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洁 高雅丽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和“城市更新”的建设热潮下,中国很多城乡社区引入社区营造的理念并开展实践。尤其在城乡存量发展的新形势下,社区自身以及社区营造的参与者正在积极地探索提升社区品质的策略,寻求社区可持续发展。在存量更新的语境下,社区营造正逐渐成为重要的社区发展方式,引起广泛关注。
广义的景观包括自然、经济以及文化景观。在现代哲学语境下,landscape,即“景观”一词既不代表风景本身,也不是自然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单纯表征,而是“心物合一的产物”[1]、以及人所感知到[2]的整体存在。景观突破地理学概念,逐渐拓展到文化、社会学[3]等领域,向整合人类生存的物质、心理、自然和文化维度发散;有研究表明,景观会影响环境生态、身体和心理健康、经济价值、邻里满意度、场所精神、集体记忆、身份认同、社区归属感等[4],故而,优质的景观对人类的福祉至关重要。由于“认知主体”会随时空变化,景观可以被解读为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现象[5],在时间维度上通过人地关系的更新调整,景观对象不断发生自身的自发性修复和认知主体关系的适应性调整所以,景观更新包含物质形式与观念形态两种维度。景观更新不是特指瞬时性的动作和结果,而作为进程性的概念,强调路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广义的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社区发展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欧美等国的“Not In My Backyard”等居民自组织环境保护运动[6]和日本的“Machi-zukkuri”造町运动[7]。1994年中国台湾地区提出“社区总体营造”,历经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的检验与完善,台湾社区营造逐渐发展成熟,成为过去十几年间台湾地区社区发展的主导模式。
在不同的发展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对社区营造的定义各有侧重,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将社区营造综合界定为:“为增强社区的规范、社区支持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做出的持续而全面的努力。”[8]日本建筑学会对社区营造的定义强调以社区活力与生活品质的提升为最终目标的人居环境的渐进式改善[9]。此外,社区营造模式也存在差异。例如,英国关注社会福利等议题,日本偏重“空间环境的改善与产业振兴”等议题[10]。但就社区营造的内容而言,主要是居住环境及其所附的“生活、历史、产业、文化与环境等多向度”[11]要素。
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视角对社区营造中社会网络、地方认同、赋权、物质空间等的“空间性”和“社会性”主体间的关系展开探讨[12]。社区营造可被解读为创造和经营“社会共同体”之间社会联系和在地联系的过程,是建立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发展过程。与景观更新一致,社区营造的显著特征是“过程”而非“终点”[13],具有进程性和可持续性,其本质是通过“造物”实现“塑人”的社区可持续发展进程[14]。
1 景观更新作为实现途径的社区营造路径探索Exploration on community building path with landscape renewal as an approach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通过《景观法》和景观行政团体开展景观社区营造[15]。宫崎清提出了社区营造可以从人、文、地、景、产”5个向度进行资源梳理与营造。曾光宗提出通过环境提升来促进民众关心环境视觉美感,推广环境美学[16]。景观更新对社区营造的实现作用逐渐被关注。
根据社区营造中“造物”与“造人”,即“塑人”的实现目标,同时基于景观更新中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更新的划分,将社区营造进程中的景观更新分为物质空间的更新与社会空间的更新2个层面。参见既有的景观更新的方法分类,物质空间层面的“造物”更新包括:1)基于生态环境因素的景观更新,通过小尺度、渐进式的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传递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理念,促进居民社会交往活力,如北京、上海及纽约的社区花园实践及始于纽约的口袋公园建设[17-18];2)基于历史文化因素的景观更新,通过社区景观的原真性营造保留集体记忆,重塑场所精神,发展社区文化,如“台湾生活美学运动计划”政策,以及中国大陆回迁社区、老龄化社区的景观营造等;3)基于经济因素的景观更新,将景观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激活地区经济,如台湾桃米村实践、四川明月村的生态农业转型建设[19]等。社会空间的更新,主要通过多元主体公共参与、参与式设计陪伴下的景观营造进程促进可持续的社区共治,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最终实现社区营造“塑人”的目标,如厄瓜多尔洛哈市蒂拉斯 科罗拉多(Tierras Coloradas)街区绿地[20]、美国高线公园及深圳大芬村等景观项目。
