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莲花县小江煤矿区煤层对比研究

2019-12-02 08:02周小平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6期

要:矿区主要含煤段为乐平組老山段下亚段和官山段上亚段,共具可采煤层6层。本文综合应用了以标志层、沉积旋回为主,以层间距、煤层物理特性为辅的煤层对比方法,对矿区的煤层进行了对比。煤层对比结果表明: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A32、B41、B42对比可靠,A31、A4、B5对比基本可靠。

关键词:小江煤矿;煤层对比;标志层;沉积旋回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6-0000-00

矿区地质特点是含煤地层厚度大,地层缺乏明显标志层;煤层层数多,且厚度变化较大,属不稳定煤层。本文以小江煤矿勘查区富冲矿段普查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探讨区内煤矿地质特征,总结、对比矿区各煤层间的区别和联系,为矿区的煤矿勘查提供勘查依据。

1 矿区地质

1.1 矿区地层 

各地层岩性特征自老至新分述如下:

1.1.1 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2h

岩性为灰-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岩,上部灰岩中含燧石结核。厚度约550m。

1.1.2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

岩性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灰岩、硅质白云岩。地层厚度大于150m。

1.1.3二叠系中统小江边组(P2x

岩性为灰-灰黑色薄层状钙质泥岩、泥岩,夹泥灰岩、瘤状灰岩。地层厚120m。

1.1.4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岩性:上部为灰白色、灰色硅质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条带;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状泥灰岩,含燧石结核,方解石脉较发育。地层厚大于78m。

1.1.5二叠系上统乐平组(P3l

(1)官山段(P3lg)。地层平均厚171.63m,分为上、下二个亚段。下亚段岩性以灰-灰黑色细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粗粉砂岩、钙质细砂岩;上亚段岩性为深灰-灰黑泥岩、粉砂岩,薄层状细砂岩,细-中粒砂岩组成四个沉积旋回。顶部为一层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一般厚5~10m,该层砂岩全区稳定,特征明显,为官山段与老山段的分层标志层。

(2)老山段(P3ll)。 地层平均厚256.56m,分上、中、下三个亚段。下亚段岩性为:上部为灰-深灰色厚层粉砂岩夹数层细砂岩;中部为厚层-巨厚层深灰色泥岩、含炭泥岩、粉砂岩;下部为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炭质泥岩与细砂岩不等厚互层。中亚段以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上亚段岩性为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与薄-中厚层细砂岩不等厚互层。

(3)狮子山段(P3ls)。为灰-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状石英细砂岩,局部夹薄层粉砂岩,硅质胶结。地层平均厚8.47m。

(4)王潘里段(P3lw)。岩性为灰-灰黑色薄层状石英细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炭质泥岩等,夹薄层煤层1~3层。地层平均厚33.22m。

1.1.6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地表为浅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硅质灰岩和硅质岩,钻孔中为较纯的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隐晶质灰岩和硅质灰岩。地层厚5~10m。

1.1.7三叠系下统青龙组(T1q)

上部以浅灰色、黄灰或青灰色薄层状钙质细粉砂岩、泥灰岩为主;下部以灰黄色、黄褐色薄层状至中厚层状泥灰岩、钙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及灰岩透镜体。

1.1.8 第四系(Q)

残坡积层岩性为腐殖土、亚粘土、岩石碎块和砂砾石等,厚度0~15m;冲洪积层岩性为亚砂土、砂砾石等,厚度5m。

1.2 矿区含煤性

矿区具可采煤层6层,赋存于官山段上亚段3层(A31、A32、A4)、老山段下亚段3层(B41、B42、B5)。各煤层出露情况和可采程度叙述如下:

1.2.1 官山段上亚段可采煤层

(1)A31煤层。位于第三旋回中下部,距A32煤层10~20m。煤层平均厚0.77m,可采面积4.63Km。可采煤层分布较零星。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底板为粉砂岩,底板部分为泥岩。煤类为无烟煤,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2)A32煤层。赋存于官山段上亚段的第三旋回。煤层位于旋回的上部,距官山段顶部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S3)20~50m,全区分布。煤层平均厚0.70m,可采面积4.07Km2。36线以北、8线以南区段为不可采区段。以块煤为主,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的顶板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局部为含炭泥岩、砂岩;煤层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煤类为无烟煤,属全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3)A4煤层。位于官山段上部,煤层赋存于第四旋回上部,距官山段顶部中粗粒砂岩3~5m。煤层平均厚0.39m。0~4线区段不含煤。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底板多数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少数钻孔顶板为砂岩。煤类为无烟煤,为零星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1.2.2 老山段下亚段可采煤层

