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勇敢的改革派多一些包容和掌声

2019-12-01 11:56任泽平
投资与理财 2019年8期
关键词:创板投资者资本

任泽平

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里程碑,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上演了中国资本市场史无前例的“速度与激情”:新股全线上涨,收盘时最低涨幅84%,最高涨幅400%。

注册制与科创板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新未来

以注册制为新的制度平台的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刻的制度变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型。具体而言,注册制基础上的科创板,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对资本市场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资本市场要体现优胜劣汰法则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将带动上市节奏真正市场化,退市公司数量和质量能够完全体现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法则,使稀缺公共资源配置到最优质的公司资产上。希望以科创板为起点,注册制能够最终实现中国资本市场所有板块的全覆盖。

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

逐浪科创板务必敬畏市场

科创板是一个全新板块,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管理层不代替市场做价值判断,而是把投资判断的权利和责任完全交给市场。这意味着监管者集中履行监管之责,不再纠结于市场涨跌。敬畏市场规律,保持冷静理性,不仅有助于投资者回避风险,获取更好收益,也有利于科创板稳起步、行更远。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

A股投资逻辑面临改变

科创板开板,A股现有的市场风格将发生泾渭分明的变化,也会让各个市场的参与资金自己去选边站队。受冲击最大的一是次新板块,二是垃圾题材。注册制之下壳资源价值不再,现在很多炒壳的,就是建立在壳资源紧缺的前提下,注册制来了,这个资源就不紧缺了,那就该优胜劣汰。

刘柯·财经评论员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强化信息披露,事中事后监管,已经在审核环节、审核效率、定价承销等方面带来新气象。

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启动勇气可嘉,更大挑战在于稳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这绝不是简单改变发行制度,而是市场和监管生态面临重塑。对比中美股市监管,要站在顶层设计高度审视注册制及配套制度,以注册制为抓手,重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以严格退市为后盾的市场生态,同时在立法、司法环节推进法律法规体系、惩处力度与投资者保护等外部环境改善,股市和新经济长期繁荣指日可待。

一是强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保持科创板生命力。关注风险不代表回到核准制老路,而是建立以信息披露为导向的市场规则,焕发科创板生命力。

二是积极发挥自律和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根据美国经验,2017年证监会员工4674人,但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PCAOB(会计监督委员会)等自律组织多达8800人,鼓励内部举报,均成为重要监管力量。

三是推动《证券法》修订,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科创板弱化盈利要求,财务造假动机或将下降,但选择性披露利好信息、误导投资者的动机可能增加。尽管《证券法》三审稿拟将处罚限额提高到200万元,并大幅加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举证责任,但只靠证监会行政处罚,难以形成有效遏制,需要刑法、退市、集体诉讼、市场禁入等多种手段共同作用,将真正违法者绳之以法。

四是完善投资者损害赔偿机制。科创板作为增量改革试点,最高法已授权试点专门法院、示范判例、先行赔付、代表人诉讼等制度,极大丰富投资者保护手段。但集体诉讼和罚款返还等尚未建立。建议在证券领域先行探索集体诉讼,或支持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代表中小投资者发起诉讼。

五是推及存量改革,建立無缝衔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议建立服务于各类企业、各生命周期的市场体系,为企业升降级提供通道,各板块良性竞争,错位发展。

六是发展机构投资者,吸引长期稳定资金入市。

猜你喜欢
创板投资者资本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