通过对研究现状及实践案例的总结可知,景观更新主要从美化人居环境、激活地区经济与传承地方文化、重塑地区向心力等方面对社区营造的实现进程产生作用。基于华盛顿马尔文 盖伊公园(Marvin Gaye Park)改造后对社区的促进作用,艾丽莎 罗森伯格(Elissa Rosenberg)指出通过景观修复后的可持续利用,将引出激发(社区)其他活动的可能性[21],从而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角得到的关注日益增长,并且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例如《欧洲景观公约》和《欧洲共同农业政策(2014—2020)》中,景观作为一种可能的新范式来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和谐地融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22]。与此同时,联合国《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一步对社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将强化社区营造的进程性的特征,并将环境、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的发展过程纳入评价范围[23]。综上,景观更新作为社区营造的途径,将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图1)。
本文作者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的景观更新为例,通过口述历史、入户访谈及图示分析的方法梳理其生态修复、人居景观重塑、生态文化景观活化的过程,并基于长期的田野跟踪调查回顾分析院前社成功从拆迁村转型成为“生态文化示范村”的内外动因。最后,应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标准,对以景观更新为途径的院前社社区营造成效进行客观评价,通过问卷定量分析,结合田野调查和对各类利益相关者典型代表进行深入访谈等定性手段,具体探讨景观更新对社区营造的促进作用。
2 院前社景象Scenes of the Yuanqianshe Community
3 院前社水系景观的变迁Changes of the water system of the Yuanqianshe Community
院前社是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下辖自然村。青礁村自宋代建村以来,以颜氏宗亲为主要支脉聚居繁衍,并在闽台一带影响深远。青礁村是闻名闽台的明代“开台王”颜思齐的故乡,也是闽台主要民间信仰“保生文化”的发源地。村内至今仍保留传统农耕民俗火把节、闽南传统美食面线等传统文化景观。
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青礁村已经快速转变为城郊乡村,并被城市新建道路细碎划分,下设7个自然村的关系逐渐淡化。院前社作为其中之一,总户数100余户,人口不足800人(图2)。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由于人居生态环境持续受到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的多重影响,院前社面临拆迁的命运。
院前社自宋代开垦以来形成了传统的闽南乡村风貌,呈现出闽南红砖大厝和稻田鱼塘和谐共处的典型南方稻作农业人居景观。改革开放以后,院前社的人居景观逐渐衰败。20世纪90年代,村庄周边大量兴起石材加工厂,其过度消耗地下水导致院前社水资源短缺,稻田鱼塘逐渐消失;工厂排放污水使井水浑浊污染、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健康。2012年厦门城市扩张,海沧区修建城市快速路马青路下穿隧道,切断了院前社与对面岐山上2处主要水源的联系。随着水网的断裂,人居景观空间进一步遭受严重破坏。尤其位于院前社中心的“大河角”池塘从最受村民欢迎的传统公共景观空间变成恶臭连连的一潭死水,往日村民在大河角浣衣聊天、纳凉议事、儿童戏水解暑的景象不复存在(图3)。2013年底,海沧区城市扩张,新的蓝图中,院前社被纳入拆迁征地范围,将建设港务区居住配套项目[24]。
2014年初,适逢全国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厦门市在同时期推行“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社区建设,这给正面临拆迁的院前社带来了转机。不愿意拆迁的院前社村民开始自主探索社区转型。总体而言,院前社的转型是以景观更新为主导的社区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石材厂和马青路的建设等带来的一连串负面影响,唤起了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2013年底,院前社被纳入拆迁征地范围的消息传来,几位青年村民带领村民从院前社最重要的水资源——“大河角”池塘的生态修复和历史场景重塑入手,展开了一系列人居景观修复的举措。村民们集体下塘清淤、抽干污水、砌垒水坝,并在村里老人回忆下上山寻找水源,重新发掘并疏通被马青路阻断的连接村内外水系的沟渠,向“大河角”成功引入了活水;又在“大河角”岸边规划景观步道、栽种绿植,恢复并优化了村民休闲议事的水岸空间,增添了宜人的景观环境。
“大河角”池塘的整治与修复唤醒了居民的集体意识和参与热情。在厦门市“美丽乡村 共同缔造”以奖代补的政策及村委会与乡贤的动员下,全体村民纷纷投入到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行动中。除了对各自宅前屋后进行清理、种植花卉草木来美化门前庭院,部分村民还同意退让院墙、拆除畜圈,甚至拆除工厂,用于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图4)。2015年初,因为院前社人居环境的突出改善,海沧区政府重新调整了发展规划,院前社得以暂时保留,这一结果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社区开始了更加主动而积极的发展探索。
在经历从“拆迁”到“保留”的过程中,村民们逐步意识到景观整治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社区文化景观空间更新利用的方式。2014年,青年村民和乡贤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来推动社区景观营建,当年就吸引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加入合作社、集资创业。发展近郊乡村生态体验农业、开辟城市儿童自然教育、打造特色传统文化教育等一系列以“耕读文化”为社区特色的社区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在合作社的引领下,村民们闲置的农田在村中老一辈种植能手的协助下开发为“城市菜地”,种植有机蔬菜和名贵中草药,后期又引入了凤梨园。生态农田与活水景观灌溉体系(图5)共同构建出生态观光农业景观系统(图6),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种植体验。
