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柳南 杨辉
在IPTV 业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IPTV业务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继语音、宽带、移动业务之后的又一基础业务。IPTV 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体验,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天翼高清视频3.0 系统的设计思路,采用了微服务、虚拟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解决了IPTV 平台开放性不足、平台运维能力较弱、业务运营能力不足、用户视频业务感知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一套IPTV 业务端到端运营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4K 视频秒级起播、观看零等待、零卡顿、零花屏,更满足用户对视听体验的极致追求,达到快速、简单、愉悦、关怀的体验,提高了企业IPTV 业务运营水平,助力企业IPTV 业务规模发展。
在IPTV 用户规模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保障IPTV 业务的竞争优势,当前IPTV 业务主要面临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平台采用专有硬件承载,在新业务、CP内容引入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工作量。
平台不具备完善的业务质量监控体系,不具备精准判障、用户体验质量可视化能力。
IPTV 业务运营能力较弱,和互联网业务对比,用户交互的感知明显低于OTT 业务。
存在秒开困难、卡顿、花屏、频道切换转圈等问题,不能快速找到想要看的节目、直播频道。
结合IPTV 业务存在的问题,基于内容引入、体验、网络、运营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以用户发展、业务体验提升为目标,针对平台,需要做如下四个方面的技术创新:
基础平台从传统纯模块化架构向平台套件化、微服务化、虚拟化架构转型。
区别于传统宽带、语音和移动业务等管道性业务,IPTV 是一个“云管端”(节目源、平台、管道和终端)全链条形态的业务,要规模化发展和运营好IPTV 业务,需要端到端的保障IPTV 业务质量。
支撑IPTV 业务及营销快速上线、运营灵活便捷。
利用新技术推动用户体验的提升,与用户应用场景进行结合,建立一种“技术和内容两翼共振”的全新思维模型,体现“用户为中心”的思想。
为保障IPTV 业务的快速发展,建设天翼高清视频3.0 系统,对IPTV 平台及架构进行重构和创新,围绕平台开放性和虚拟化部署、智能运维、业务灵活运营、视频业务极致体验四个方面进行技术实现。
将现有纯模块化架构按照全云化架构进行重构,分为IAAS,PAAS,SAAS 三层,SAAS 层:软件服务层,跟业务强相关,该层将视频能力开放给行业合作伙伴、运营商和终端用户;PAAS 层:平台层,即业务开放平台,向下测算基础服务能力,通过IAAS 层提供的API 接口调用硬件资源,向上提供业务调度中心服务,实时监控平台的各种资源,并通过API 开放给SAAS 层,跟业务无直接关联性;IAAS 层:基础设施层,包括存储、硬件、服务器、网络组建等。
基于统一运维框架,建立IPTV 平台端到端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运维技术架构可按需使用,支持API 接口开放与第三方集成;实现套件独立发布、升级、监控、维护;实现套件灵活集成,保证业务运维一致性。通过采用统一运维架构,实现精准判障和用户质量可视化,做到视频业务体验可度量、可诊断、可优化、可服务。
通过大数据分析,刻画视频用户画像知识库,进行内容个性推荐、内容个性搜索和精准营销,实现视频业务的智慧运营。
内容个性推荐:基于用户行为,实时推荐个性化的视频内容给用户。
内容个性搜索:用户在终端输入关键字查找符合要求的视频内容时,系统将用户偏好的内容、热门内容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
精准营销:根据用户内容偏好和用户在线身份特征进行实时地内容个性化推荐。
通过实现画中画功能,用户可以同时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全屏窗口和一个小窗口。通过TCP 单边加速技术,提升网络实际速率,下载更快,做到视频播放零卡顿。在传输码列中加入冗余纠错码,在一定条件下,STB 解码时可以自动纠正传输误码,实现视频播放零等待、无花屏。
电信运营商作为IPTV 业务的提供方之一,每日向百万家庭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节目互动,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与时俱进的文化宣传阵地。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微服务、虚拟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现有IPTV平台及架构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平台架构设计欠优、平台运维能力较弱、业务运营支撑不够灵活、用户体验较差问题,实现了用户视频业务极致体验,助力企业IPTV 业务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