料维修等能力促进增长。而汉莎技术和ST工程公司都期望实现全领域的整体增长,包括从基地维修到改装、部件维修和发动机维修业务。
GMF AeroAsia的总维修工时为310万小时,接近十大机体维修企业的水平,主要为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和Citilink公司服务,该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发展第三方业务,但是到目前为止为第三方机体维修业务的贡献量却只有21.4万工时。2018年GMF AeroAsia的年营业收入为4.70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部件服务业务(约为1.43亿美元)、发动机维修服务收入9650万美元、机体维修收入9500万美元。2019年2月,GMF AeroAsia表示将在中东建设一座机库,并计划与澳大利亚合作伙伴建立关系,将业务拓展至澳大利亚。
2015年原Ameco与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整合后成立的新Ameco,期望在发动机、部件、APU、机体大修和客舱解决方案等各方面,包括WiFi改装业务,均能够有大幅扩展,但是发动机维修仍被认为是其最大增长点。新Ameco2018年的维修总工时为910万小时,基本接近其950万工时的最大产能。
新技术新工艺
在全球MRO劳动力市场紧缺的大环境下,一些MRO公司在投资新技术新工艺,以期借此提高效益并控制成本。
例如,新Ameco、GAMECO和ST工程公司都在投资增材制造技术,ST工程公司航宇分部还在试验建立客舱部件的虚拟库存。ST工程的这一思路源于今年4月新西兰航空公司在其波音777-300着陆前向ST工程公司和Moog公司订购的数字化飞机部件程序。此外,ST工程公司还寄希望于机器人为其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其智能机器人Grinding System在风扇与机匣之间可磨损涂层更换和修理方面已初见成效,据称能将原来一周的工时缩短至10小时。
除了增材制造技术之外,GAMECO也在投资数字化,增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培训、工程、材料测试和认证领域的应用。
其他正在投资数字化的MRO公司还有汉莎技术,该公司两年前发布的Aviatar平台,目前已有1000多架飞机加入,最近又发布Aviation DataHub,用于存储航空数据,并且作为独立的公司运营。2018年,汉莎技术在业务研发领域的投资额高达2.95亿美元。
此外,在MRO领域,投资移动终端是另一大焦点。比如,Aeroman公司实现了在机库内100%使用平板电脑操作,母公司MRO Holdings计划在未来18个月在所有设施推广平板电脑,但是该公司表示将改进技术系统,确保更加顺利推进。再有,TAP计划为移动终端和维修规划引进更好的工具,目前TAP非常关注预测维修和增强现实技术,正在“净洁天空”计划之下整合Airmes项目,聚焦端到端的维修。AAR正在改进“1MRO”移动APP,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实时的信息,同时也在考虑引进增强现实、无人机和无纸化机库等新技术。捷克航空技术公司也在投资新的规划软件,并准备启动电子车间(e-shop)软件,计划在2020年投资RFID技术。捷克航空技术公司2018年的机体维修工时达到35.5万小时,2019年计划增长14%,达到40万。在年营业收入中基地维修的贡献占一半,未来该公司仍希望继续保持这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