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和
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感到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要使人们高尚起来。
—亨德尔
这是一句我国作曲家陆在易老师经常提到的话。
陆在易,1943年生于浙江余姚,1955年经贺绿汀先生指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1967年毕业于该院作曲系本科。曾任上海乐团团长,《上海歌声》杂志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副主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等职。现为“中国音协”“上海音协”顾问。
陆在易老师的代表作有: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交响音画《睡莲》、管弦乐《夜林酣舞》、混声合唱与乐队《雨后彩虹》、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望乡词》《桥·家·盼》《祖国,慈祥的母亲》及影视配乐《上海的早晨》等。①
笔者初识陆在易老师的作品是在声乐歌剧系的教学中,多年来几乎每一位学生(从入学考试到研究生毕业音乐会)都会演唱他的艺术歌曲。可以说他的曲目,我每年都在不断地演奏。若论我国当代艺术歌曲中,舞台次演出数最多、受喜爱程度最深的,陆在易老师的作品是数一数二的。
2018年,在确定了写作陆在易老师的艺术歌曲之后,我意外地找到了《音符外的话—陆在易音乐文集》这本书(2018年出版)。在阅读此书时,一位对国家、对民族饱含深情,对艺术、对文化一丝不苟而又真诚的音乐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虽然已经有过十几年的演奏陆老师艺术歌曲的经历,但是在读过这些文字后再去理解作曲家写下来的那些音符,我对他的音乐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陆老师的书中,有一篇《追求动听、追求个性、追求感人—谈我的艺术歌曲创作》的文章,里面剖析了《桥·家·盼》和《望乡词》,之后又说道:“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简单剖析以上几个作品。其实,在我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我爱这土地》最花费我心血,也最有艺术价值,它应单独讲一课,因此我就干脆不讲了。”②当我读到这里时,内心是崩溃的。可以说,《我爱这土地》是我在所有中国艺术歌曲中花时间最多的一首。关于这首歌,我心中有成千上万个疑问,但这篇文章对作品的剖析偏偏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我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遗憾!于是我心中有了去见陆老师本人的想法,很多问题我想只有在和他直接沟通之后,才能有答案。非常幸运的是,陆在易老师接受了我的拜访,耐心并毫无保留地解答了我的各种问题。
在此次与陆老师的访谈中,我着重问了《我爱这土地》和《望乡词》这两首艺术歌曲,而这两首作品,也是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迄今为止分量最重的。本文将重点介绍《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老师用《我爱这土地》作为艺术歌曲集的名字,可见此曲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之重。从钢琴演奏者的角度来说,《我爱这土地》是至今为止我弹过的技巧最难、篇幅最长的中国艺术歌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首会让人深爱的,不断呼唤着中华儿女赤子之心的艺术歌曲,因为它饱含了民族深情,这种深情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而作曲家,将这样的深情经过无数次提炼、推敲,最终化成了音符。
关于《我爱这土地》的具体创作过程,陆老师给了我他自己的注释:作品酝酿构思于1996至1999年间,初稿成谱于1999年4月23日子夜。后对钢琴部分曾进行过长时间的反复推敲修改,主要有以下几次:2000年9至10月,2001年8月底至9月,2001年9月上旬及中旬(移成降E调)。
关于此曲的由来是这样的:有一位中国台湾合唱团的负责人,在听了陆老师的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之后,希望能够将此曲作为继《黄河大合唱》之后的第二部作品在中国台湾推广。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未能达成。然而这位负责人对陆老师钦佩有加,认为能够认识这样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是何其地幸运,于是想要约稿一首合唱音乐会的主题曲,并在写给陆老师的信中附上了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先生的这首诗作于1938年11月17日,我试着在网络上寻找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件,摘录其中一些如下:
