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摘 要:国画教学占美术教材比重较大,但内容上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如自然风光类、古建筑类、特色物产类等;以有效教学手段:写生法、实地考察法、文献研究发等,将其融入国画教学,既提高学生国画学习兴趣,又补充美术教材中地方文化的缺失,提升人文素养,也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温州乡土资源 国画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鹿城区多年来研究小学国画教学的大背景下,笔者深入研究教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感受到国画教学要想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有效、更“接地气”,可以尝试将温州本土的文化资源融入、改进国画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1、基于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画是东方古老的文化艺术,从古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国画教学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正成为新课改美术实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所占比重可见一斑。
2、基于美术教师开发乡土资源的使命感
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是美术新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部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育大纲》已经包含了与课程资源开发有关的条文,要按10—20%的课程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风俗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教师应该以开发利用与保护乡土资源为使命,积极深入挖掘乡土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对于温州乡土资源开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祖先千百年来延续的生存发展根脉,不仅为我们补充美术教材的一些缺失,也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3、基于温州乡土美术资源的丰富性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古称“东瓯”,春秋时期属于越国领土,又称“瓯越”,这一地区的文化则称瓯越文化,有着古老的地域方言、奇特的地域民俗、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等,既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脉相传承,又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温州,有着非常丰富的风土美术资源可以与中小学国画教学相结合,例如:自然资源有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百丈漈等等,人文资源有:解放路、朔门街、五马街,韵味十足的古建筑,如泰顺廊桥、古寺、古塔、古桥等等。
充分利用和挖掘温州本地的美术资源融入国画教学,不仅能丰富国画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发扬本土艺术的魅力,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且更具地方特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更会有观察的对象与现实的经验感受,更有创作的激情。有助于学生了解乡土文化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传播乡土文化,改变传统单一的国画教学方法,提高国画教学质量。
二、挖掘身边可利用的乡土资源
温州乡土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适合国画教学,所以我结合教学实际,将可利用于国画教学的乡土资源大致整理、归纳为以下几类:
1、校内乡土资源
学生认识乡土文化,就可从身边最近、最熟悉的题材入手,每天生活的校园就是极好的乡土资源。
2、自然风光类
温州有大量的全国闻名的自然风光,如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百丈漈等等,都值得师生充分品味,以造化为师,将其融入适合的国画课例中,如《奇石》可以与“雁荡山”的风景相联系;将《西胡十景》改编成《江心十景》等等,都可以单独编辑成自编国画教材。
3、温州民居建筑类
温州闻名的古建筑不胜枚举,百年历史的古街:解放路、朔门街、五马街,可以融入《悠悠老街》;特色亭子可以融入《亭子》一课;古寺、古塔、古桥等等,都非常有研究的价值,并适宜结合国画教学。
4、特色物产类
温州的特色物产种类繁多,如瓯柑、茶山杨梅可以融入《跟齐白石画蔬果》的国画课堂,温州的凤尾鱼可以融入到《水墨画动物——鱼》的教学中。
5、民俗活动类
温州的民俗活动有拦街福,端午划龙舟,正月舞板凳龙等,很多民俗活动正需要年轻一代更多的关注与认识,并得以传承,将其融入国画教学,一举多得。
6、名人名家类
温州地方虽小,却出了很多书画名家,如方介堪、林剑丹、马公愚等,我们将对名人名家这一方面做梳理,如教材中的《画家故居》就可以结合温州的画家故居,如“马公愚故居”开展欣赏与教学,更有人文内涵与亲切感,教学上也是事半功倍。
三、利用溫州乡土资源改进国画教学的方法
1、整合法
所谓整合法就是将温州乡土资源与教材资源相整合,补充教材中对本土资源的缺失,充实教材内容。可以说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改进教材乡土资源不足的方法。
案例一:在上《江南民居》一课时,教材内容是以江苏、乌镇等地的古民居为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本课时,将温州重要的两大类传统古民居让学生欣赏——“传统中式”与“中西合璧式”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到“传统中式”古民居的“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院落水井”;以及“中西合璧式”古民居,温州作为一个开放口岸,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巴洛克式”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学生一下子就对曾经“视而不见”的温州古民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传统中式温州古民居:
中西合璧式温州古民居:
学生作品:
2、迁移法
所谓迁移法,就是将教材中原本不属于国画内容但却非常适宜融入温州乡土资源并改编成国画课例的,可以尝试改进。如《悠悠老街》、《亭子》、《家乡的桥》等,教材中原本都是用线描或者儿童画表现,而且没有任何温州乡土资源的痕迹,但温州就有着百年老街、各式各样有人文历史内涵的亭子、桥梁等,适合融入教材并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造型与表现,而且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作品效果更富人文内涵。
案例二:《悠悠老街》的教学中,原本是描述杭州西湖边的老街,我利用校园周边古街巷的地理优势,欣赏理解温州古街文化,并尝试水墨创作,如离学校最近的解放北路,就有着百年历史;五马街全国闻名;纱帽河女人街中西合璧;朔门街狭窄悠长,文化味十足。
学生作品:
3、实地考察法
所谓实地考察法,就是利用校园周边便利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亲临实地,欣赏、感受。如校园周边围绕的百年古建筑,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可以近距离观察欣赏;校园附近百米之遥的墨池公园,里面有着百年历史的墨池水井、每月更新的各级各类温州乃至全国名家作品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都会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生实地考察,近距离欣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写生法
结合实地考察法,写生是最能直接感受、表现文化气息的方式。
如《齐白石笔下的蔬果》,让学生写生温州的瓯柑。带学生到校园周边写生各式建筑、写生校园等。学生感受到国画学习更有趣味。
研究温州乡土文化的学者不在少数,但是将其与小学国画教学相融合,既是对乡土文化的加深了解与认识、有效传承与保护,更是提高学生国画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使国画教学更“接地气”,更具人文内涵。
(温州市墨池小学 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