院前社的发展模式逐步获得村中老中青三代人的认可。村民们先后腾出闲置古厝并翻新利用,院前社文化景观空间被赋予新的活力。例如,古厝“大夫第”兼作国学讲堂和展厅;颜氏家庙被改造成幸福老人院和高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图7)。在弘扬耕读文化的基础上,院前社又结合农业种植与生态景观,拓展了儿童的自然教育(图8)。
4 院前社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活动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human settlement in Yuanqianshe Community
5 院前社自然灌溉景观系统Natural irrigation landscape system in Yuanqianshe Community
6 院前社生态农业景观系统Eco-agricultural landscape system in Yuanqianshe Community
7 院前社旧建筑活化:耕读文化景观系统Old building activation in Yuanqianshe Community: farmingreading culture landscape system
8 院前社自然教育景观系统Natural education landscape system in Yuanqianshe Community
在一系列景观更新实践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也逐渐参与到院前社的营造活动中,形成了村民、合作社、政府和学术团队等多元参与的社区培力模式。其中,合作社作为对外交流的主要媒介,政府和学术团队的介入给予社区重要的资源支持和方向引导。一方面,村中生态农业的发展吸引了台商入驻,并开设凤梨园、葡萄园等经济水果的种植项目,促进院前社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景观设计师李佩珍女士近5年的驻村“陪伴参与式设计”的影响下,院前社的“共同缔造”被持续注入新的活力,村内景观塑造与美化也获得专业指导。而院前社作为高校的科研教学和公益实践的校外基地,高校团队也对院前社的产业、文化、旅游规划和建筑活化方面都提出丰富的构想(图9)。2018年,院前社被评为“共同缔造示范村”。
院前社成功扭转命运并积极探索出一条从拆迁村到“生态文化示范村”的转型之路。从上述3个阶段可见,危机意识所引发的环境意识觉醒激发了村民们从人居景观空间重塑入手,通过社区文化景观空间更新利用和产业景观架构完善等一系列物质空间的更新,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多元参与的社区营造培力模式,推动了社会空间的更新。
结合前文景观更新对社区营造的实现作用分析,以景观更新为实现途径的社区营造,其评价标准将通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标准,即环境、经济文化及社会3个层面进行验证分析。评价机制将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展开。基于社区营造可持续发展标准,定量评价机制将通过问卷调查从人居环境、文化价值与经济、“塑人”与社会3个维度来衡量社区营造成效。人居环境维度通过自然环境和社区面貌改善来衡量;文化价值和经济维度通过经济效益、文化知识增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验证;“塑人”与社会维度通过身份肯定和自豪感加强、是否具有“主人翁精神”及公众参与的维度来评价;并辅以田野调查、开放式访谈等定性方法,对社区营造成效做出解析。以下是基于2016—2018年为期3年的实地考察、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对院前社以景观更新为途径的社区营造的成效评价(表1、2)。
在人居环境维度,通过景观更新,院前社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从定量分析的结果看,院前社的社区面貌和自然环境改善均得到积极的评价(表2)。这一点也可以从开放式访谈结果得到验证。有居民在访谈中表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重要空间节点的更新利用使得院前社的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对游客的访谈调查中发现,院前社景观更新所营造的优美宜人的人居景观是最大的旅游吸引点。
9 厦门大学参与院前社景观提升与社区活化实践Xiamen University participates in landscape improvement and community renewal in Yuanqianshe Community
10 2016年“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Reconstruction after Typhoon Moranti in 2016
表1 问卷调查样本统计Tab. 1 The questionnaire sample statistics
在文化价值与经济维度,院前社基于农业、文化等景观的更新利用,已经探索出利用景观拓展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表2),1/2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社区营造起到增长文化知识、传承文化遗产的作用。访谈中了解到,长期以来,院前社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教育活动,如再就业能力培训和养生保健;在实践参与中,居民们了解到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有受访者认为应该将社区内的建筑遗产进行修缮并再利用。在经济层面,院前社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但是一系列社区经济行为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作为社区营造的模范村,院前社吸引了政府资金支持和商家,如凤梨酥DIY手工作坊、台大兰园等闽台商家的入驻,并开发了以“闽台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产业。在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人认可这些产业发展能为自己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社区产业发展中获利最大的是合作社成员;靠近村口、资源丰富的第一大队获利程度普遍高于第二大队,这在对第二大队的居民入户访谈时得以印证。