2月——南京大屠杀。
3月——滕县沦陷。
3月——日本傀儡政权成立。
4月——台儿庄告捷。
4月——由李宗仁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经过第五战区广大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胜利。
5月——厦门沦陷。
5月——合肥沦陷。
5月——徐州沦陷。
6月——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黄河人为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6月——蒋介石下令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阻挡日军南下,造成黄河改道。决堤后的黄河水一方面的确起到了迟滞日军南下进程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成豫、皖、苏三省人民的灾难。有资料统计,1938年6月9日夜,黄河花园口大堤正式决堤,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共计44市/县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
6月—安庆沦陷,武汉会战拉开帷幕。
7月——庐山保卫战爆发。
10月——八女投江。
10月——广州沦陷。
10月——蒋介石下令放弃武汉。
10月——武汉沦陷。
12月——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
中国沿海的南京、上海、广州、海口、香港等港口城市相继沦陷,海上交通基本被切断……
可想而知,诗人当时所看到的中华大地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在可能要失去中国母亲的时刻,诗人把他所感受到的,对这片土地所遭受的创伤的心痛和爱全部融化在了短短的十行诗中。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陆老师会在“改革开放”之后,在21世纪之初这样的和平年代,选择了创作于1938年的诗作为歌词?但研究过陆老师作品的人都知道,陆老师的创作中出现最多的主题是对祖国母亲的爱,从第一首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开始,到《望乡词》,再到《我爱这土地》,这三首歌曲虽然在写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变化,但不变的是对这样一种大爱的描写。
“我与这首诗相见恨晚,实在太被打动。我觉得诗人爱国之情最深,写得最好、最动人,没有任何做作之处,只有拳拳赤子之心。”在看完此诗之后,陆老师即刻在信上写下了第一句旋律。而之后的创作过程,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此首歌曲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不断涌动的音流、纵情歌唱的前奏、吟唱性的、梦幻般的段落、思潮澎湃的间奏、关键的转调、最后的高潮(引吭高歌)及尾奏,是同时出现的。在我写作的时候,会从总体着眼,捕捉到之后,作品的各个结构地位中的东西都会强烈显现在眼前。然后在落实的过程中不能忘了最初的感情冲动,不断地寻找写作手法。”这首歌的写作时间很长(从酝酿到定稿足足有六年),但是在作曲家拿到这首歌词的最初,就已经有了对音响效果的完整的概念,仿佛一开始就能够“看”见,或者说心中已有了这首歌的轮廓,然后再运用具体的、理性的写作手法,逐步推敲,将作品从雏形开始逐渐雕琢,让它慢慢接近最初所感受到的情感的表达。
在练习此曲伴奏之初,我就被左手快速连续的音符所困扰(见例1),这些音符有时是琶音,有时是密集的音群,在歌曲的开始到第一次的“然后我死了”(第1至40小节)多为六连音,而转调之后(第63至72小节)则出现了五连音、七连音及三十二分音符。我试图寻找其中的规律,却没有找到,这些音符在不断地变化,仿佛永远无法被梳理清楚。我试着用变节
例1奏的方法、以各种速度练习,但是结果仅仅达到“熟练”,好像是死记硬背,对于它们想说什么、表达什么,却无从知晓。我心中疑惑:难道是陆老师随机写下了这些音符?这些音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一些演出中,我听到有些钢琴家将左手部分作了不少省略、修改,有的加上大量的踏板,将这些音符一带而过。但是这样的处理听起来总是让人感觉到异样,在音乐上难以让人信服。终于,在见到了陆老师之后,对于这个困扰了我数年的问题,他给出了答案:“这些快速的、不断涌动的音流意味着此作品是极其有起伏的,象征着心潮澎湃,是此曲非常重要的元素。人们常常称之为琶音,但是其实这些音符具有旋律性,它们随着曲调在改变和声,但不能只听见和声,因此这些音符要弹得有颗粒性、清晰而不失连贯。这些音符当中还有隐伏的声部,形成了更多的关系与层次。例如第31小节(见例2)右手的re、do、mi、re和旋律相呼应。这些音我写得很辛苦,写了很久,既要符合音乐的发展,又要符合钢琴演奏技巧。我一直在寻找最好、最合适的音,这些音有的揪心、有的有张力、有的向前推动、有的不可抑制……”听完陆老师的这些话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这些音符,了解它们因何而来:这些音符的规律就在与声乐旋律的密切结合中,钢琴部分和歌唱部分是有机结合的、不可剥离的统一体(参考之前写到的创作过程,此曲中重要的元素是同时出现的)。它们不间断的、充满着无穷变化的音乐线条表现歌曲“充满起伏”的特征。和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一样,笔者还是强烈建议钢琴演奏者“边弹边唱”,将歌者的旋律熟记于心,深入体会什么是“不可剥离的统一体”,如此一来就能够充分理解并自然地弹奏这些涌动的音符。
