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汽车人》评论员 刘葳漪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熟悉北京大学,就问他,学二食堂怎么样?看看他会怎么说?
哈哈,北大的食堂有学一、学三(现在是百年讲堂了)、学四、学五以及农园、艺园、勺园、家园啥的,就是没有学二,为什么呢?因为北大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北大的魅力无处不在,学二的留白只是一个小例证。任何一个愿意深入了解它的人,都会不知不觉爱上它,爱上它的民主(相对中国的社会环境而言),爱上它的睿智(有时候近乎刻薄),爱上它的幽默(自嘲居多),以及它的未名湖、博雅塔,大草地。
我能凭嗅觉和听觉中一下子从众人里找出土生土长的北大子弟,如同在冰原中一眼看到北极熊:他们普遍有礼貌,看不出任何这个年代人脸上惯有的敷衍表情和烟火气,但心里却云淡风轻。来到SGM之后,工作中我只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人,在穷乡僻壤的广德县,一起吃饭的时候问他:“是不是北大附小的?”他不惊讶我这么问,恬淡地说“是”。他父母都是北大的老师,他还说出我们共同的一个体育老师。
后来我和他的领导聊起他,他的上司说他人很聪明,也很有责任感,就是和部门里的人不太一样,不会讨好任何人,对领导完全没有敬畏,对名利这些东西不太“上进”,很想交给他更高的职位,他好像对此根本不太在乎。
你懂的。
学一的包子,学四的青椒土豆片,学五的馒头……构成了我很没品位的童年口味,以至于现在饿了,头脑里闪现的第一幅画面还是一碗米饭、一盘土豆丝、一份带鱼。北大食堂的味道是冥冥中一根看不见的细线,走到哪儿都能把他(她)拽回来。
北大的气质和清华、人大迥然不同,按照在费正清研究中心工作过N年的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文莉的话说,人大是党的干儿子,清华是亲儿子,北大是——逆子。朱小姐的言语和她的人一样利索,她身上永远不会有庸俗女人的小零小碎,每隔一句话抖一个包袱,若是你智商足够就会觉得逗死了。朱小姐这样的女人见多了,你会觉得女人有意思,比有胸,还要有趣,前提是男人得有脑子。
“国关”有很多我喜欢的人。比如初晓波,他是季羡林的学生,他从没有道貌岸然的片刻,遇到老初,你会同意“理论的作用在于解释现象,而学者的价值就在于提出内部逻辑自恰的新颖理论”。上课时你可以随时打断他的话,和他在观点上对峙。老初也从不点名,您爱来不来,爱听不听,迟到早退随您的便,他说:“这是对自由的尊重。”恰恰如此,老初的课出席率最高。他总说,你们花几个钟头听我忽悠,我得让你们觉得比听郭德纲值才行。
比如潘维,他的深邃和睿智影响了很多年轻人。他善于中外对比,善于承上启下,和他聊几句就能感受到人格魅力。作为著名教授,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从来不装蒜,像个民工一样蹲在教室外面和学生抽烟聊天,学生没带火,他就能给点上。
当然还有刘苏里,他创办的万圣书园,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精神家园,凭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就成了这里多年不变的死忠:“万圣书园是不会沦落到卖畅销书的,在这之前我会让它关门的。”只要是在北京的周五晚上,我就在那里看书,站到半夜打烊,直到把收停车费的大爷熬走(瞧我这点儿出息)。
更有王世襄,他是我所知道的最有品位的人,用句特俗气的话叫没有之一。只有北大,能包容造且就这样的旷世奇才。说他是优秀的厨师、文物鉴定家、美术史家、民俗学家、美食家、作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工匠……都不为过。他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我却对他敬仰得五体投地。
话说到这儿,只有北大的土著能够理解同侪对名利这些东西不太“上进”的缘由:从幼年起,他遇到的就是这些不卑不亢、饱读诗书、深入浅出、毫不做作的人,这些把高高在上的大政方针表述成游刃有余的明清小品的人,把费马大定理侃侃谈成武侠小说的人,再看到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跩得二五八万的人,在他眼里就成了笑话;至于那些职场上常见的谄媚逢迎、溜须拍马、满脸欲望的人,在他眼里统统都是大写的XX(脑补那俩字吧)。不过,出于自身的教养,不必多说什么了——小市民们苦苦钻营费劲追求的,人家从小就有,真的不必再趴下来和大家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