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然 吕雨佳
汽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辽宁人就试图在汽车领域快人一步。
1931年5月31日,中国第一辆汽车——75型轻型载货汽车在沈阳诞生,因生产在辽宁迫击炮厂附设的民生工厂,取名“民生牌”。
从那天起,中国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工业。但好景不长,随着“九一八”的枪声,刚起步的辽宁汽车工业在战火中夭折。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沈阳仅剩下几家汽车修理厂和一些个体汽车修理作坊。所谓的生产汽车,不过就是把几辆破旧汽车拼装成一辆勉强能用的车。
“1956年,当我听说长春一汽生产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时,特别感慨,就想着我什么时候能为辽宁、为新中国再造一辆汽车。”曾参与制造“民生牌”75型轻型载货汽车的辽宁第一代“汽车人”刘永强在弥留时回忆道。当年,长春一汽解放牌汽车的批量生产,让近邻的辽宁人备受鼓舞,在汽车行业有所作为的愿望也愈加强烈。
直到1968 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对全省汽车工业发展做出总体布局:凌源重点发展中型载货汽车,沈阳重点发展轻型載货汽车和轻型客车,丹东重点发展重型载货汽车。声势浩大的辽宁汽车工业“大会战”随即展开。
时下,提到辽宁车企老大,很多人会想到华晨汽车,但50年前,“辽老大”却是凌河汽车的代名词。
20世纪60年代,凌河汽车工业公司是辽宁唯一的汽车生产企业。1969 年12月,凌河汽车试制出了“辽宁一号”汽车。这一平头载重卡车,加之“辽宁一号”的名头,便有了“辽老大”这个霸气的外号。“那时候南方人来买‘辽老大,至少得排一个月队,连我们买都得想尽办法‘走后门。”凌河汽车老员工李贸回忆起激情岁月,难掩自豪。
“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凌河水奔涌向前,凌河人的驰骋梦想,从未磨灭。2016年,依托中国航天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组建成立。航天凌河以航天科技在民用领域应用的践行者和汽车领域的变革者姿态,携重卡、军车、特种车、高端专用车等产品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
与此同时,辽宁汽车工业的另一个重量级企业,正与“辽老大”相向而行,抱团发展。
2019年6月,华晨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与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就合作生产专用车和商务车达成协议,造就了辽宁汽车工业史上的又一崭新里程。
与凌河汽车近些年专注军工领域不同,金杯主要生产民用汽车,更为家喻户晓。国内同类车型中,市场占有率接近60%的金杯海狮轻型客车,曾遍布全国大街小巷。
大众印象里,金杯汽车价格亲民,不属于高端车型。像不久前,一个海南旅行团里,辽宁游客就因金杯车档次的问题和导游起了争执:“你这不忽悠人嘛,这不就是我们辽宁金杯嘛,哪是什么豪华客车?”游客绝非有意刁难,偏居低端市场一隅,核心技术空心,结构失衡,是金杯一直以来的发展壁垒。
近年来,金杯汽车立足转型,亮出了“不以数量赌明天,铸炼精品拓市场”的口号,向长期盛行的“品质唯洋论”发起了猛烈挑战。如今生产的高端客车,就如旅行团导游回应的那样:“配置绝对高,体验一下,一点儿不输进口的豪华客车!”
在辽宁边境城市丹东,有一个与所处海域同名的车企——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汽车修理厂,成立于1951年,后逐渐从后勤部的小厂房演变为安东汽车修配厂、丹东汽车制造厂。回眸黄海客车的发展足迹,就是中国客车工业的发展缩影。
1958年,安东汽车修配厂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赶赴长春一汽,为红旗轿车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批技术精英被称为“安东汽改人”,写进了我国汽车工业史册。20世纪80年代,丹东汽车制造厂开发第一代公路客车产品DD680G曾一车难求、畅销国内。红白涂装黄海牌公交车,成了无数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更是很长一段时间国产客车的代名词。
2002年,丹东黄海被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兼并重组,成为其下属子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黄海客车直接服务奥运会的千余台公交车实现零故障运行,为辽宁汽车工业在世界舞台上打出漂亮一击。黄海汽车还筹划打造中国一流的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开辟出一片属于辽宁汽车工业的新天地。
21世纪,辽宁汽车工业龙头老大迎来易主时刻。2003年5月,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德国宝马集团成功牵手,合资成立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从当年10月第一辆宝马车下线,到2015年1月第100万辆宝马车下线,再到2018年2月第200万辆宝马车下线,这匹“混血宝马”在辽沈大地极速飞奔,连续13年占据沈阳纳税百强企业首位,成为中国制造强国和德国工业4.0合作共赢的经典范本。
随着华晨宝马合资双方延长合作期至2040年,宝马增资30亿欧元建设第三整车工厂,致力于把沈阳打造成宝马集团电动车生产基地,这匹膘肥体壮的“宝马”,正一步步朝着“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本土化战略迈进。华晨宝马也将带动沈阳乃至辽宁汽车工业聚焦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