(1)B41煤层。煤层赋存于老山段下亚段中部靠下,距B3煤层10~30m,上距中、下老山亚段钙质砂岩60~80m。煤层平均厚0.92m,可采面积3.95Km2。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20线以北区域,以粉煤为主。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以层理不显的泥岩为主,少数为炭质泥岩。煤类为无烟煤,属全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2)B42煤层。位于老山段下亚段中部,B41煤层之上15~20m,距官山段顶部中粗粒砂岩(S3)40~70m。煤层平均厚0.95m,可采面積3.95Km2。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含炭泥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无烟煤,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3)B5煤层。位于老山段上亚段上部,距中、下老山分界的钙质砂岩5~15m。煤层平均厚0.66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夹炭质泥岩、泥岩夹矸薄层。煤类为无烟煤,属零星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2 矿区煤层对比

2.1 标志层对比

矿区内主要标志层为老山段中亚段底部的薄-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钙质粉砂岩),局部为泥灰岩、灰岩,为老山段下亚段和中亚段的分层标志层,在层序地层划分中,为由海退序列向海进序列转换的分界线。该钙质砂岩薄层一般与粉砂岩互层出现,钙质砂岩、泥灰岩、灰岩厚0.05~3m,平均厚0.3m。其下5~10m为B5煤层。砂岩含钙,局部为泥灰岩、泥质粉砂岩,见有腕足类动物化石(见图1),分布广泛。该砂岩是整个萍乐坳陷乐平煤系中重要的煤层、地层对比标志,本次勘查工作中将其作为煤层对比中的重要标志层,称其为S1砂岩层。

矿区内除主要标志层S1砂岩外,还有官山段顶部厚层状中-粗粒砂岩,该砂岩为官山段和老山段地层划分的标志层,其上3~10m为B3煤层,其下3~10m为A4煤层。该层砂岩层位稳定、全区分布,不仅为地层分层的主要标志层,也是煤层对比的重要辅助标志层,称其为S3砂岩层。

2.2 沉积旋回对比

在充分分析矿区各钻孔剖面基础上,通过倾向、走向上的综合对比将官山段上亚段地层划分为四个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对比如下:

第一旋回:分布局限,旋回下部为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砂岩中含粉砂岩包体,常见有串球状黄铁矿包体,具白云母片。其上为粉砂岩。砂岩厚度变化较大,砂泥比一般为0.75左右,为该旋回特征。

第二旋回:旋回底部为厚层状中细粒岩屑砂岩,具黑色粉砂质包体,砂岩层厚0~59.43m,砂岩0~6层,具有2~3个次级旋回,砂泥比一般为1.38左右。该旋回特征为砂岩以细-中粒为主,砂岩层厚度较大,砂岩中常见泥质、粉砂岩包体。

第三旋回:为官山段上亚段主要煤层赋存部位。旋回底部为细砂岩夹薄层粉砂岩,砂岩具水平层理和小型斜层理,旋回厚度较大。砂岩层数多、单层厚度小、砂泥比一般为0.67左右,以细碎屑岩为主。该旋回特点是以细碎屑岩为主,沉积旋回厚度50m左右,植物化石丰富。

第四旋回:旋回厚度25~40m,平均36m,旋回底部为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砂岩底面不平整,与下伏第三旋回为突变接触。

2.3 层间距对比

层间距对比主要应用于沉积相相对较稳定的老山段下亚段煤层对比。老山下亚段煤层中, B42与B41层间距约24m,上与B5煤层层间距约27m,B42下距S3砂岩40~60m。根据煤层间距均方差数据分析,钻孔见各煤层间距变化幅度不大,均方差基本在11上下波动,ZK1207和ZK809因B5/B42煤层间距在60m左右,造成B5/B42煤层间距的均方差大于17。详见表1。

2.4 测井曲线特征对比

不同煤层的地球物理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在煤层对比中可作为主要的参考。

B41煤层:测井密度曲线为单峰状,曲线逐渐达到峰值再突然升高;自然伽马曲线形态总体呈细齿多峰状。

A32煤层:测井密度曲线为双峰状,曲线由第一个峰值突然降低,然后又逐渐升高呈第二个峰,第二个峰值高于第一峰值;自然伽马曲线呈细齿多峰状。

3 结语

上述是矿区主要的对比依据,通过标志层、沉积旋回、煤层地球物理特性、煤层结构、层间距等对比,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A32、B41、B42对比可靠,A31、A4、B5对比基本可靠。

参考文献

[1] 庞世臣,宋萍.红会一矿煤层对比分析及主要标志层的确定[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20(4):304-306.

[2] 季玉富,林宽,等.测井曲线在龙湖煤田勘煤層对比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3(2):96-98.

[3] 何光强.煤田地质勘查中煤层对比方法的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9,37(6):106-109.

[4]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一地质大队.江西省莲花县小江矿区富冲矿段煤矿普查报告[R].2016年江西省地质学会论文汇编集III,2017:1-115.

[5] 刘臣博,陈德松,张保涛.江西省小江煤矿煤层对比方法技术探讨[J].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2012,28(1):1-5.

收稿日期:2019-06-25

作者简介:周小平1986—),女湖南浏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