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发展进步的必走之路,更是实现中国梦、奔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是人民有目共睹的。正確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有利于更加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实现国富民强的伟大梦想。
关键词: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伟大成就
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最具有特色的旗帜,给中国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大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社会充满活力,经济快速发展,这些都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
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性进程
从1978年到2019年四十一年来回首望,试着“摸石头过河”的探索,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贫瘠到富有,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大国。四十余年经历的一个个伟大瞬间使这部宏伟的革命开放史变得如此神秘和震撼。纵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阶段一:1978年——1992年初步探索阶段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82年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长期受到“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影响其积极性和情绪都有所压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困扰中国上千年的吃饭问题,为中国顺应农村生产关系打开了新出路。
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开发区。浦东开放的意义在于服务好全国,随后开放武汉、重庆等六个沿江城市,形成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同年中国股市诞生,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78年至1992年这个阶段的改革开放显著的特点就是带有探索性,正如邓小平形象的比喻这个阶段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二)阶段二:1992年——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划以及描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这一阶段除了对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外还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等一些列改革措施。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二十年期间,虽然是经济大国,但不是世界市场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的成员,仍然是世界经济组织的“局外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实践。
(三)阶段三:2003——2012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阶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党于2003年初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理论写入党章,标志着改革开放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向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四)阶段四:2012年——至今中国发展逐渐步入新时代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有两万余字,内容有六十项。其中提及改革多达五十九次,深化改革多达三十余次,这次《决定》反映了改革是民心所向。
2017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三十五次会议,他强调,改革需要“时间窗口”但这不能成为坐享其成的借口和理由,只有消除消极态度、披荆斩棘才能不断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了过去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之后,也强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将改革进行到底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为人类社会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变迁,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有体会。
(一)改革开放,加速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不得不使每一个中国人叹为观止。1979年中国GDP值为165.41亿,世界排行第9;1982年中国GDP总值为200.93亿,成为世界排名第8的国家;90年代苏联开始解体,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加大开放力度,而此时国内经济建设更是快马加鞭,进入21世纪冷战主义结束,此时的中国GDP为1171.18亿成为世界排名第6的国家;2010年中国GDP总值为5883亿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全新的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对40余年来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历史性的总结,也侧面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步伐,党的领导也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改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关键在党。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但这并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带领下,党的建设和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四)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扩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合作
中国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从建立试点区、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全方位开放,是中国经济成为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人隐喻:中国打一个喷嚏,世界就会感冒。“一带一路”建设更是包含了开放包容的思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保持绿色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全球视野,谋划全面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周边国家的创新合作,同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从闭关锁国到全方位的开放,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之路。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仍然需要改革开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改革开放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一)让改革落地生根
习近平在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三十八次会议上曾指出“改革是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再接再厉。”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在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另一方面要搞好探索创新。改革开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革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唯有坚定改革开放的理想信念,让改革开放落地生根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辉煌。
(二)深化改革面临的新要求
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有新的形势和任务,这就对对改革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的不断进展,对改革开放也提出了新要求,一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进行转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大数据、绿色低碳、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2)有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国内外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的波动、主要经济体政策的调整、国际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的变动,都會不同程度地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要在更加开放和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互利共赢的机制。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愈演愈恶劣,更是给中国创新领域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快速发展的动力必须尽快转变到创新驱动上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相信中国改革之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主流,是规律所在,任何人不能逆转,虽然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注定还要经历更多的坎坷,但是,谁也阻挡不了我们腾飞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陈文通.改革开放年之基本经验[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6.
[2] 陆水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
[3] 高尚全.中国改革开放30年[J].中国改革,2008,12.
[4] 施芝鸿.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J].党建研究,2007,11.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11.
作者简介:郭婷(1992- ),女,河北石家庄人,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