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娜 山东协和学院
1.研究背景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情况下我们忽视了中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不断升级的科技产品极易引起中老年群体的恐慌,非常缺乏安全感。大多数子女忙于工作疏于与父母的交流,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帮助父母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计算机培训研究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陈丹婉(2015)认为接受计算机培训的老年读者有其特殊性,因此,培训方式要有针对性,一方面需要调整教材,另一方面要选择特定的教育方法。戴国辉(2017)认为成人计算机培养中,学习者在学历、年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使得培养效果受限。胡国华(2019)认为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提高老年学员教育满意度,不仅有利于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而且对提升老年学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田诗晴(2019)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愈加严峻,老年教育作为我国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有力推手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
在国外,Mayhorn(2004)认为采用系统方法来帮助弥合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这种差距,以解决老年人想要学习的内容与计算机培训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Karin Slegers(2009)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挑战,早期的研究发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对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2.研究目的
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中老年计算机培训进行研究,制定适合中老年的计算机培训模式,选择恰当的培训项目,为中老年计算机培训项目开展提出运行方案。
3.研究意义
课题研究有助于中老年群体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促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丰富中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1.前期调研
主要是针对中老年消费群体,了解中老年群体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日常娱乐等各方面的因素,了解中老年群体的主要娱乐方式以及对电子产品的认识,了解中老年群体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根据对中老年群体计算机应用需求的分析,确定工作室接下来的培训项目。
2.项目确定
通过对中老年需求分析、消费能力分析等,制定适合中老年群体学习的相关课程,确定本工作室的相关培训项目,例如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等)、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音频处理软件等。
3.工作室项目策划
工作室培训项目明确,市场风险掌握,进行工作室项目策划,提出工作室相关运行方案,撰写策划书。
项目关于中老年群体对电子产品消费需求的市场调研,调研对象受到地域、年龄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调研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的中老年群体的观点。后期培训项目的确定是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而来,并且这个环节具有主观性,所以需要相关专家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