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硕 海军装备部驻上海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机一体化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机电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人类的正常运作需要各个器官的相互配合,机电一体化也需要各个零件的正常运作。而电机相当于机电一体化的“心脏“。保护好这颗”心脏“,才得以保证让机电一体化更好的为装备建设服务。
机电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机械与电子相结合。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范围随着其技术的成熟不断广泛。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军事装备的战斗力,引领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向着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是依靠电子产品来完善装备,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机电一体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后来的20世界 90年代后期,智能化为机电一体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与更多的技术相融合,与此同时也对机电的控制与保护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电机一体化处于发展智能化阶段,为装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机电系统内部原因
机电一体化需要机电高速运转,在工作的过程中,机电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配合工作,时间一长,可能会出现零部件老化,运行速度慢甚至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而这些问题本应该在电机的控制与保护中被发现并得到解决,但是可能由于保护人员没有定期进行检查或者相关检查不够全面造成了机电一体化运行出现问题。机电一体化当中也涉及数据的储存,电机出现问题的话,就会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部队与其他的企业组织相同,其装备数据十分重要,所以说,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为装备更好的提供保障。
(二)机电系统外部原因
机电系统外部的原因,关键就是维护人员的意识。首先是安全意识,“安全第一“的原则是机电控制保护中以及其他事物运行中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当前相关保护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装置控制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也要实时更新。而更新的步骤中缺少专业人员对控制保护人员进行培训。另外,机电一体化的运行需要稳定性发展,装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定期定量。所以说,人为因素保证其稳定性是机电控制的关键步骤,而往往正是忽略了这一步骤导致出现问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针对机电控制和维护中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够让海军装备更有条不紊的为我国的海军事业做出贡献。针对电机系统内部,其部件出现的老化运作较慢的问题,可以定期对电机进行检查,排除隐患、解决问题、避免出现问题。针对系统维护人员问题,可以与高校以及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对相关控制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共同运作,能够让海军装备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更加成熟。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将会应用在更多的领域。装备部门作为部队的后台保障,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够在国际上立足。机电一体化在装备上的应用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而如何让机电一体化为部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机电一体化在装备的应用如火如荼,电机的控制与保护是这个过程中永恒的话题。电机系统内部出现的问题、电机系统维护人员的问题,针对性进行监督检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使得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化发展为装备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