例2
让我们回到前奏部分。“前奏有一种类似于新疆的感觉”(在听到这句话时,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这里的新疆不是说新疆音乐的那种风格,而是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新疆人的‘纵情歌唱’”(原来是指在新疆那样地域宽广、风景壮丽的地方,人们无拘无束的情感表达)。“一开始的四个音是需要更多空间的,是一种类似于‘撑住’的感觉,尤其是第四个音,不能太短”,“不要被拍子所束缚,可以说从第2小节起才开始‘上板’”(见例3)。作曲家在右手的一部分音及左手第2小节的第一个音上面写上了保持音记号,因此除了re、re、do、re,re、re、mi、re这几个音要强调之外,后面的连续下行八度也不应该弹得太快,对于那些八度技巧很好的钢琴家来说,要克制住自己炫技的冲动,尊重谱面的记号。在前奏的结尾处,笔者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歌者忽略第9小节的自由延长记号,几乎在第8小节结束时就匆匆开始,这样一来显然就使作曲家设想的音响紧缩,打断了尽情表达、空间宽广的前奏。
例3
曲子的开头是f力度,演唱开始时则是mf,陆老师将原诗中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加以重复,注意“‘歌唱’前面不要呼吸,应该是完整的一句”。之后的“土地”“河流”“风”则是层层递进,到“黎明时”退回mp。从第41小节起,进入了另一种速度,这一段的速度标记是“比前稍慢,稍自由”,但后一段同样的歌词处(第96小节起)则写了Adagio ad lib.,显然,这两段在速度及表现上都是有所不同的,后一段应该更慢。这两段被不少人总结为“宣叙调”,但是陆老师告诉我:“这里其实是借鉴外国歌剧宣叙调和民族戏曲中的‘吟唱’相结合,这两段处理要非常细腻,歌者和钢琴的两者配合表现律动很重要。”笔者认为,将其简单归类为“宣叙调”是不够确切的,像这样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既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元素,也有很深的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特有的形式和风格,而不仅仅是我们所认识的西方歌剧中的宣叙调。在这里,波音和柱式和弦所起到的作用远不是铺垫和声那么简单,如果钢琴演奏者的情感起伏没有和音乐同步,只是在这里忽然“闲下来”的话,就会将此处弹得空洞无比,而歌者则失去了强有力的情感支撑、色彩铺垫。之前的过渡(第39、40小节)也很重要,可以说,这里看似逐渐安静,却走向了内心更深处,看似有些静止,但是隐藏了更大的张力,引出了之后的爆发式的间奏。陆老师提道:“第47至48小节这里有一个常见问题—和弦重音往往出来得太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提出了问题,问号之后在等待回答,而后自己回答‘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停留的时间不够的话则破坏了疑问的语气。”由此可见,陆老师所写的“紧凑而果断”就像它所标明的位置一样,是在第48小节上(不能提前),和弦一落下“因为”也马上进入,没有犹豫。歌者和钢琴演奏者应该经过反复沟通与磨合,才能达到音乐上的高度默契,形成有机整体。
间奏是“思潮澎湃地”,全曲最强处是在间奏部分(第58小节,见例4),在间奏中,钢琴演奏者从伴奏、合奏的状态转换为独奏,需要身体、情感能量的巨大爆发。前奏的音型在这里得到发展,从大调变为了小调。第56小节的不协和和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从这里起每个和弦上都有重音记号,而第57小节的最后两个和弦除了重音记号还有保持音记号,之后的a tempo più mosso不应该快太多,从如此强烈的情感爆发到下一段,这几小节起到的不仅仅是过渡作用,而是有着预示,它让我想起了之前的“林间温柔的黎明”。
例4
从降G调转到A调是一个色彩上的巨大变化,“是另一个天地”。因此在减缩版里,暴风骤雨般的间奏、神奇的转调都没有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缺憾,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完整版才是这首歌真正的模样。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是转调之后钢琴右手部分的音符,尤其是第63小节的八度音,用钢琴高音区的晶莹色彩来体现“幻想般”的音乐情境。
第73小节起,钢琴部分出现了新的伴奏音型,这里的情绪是“永远向前的”。第二段的“然后我死了”要唱得非常感人。两段相比,第一段是从正拍开始,而第二段则是第三拍。笔者发现,有不少人将深沉的“深”字唱的太短,这个字本来的时值有两拍,再加上渐慢,应该长于两拍,如果唱成一拍就会显得不那么深沉了……
