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霞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手机在社会中的全面普及和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如果能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职课堂教学效果,为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引导。
(一)学生问题
因为高职生普遍都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倦怠心理。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背景下,高职中的课堂教学现状更加令人担心。在部分高职课堂中甚至还会出现下面的状况,教师前几排空无一人,教师激情讲课,但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完整的教室被划分成几块不同的区域,除了接近讲台的区域外,其他都是游戏区或聊天区,而手机则是造成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长时间发展下去,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无法培养出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增加教学难度
智能手机APP的数量不断增多,形式越加多样化,因此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学生也已经不再满足课下时间玩手机,所以在高职课堂中能够看到逐渐增加的低头族数量,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尽管从表面分析,来参加课程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多,但其实真正在学习的学生数量非常少,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高职课堂的教学难度。
(三)减弱授课效果
在智能手机的吸引下,学生只顾着玩手机,进而忽略了课堂中的授课内容,同时因为智能手机发展,学生每天都需要接触大量信息,相关信息当中,还存在部分无法辨别的内容,相关信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影响学生的三观,从而弱化高职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实施混合教学模式
在智能手机背景下,可以实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授课模式,促进高职教学创新发展,为此可以充分联系安徽省相关高职院校实际教学状况,推动实现供给侧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混合教学即教师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全面联系起来,结合课程特性,合理分配学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逐步学习。混合教学模式在智能手机支持下,还能够使课程资源实现全面共享,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水平,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扩展视野。教师需要积极引导智能手机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结合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合技术以及各种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课程前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签到,而教师能够通过查看相关信息掌握学生的出勤状况。授课中,高职教师能够利用手机投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主题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课堂测试和投标等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教师通过分析平台中反馈出来的学生互动结果,能够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基础上,为其提供有效指导。在课后评价中,可以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评方法,不断提升经验值,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师合理应用信息资源
教师应该充分掌握相关信息技术,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教学资源进行授课,为学生展示微课、在线课程、互动课件以及演示型课件等,在信息基础支撑下全面开展活动教学法、翻转课堂、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案例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六大典型方法,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自主性,能够实现乐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智能手机,教师能够将网络课程、试题、视频、微课、动画以及课件等各种课程资源传输至教学平台当中,学生在课后,还能够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需求,选择合理课程学习,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以教学平台为基础载体,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扩展课堂范围,增加师生互动,形成良好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利用微信、微博等软件分享学习信息,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各种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三)利用手机软件实现参与式教学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高职课堂也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进一步提升课堂中的学生地位,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和平相处,避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产生一种倦怠感。微信课堂是新形势下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结合微信公众号,利用视频和文章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查询自己比较喜欢的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参与到群课堂当中,使拥有相同爱好的人能够汇聚在一起。教师需正视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问题,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实施参与教学,比如结合部分辅助软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参与调查问卷,并将相关分数融入期末考核当中,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应该坚持全国教育大会中学生为本的基础教育理念,并将其作为高职课堂教学的基础指导,对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教学困境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从而为高职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