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前景浅析

2019-12-02 08:02沈剑王楠高屹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改进措施现状

沈剑 王楠 高屹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内建筑行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建筑服务业作为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产业之一,其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国际、国内建筑工程业主对于承包商的能力也不只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越来越注重管理模式的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以下简称EPC模式)以其显著的优势,在发达国家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全球国际工程建设项目中,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模式之一。本文从国内EPC模式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EPC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现状;发展前景;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6-0000-00

1 EPC模式应用发展现状

1.1 国家政策支持发展EPC模式

2005年,建设部颁布实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明确:工程总承包(EPC)是指依据合同约定对建设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实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的承包。《规范》从政策层面推动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2016年,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2016〕93号),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17〕19号),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

1.2 我国建筑业应用EPC模式发展空间广阔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有了一定提升,我国建筑市场逐步发展,但设计、施工企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为解决施工事故较为频繁,工程建设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从欧美引入DBB(Design Bid Building)即设计-招标-建造平行发包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1984年,我国正式下文开始实行工程总承包试点以来,EPC模式在房屋建筑、能源、水利、交通、电信等各大行业中应用比例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我国大型公司承揽国际工程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2018世界500强企业中,包括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中国建筑企业上榜,但是从工程总承包企业完成的建筑产值占国内建筑企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仍然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超过50%比例,EPC模式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空间。

2 EPC模式的主要特点

基于国际和国内多年的应用实践,EPC模式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

一是参建各方责任主体明确。EPC模式中总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协调,对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方面,有利于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推诿扯皮,厘清责任,便于在发生问题时追责问责。

二是管理压力小,管理费用降低。工程项目整体发包给总承包企业,降低了工管理的工作量,减少了管理费用开支;由于总承包企业内部利益一致,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设计、施工等各方的管理工作量,减少了总承包企业管理费用支出;而监理工程师主要与总承包企业协调工作,其效率将有所提高。

三是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短。EPC模式通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总承包企业是优化建设过程的受益方,这将对总承包企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促使其内部设计与施工等部门有机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尤其是发挥设计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建设方案进行主动优化,推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优化项目方案,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经济性效益。

3 我国EPC模式应用前景分析

3.1 发展EPC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也跃入了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型经济体,在经历了21世纪初的“黄金时代”以后,原有的粗放式野蛮生长已经不再适宜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建筑行业相继的迎来了“白银时代”,向着更加集约高效、优质科学的方向进步。工程建设面临着诸如规模大、项目总投资金额高、管理相对集中、工期要求更为严格等形势,这就要求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更加的高效,管理过程更加顺畅,建设周期更短,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发生腐败问题的风险。

EPC总承包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资质以及较为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对于业主建设目标的理解更加深入,更适合于建设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项目;企业内部利益、目标一致,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各部门沟通管理顺畅,减少责任推诿,有效缩短建设周期;EPC模式能够减少业主招标次数,降低在工程招投标环节产生腐败的可能;前期设计阶段对工程细节更加具体深入的沟通,能够减少工程项目变更签证,有效降低在设计、施工等环节的腐败几率。

3.2 发展EPC模式是我国战略发展总体规划的需要

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中国制造2025》,需要在国内形成更加先进的完善的建筑产业体系和建筑市场,要求建筑企业在技术和管理能力上能够满足政府、开发商等业主的更高要求。

引入EPC模式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其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管理的专业优势,减少变更签证的发生,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EPC模式能够引导总承包企业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培养大量高水平的工程建设管理人才,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与技术水平;通过优化产能,在政策上和法律上与国际接轨,EPC模式能够增强总承包企业国际竞爭力,不断促进大型国企、省企发展壮大,增加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份额,在建筑领域逐步实现制造强国的规划目标。

3.3 发展EPC模式是我国建筑行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我国建筑行业从上个世纪发展至今,生产力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各类新技术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逐步开展应用,要求新的工程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国家供给侧改革以及落后产业去产能的大力推进,城市化率提升,人力成本逐步上升,要求建筑行业向着工业化生产发展,倒逼产能低下的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形势。

在EPC模式下,总承包企业可以在满足合同文件和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的基础上,优化项目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获得合理客观的超额利润,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优胜劣汰,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提升建筑行业整体质量有重要的作用;EPC模式能够适应建筑行业的进步,对工程建设生产力的发展, EPC市场的培育塑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关于EPC模式应用的几点思考

EPC模式优点较为突出,符合我国当前建筑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完美的,EPC模式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的,国内的配套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市场认可程度较低等因素,EPC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也同样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4.1 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借鉴国际工程中工程总承包模式应用的经验,进一步补充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招投标制度上要继续探索积累各类设施的经验数据和经济指标,总结EPC模式的成功应用案例,优化EPC模式招标投标流程,完善EPC标准合同和招标文件条款,减少各类纠纷以及合同定价偏差等风险,为准确计价提供更加精准的可参考的数据库,建立与EPC模式相适宜的投标制度;技术规范上要完善国家以及行业内各类标准和规范,为EPC模式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4.2 推广新技术,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

加强前期统筹策划,通过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PIP(项目信息门户)、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在建设初期细化完善方案设计,直观细致审查三维施工图设计,充分预测考虑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的风险,增强总承包企业对建设项目以及业主要求的理解,促进企业将施工方案具体细化优化到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变更,减少风险发生概率,为业主节约经费,为企业创造利润。

4.3 加强监管,提高管理人员能力素质

更新业主和企业管理者的思维理念,使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增强业主和市场对EPC模式的认可程度,培养适应EPC模式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加强总承包企业各类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培养。

建设中期有效监管总承包方生产建设行为,把好关键节点,保证隐蔽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竣工交付阶段完善審计和纪检监督流程,做好事后监管。

在工程监理层面,完善监理法规,让监理在设计甚至初步规划方面积极参与,切实发挥监理的职责作用,在业主放宽权力的同时确保监理权力的实施和责任的承揽,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收稿日期:2019-07-04

作者简介:沈剑1981—),男,汉族,天津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改进措施现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