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晶晶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课程思政”进行了阐述。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性的高等学校,以一线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各专业往往依据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课程大纲,其课程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项目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比较常见。
如何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摆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本文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分析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提出本课程思政教育思路。根据本课程的项目内容,分析出项目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并进行实施方案的设计。
《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是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物联网系统设备移动端应用程序开发能力,专业性强。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国家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岗位需求,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授,存在以下现状:
2.1 编程课程教学重技术技能应用,轻思想政治立场导向
根据《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大纲,本课程是以安卓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为研究对象,以掌握Android Studio软件开发相关知识技能,最终以软件开发技能的综合应用为目的,强调开发工具的使用,使学生缺乏思想政治立场导向的自觉性。
2.2 编程课程教学重“才高”,轻“德重”
本专业按照物联网行业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相关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设计。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原有生产一线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希望通过实训,企业实习等各种实践教学来缩短学生和企业员工的技能差距。而忽略了“社会情怀”的教育,忽略了国家政策,国家方向大局的教育。
针对上述现状,《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需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对所讲授的专业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本课程的思政教学思路为:梳理本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每个项目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养点,提炼思政教育元素,然后寻找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个项目中,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实践思政教育,最后在考核过程中增加课程思政考核点。
按照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相关岗位需求,本课程中将八个知识单元整合为6个智能家居应用项目。通过梳理,每个实训项目中包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课程实训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分析,可以梳理总结出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总结为以下几类:
4.1 爱国主义教育
物联网在2018年里,国内物联网连接数高歌猛进。Counterpoint曾发布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年中,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数已占据全球蜂窝物联网60%以上份额,并在未来十年里同样会站在世界前沿。国内已经涌现一批物联网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如引领世界5G技术的华为公司,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的海尔等公司。
在课程概述中通过智能家居项目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近年来技术的突飞猛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在智能影音APP界面设计中通过插入爱国歌曲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之心。
4.2 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随着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作贡献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在6个项目中都需要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程序流程图的逻辑设计,编码规范性培养,程序代码中bug植入等手段来锻炼学生的踏实、严谨、专注、坚持、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
4.3 法律意识及道德意识
物联网行业发展急速,导致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监管政策始终跟不上物联网行业发展的节奏。完整全面的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从而导致物联网上感知设备数据信息传递,个人信息验证以及视频图像数据泄露等事件发生概率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联网应用的普及。
在当前法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现有的物联网相关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并在无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增强隐私安全意识,通过不在LogCat中打印敏感信息,HTTPS加密通信等方式来提高软件的安全型。
《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思政的课堂实施贯穿于知识点讲解,任务讨论、任务实施,以及考评几个环节。
1.知识点讲解环节
在项目式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讲解过程中,教师以“案例法”,在知识点和技能点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多媒体资源来阐述思政内容,加深学生们 “道”的意识。
2.任务讨论环节
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前,需要对每次课的任务进行讨论,理解任务的目标,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包含本次课的思政教育内容。在任务完成路径设计过程中去理解思政元素。
3.任务实施环节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通过任务中细节的设计来实践“思政内容”,比如:“规范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爱国意识”等,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来体会思政元素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4.学生考评环节
学生考评包含自评,组内考评,组间考评,教师点评以及企业点评五个部分。在考评环节中增加思政元素考评,自评通过自我总结来分析任务完成过程中来所表现出来的思政素养,然后由组内其他成员,组间成员,教师以及企业员工对学生思政素养考评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