陆老师还提到,有的人将尾奏第113小节的降D音改成和前奏一样的降C音,认为这里可能是写错或者印错(见例5),但是“这个音很重要,有深厚的寓意,前奏中半音进行的悲剧性很强,而尾奏则是通过这个音透出一点光明,如果弹得和前奏一样会显得音乐停滞了,感情没有得到发展”,“人们对此作品分析得实在不够,不可以改一个音的。这首歌的每一个部位都有意义在里面,每一个音都是有讲究的,都经过反复推敲,构成完整作品的不可更改的组成部分,我可谓是用心良苦,如果去改动,则偏离了我的本意”。
例5
在“引吭高歌地”高潮部分之后,尾奏是“宽广、充分地”,音乐还在继续,还有未尽之言,尾奏和前奏得到呼应,但同时变化和发展,除了上述的音以外,左手从六连音变成了十六分音符,第112小节和第1小节相比多了一拍,第四个音更长,后面两个音从三十二分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通过对细节的研究、分析和比较,我们更加理解什么是“宽广、充分地”,不能将尾奏处理得如电闪雷鸣般轰隆隆地呼啸而过,而是再一次纵情歌唱,这一次更加肯定、更加心怀希冀、更加辽阔。
在不少演出场合中,人们往往在歌者的高音带来的强烈震撼之后忍不住鼓掌,忘记了后面的尾奏,造成钢琴演奏者只能匆匆收场,有时还要在歌者气息用完之前把全部音符匆匆弹完……但是这样一首宏大的艺术歌曲,并不是结束在歌者的高音上,而是由钢琴来结束全部的音乐,尾奏部分和之前所有的部分同等重要,如果不能充分演奏,让情感表达有始有终,对全曲的影响之大几乎可以说是功败垂成了!
陆老师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这首歌不能写成合唱音乐会的主题曲,因为这样的主题曲要求篇幅较小,而这首短诗最终却被他写成了大歌,但无论如何他都很感激那位合唱团负责人将这首诗介绍给他。
这首艺术歌曲是陆老师长期积累的感情的宣泄。之所以有这样的杰作产生,我想是因为两位杰出艺术家在灵魂深处超越时空的共鸣带来的情感迸发,是因为他们都对这片土地爱得那样深沉!作曲家经过多年的情感的积蓄、技术手法的积累,在遇到这首诗之后终于产生了最美、最绚烂的灵感火花,而这火花还在不断点燃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陆在易老师的艺术歌曲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只有八首,但其实目前创作数量远不止这些。由于他对于艺术一贯的认真态度及对自己极度的苛刻,他希望每一首作品都与之前的截然不同,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因此只有他认为具有鲜明特色、具有真正艺术价值、有可能被经久传唱的作品才能够被出版(在此透露一下,陆老师的新艺术歌曲集将会在今年出版,此版会增加两首歌曲,并且附上音频)。
在我问陆老师的问题里,第一个就是:“为什么您会把艺术歌曲作为创作的主要领域之一?”他的回答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会喜爱艺术歌曲创作?其实最初是无意识的,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对于心目中的‘艺术品格’的追求……我对歌词非常挑剔,每一首都必须是文学性很强、具有深刻内涵的……一个人的音乐创作其实也是不断自我鉴别的过程。我的艺术歌曲创作就像书里写的‘追求动听、追求个性、追求感人’,并且,我追求雅俗共赏,希望能以好的艺术审美出发,写出让更多人喜爱的作品。”
其实大家都知道,流行范围最广、最容易被人接受的音乐形式通常不是艺术歌曲。在这个领域中,作曲家要对文学作品有很强的鉴赏力,要有对人声及钢琴的足够了解和精湛的作曲技巧,要有大量的时间专注于歌曲创作,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作品未必能够产生最大的实际利益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陆在易老师在这个快节奏的、追求快速将利益最大化的时代里,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品格,正如他书里所说:“综观我的创作,我从不写应景作品,绝不想急功近利,绝不搞投机取巧,也绝不随波逐流。这在当今社会,绝对是吃亏的,但我不想改变。”③多年来,他在艺术歌曲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将西方的写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合,不仅仅留下了美好动人、脍炙人口的旋律,更在钢琴部分不断创新,让歌词、旋律、钢琴完美结合,将中国艺术歌曲提升到了又一崭新高度。这些饱含深情的作品,是一股能够穿透庸俗和浮躁的清泉,让多少音乐工作者、音乐学子、音乐爱好者从中找到了共鸣,体验到高尚的情感。陆老师对艺术始终怀有一颗虔诚之心,将自己的身心、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艺术创作事业,并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我们深信,这些作品必将被历史铭记!
注 释:
①陆在易著,《音符外的话—陆在易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封底。
②同注①,第82页。
③同注①,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