院前社的社会情感伴随着多维度的景观更新进程逐渐加强。在人居景观更新过程中,为了共同维持村庄的整洁面貌,村民之间积极倡导“垃圾不落地”的社区公约,体现出村民们社区集体意识的加强;生态农业观光、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为村民转产就业树立信心,激发了社区内生力;在多元参与的过程中,村民日常生活的价值得到尊重,进而认同感和凝聚力得以加强,起到了“塑人”的作用。问卷结果也表明(表2),93%的受访者具备“主人翁精神”,认为社区营造与自己有关,并积极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动。对于还没有参与其中的受访者,绝大多数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参与其中。87%的受访者表示以身为院前人而自豪,而且,1/3的受访者是因为院前社开展社区营造而返乡的,这一事实也印证社区营造加深了社区认同。在3年的跟踪调查中,突发事件更从侧面证明院前社具有很强的社区凝聚力,例如,2016年9月特大台风“莫兰蒂”席卷厦门时,院前社村民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将台风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台风过境后,村民们通力合作、迅速完成家园重建工作(图10)。
基于以上3个维度的总体评价,98%的受访者认为以景观更新为主导手段的社区营造有积极的影响(表2)。院前社的景观更新进程展现了社区更新的同时实现人的更新,实现了社区营造过程中“造物”与“塑人”并行之目的。
实践证明,院前社以景观更新为实现途径的社区营造方式是较为成功的,其经验方法值得总结学习。院前社的景观更新方法呈现出多元整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院前社的景观更新过程构成层级完整的景观更新体系:1)人居景观环境的修复;2)生态文化景观引导下社区文化、经济空间的赋能;3)承载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会空间的更新。通过多维复合的景观系统更新体系,一方面,社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永续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提升,社区发展定位、实施策略、营造组织逐渐明晰;另一方面,社区在地感加强,社区关系更新。
在社区营造的进程中,院前社村民作为在地主体,不仅是成长的核心,也是被“营造”的对象。以居民为核心的社区培力的更新进程将助力在地化发展并培育社区自主力量。在营造过程中,充分利用紧密的宗亲关系,最大化激发村民们的主人翁精神,凝聚力量;村民们对社区的认同感、自豪感逐渐增强。主观能动性的培育又推动村民们对家乡建设的进一步探索。
在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合力的发展背景下,社区营造不仅要激发当地居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应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的更新模式。院前社构建了居民主导、多元参与的“陪伴式”更新模式:1)村民为决策主体;2)驻村设计师“陪伴式”引导;3)政府、企业和学术团体等多元主体参与。可见,多元参与下,院前社与政府及“第三方”的互动与“陪伴”为社区营造注入新的力量,促进社区永续发展。
表2 院前社社区营造成效评价Tab.2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Yuanqianshe Community Building
值得一提的是,存量规划的发展背景、“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地方政策,及“以奖代补”的机制激发了社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院前社社区营造的外部助推力;海峡两岸的文化与学术交流也为院前社的社区营造添砖加瓦;院前社在地组织“济生缘合作社”成为了社区与外界互动的桥梁。虽然院前社经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基于社区特质进行多元整合的更新方法仍有借鉴之处。
本文作者通过院前社景观更新的案例探讨社区营造从“造物”到“塑人”的进程。伴随着多维度的景观更新进程和一系列的协商互动与培力过程,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加强,产生了居民主导的内生动力;结合一系列景观更新实践中多元参与模式所带来的外部推力,共同促进人地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更新与重塑,以景观更新为路径的社区营造带来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景观更新无疑可以成为社区营造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支撑该结论的案例样本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中扩大,院前社作为宗亲为主的近郊乡村,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城市社区和非宗亲乡村等社区案例有待补充,并应通过横向比较,总结景观更新途径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实现策略,以期推广到更多的社区营造实践中。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3由作者绘制;图2、4、8由院前社济生缘合作社拍摄;图5、6由作者拍摄;图7由厦大乡建社拍摄;图9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15“TEAM20海峡两岸建筑新人奖”获奖作品;图10由驻院前社驻村设计师李佩珍拍摄;表1~2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