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伟
【摘 要】目前,国内风电总装机容量中,有25%左右为分散式。因此,对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基于此,论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分散式风电的特点,随后从选址和定容两个方面,论述了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方法策略,期望能够对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Abstract】At present, about 25% of the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domestic wind power is decentralized.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ecentralized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plann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brief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ed wind power,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lanning method and strategy of decentralized wind power grid connec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location selection and fixed capacity.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can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centralized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planning.
【关键词】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
【Keywords】decentralized;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M614;TM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0-0156-02
1 分散式风电的特点
1.1 分散式风电
风电是风力发电的简称,具体是指将风能转换电能。分散式与集中式相对应,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模式,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占地少、环境适应性强等[1]。分散式风电机组通常布设在负荷的周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机组不进行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由分散式风电机组产生的电能中有一少部分直接供给电力用户,其余的部分则全部并入大电网当中。
1.2 特点分析
1.2.1 分散式风电的优点
分散式风电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绝大多数地形地貌中均可应用,由此使得风能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由于分散式风电的容量相对较小,从而使其占地面积也比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用;对于用电需求不足的地区,采用分散式风电,不需要改造电网,工程造价低,有利于输电需求成本的降低[2]。
1.2.2 分散式风电的缺点
在肯定分散式风电优点的同时,其缺点也不容忽视,如分散式风电接入电网容易引起电压波动,风电机组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是波动幅度的决定性因素;分散式风电并网时,会造成谐波污染;若是分散式风电在调峰较为困难的地区使用,会使调峰问题加重;分散式风电并网后,会对电网中的继电保护装置造成不利影响。
2 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方法策略
分散式風电并网后会引起电压波动,与波动幅度有关因素为风电的接入位置和装机容量,由此使得选址与定容成为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中的重要内容[3]。以下从选址和定容两个方面对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方法进行论述。
2.1 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中的选址策略
2.1.1 选址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过程中进行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具体如表1所示。
2.1.2 选址要点
在进行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选址时,可将距离市区或是农田边界附近作为首选位置,然后与土地规划部门取得联系,根据测绘地图上标注的土地性质,借助三维地图辅助工具,在标注的区域内对风电机组的机位进行初步确定;随后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实地考察,利用定位装置,对机位之间的距离以及机位与附近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进行复核;在对分散式风电机组的机位进行选择时,应当确保所选的机位处于建设用地的范围以内,并尽可能避开如下区域:多水沼泽、基本农田、矿区、风景区、文物保护区、林区、军事区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得跨河在河流两侧进行选址,更不可以将机位设置在背风口。
2.2 分散式风电并网规划中的定容方法
2.2.1定容方法
当分散式风电机组的建设位置选好之后,便需要对机组的装机容量进行确定,这是并网规划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果装机容量不合理,则会在并网后,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在对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应当对电网的运行特点,及其负荷性质等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同时还要分析风电的出力特性。目前,可用于确定分散式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方法相对较多,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方法包括混合模型法、负荷分类法以及模拟法。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