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时代的科普出版探索
——以“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为例

2019-11-30 07:32
科技传播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普图书科学

江 雷

2018 年3 月,国务院印发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1],表明我国为解决世界性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的决心,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步入大科学时代的快车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科学装置作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核心,它已成为现代科学突破的一项必要条件。自20 世纪90 年代起,越来越多的重大发现是来自大科学装置的贡献。2019 年4 月10 日发布的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就是分布在全球不同位置的8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观测的结果,这类射电望远镜就是大科学装置。目前我国已经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时间标准发布、遥感、地质、海洋、生态、生物资源、能源和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投入巨资建造了相应的大科学装置[2]。

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热火朝天不同,我国的大科学装置科普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较为成功的形式值得借鉴[3]。大科学装置作为重要的科技资源,其科普功能尚未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4]。大科学装置的科普缺位,不仅影响科学前沿知识的大众传播,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了大科学装置的利用效率。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科技资源在科普中的作用,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使其在增强公民科技意识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以及更好地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5]。在2014 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6],旨在深入挖掘这些科技资源的潜力,提高大科学装置的利用效率及共享水平。

有研究者认为,要实现大科学装置的科普功能,首先要结合具体环境实现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的转化;其次,要采取策略,吸引媒体关注,争取多领域合作,科学家参与科普,设立公众参与区[7]。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是科普信息化条件下开展科普工作的新内容、新任务、新使命,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科普教育功能的时代需求[8]。要进一步将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打开人们了解“国之重器”的大门,科普图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和手段。综观我国图书市场,与大科学装置相关的图书绝大部分为学术专著,科普作品仍然十分匮乏。“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简称“出版工程”)作为大科学科普领域一次有益的尝试,是近年来的代表作品。本研究试以该出版工程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模式,来探讨大科学时代下的科普出版实践,以期为今后大科学科普创作与出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图书科普特色鲜明

1.1 定位精准明确

出版工程的定位为面向16 岁以上人群,以传播我国大科学装置相关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科普读物,其内容的组织既重视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又体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从每种图书书名的结构可以非常直观看出出版方和作者为该出版工程定下的科普基调。如《人造太阳——EAST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书名形象生动地概括相关大科学装置的主要用途,而副书名则为该大科学装置的具体名称。

1.2 作者队伍权威

出版工程每册图书均由我国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担纲编写,他们有的是蜚声国际的科学大家,有的是初露头角的科研新锐,有的是风华正茂的“海归”人才。他们治学态度严谨,理论知识深厚,跨学科研究视野广阔,且都直接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与运行的科研工作。这些科学工作者对大科学装置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情感。他们以科研的态度去对待科普图书创作,不仅确保了图书的科学性,而且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工作者对科普的拳拳赤子之心。

1.3 内容系统全面

中国科学院是承担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目前已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共有17个,在建大科学装置6 个[9]。出版工程全面介绍了其中已投入运行的14 个大科学装置中,主要涉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天文、海洋、生物资源、能源和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并且覆盖了三大类大科学装置:

一是特定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建设的专用研究设施,如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

二是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服务的,具有强大支持能力的公共实验设施,如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等;

三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的公益科技设施,如长短波授时系统、“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等。

1.4 写作路径清晰

作者在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以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及其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我国大科学装置是什么、研究什么、其中的科学原理、取得怎样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等内容,同时介绍相关的学科背景知识,作者在字里行间还加入了一些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科研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感受与思考等。作者通过第一手资料,创新地将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既考虑到没有具体学科背景读者的接受度,也兼顾到进阶读者的阅读需求。

1.5 表现形式创新

出版工程每册书的页面图文比例接近1 比1,大量精美图片的加入使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大科学装置。更为重要的是,出版工程融合了新媒体传播方式,在书中植入视频素材,把深奥难懂的科学原理、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大科学装置的全貌尽可能形式多样地呈现到读者面前。例如,当书中提到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时,在相应位置加入QR码,链接相关云视频,读者可利用智能手机等终端扫码,随时随地进行观看。视频画面精美,紧扣知识点。而且凭借这样的云端技术,可实现科学知识的更大范围传播与共享,为今后科普融合出版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此外,出版工程的装帧设计别出心裁,且与主题紧密呼应。封面以计算机分形图作为主要的视觉元素,极具视觉冲击力,而且巧妙地切合了对应的大科学装置,彰显了图书的科技感。内文全彩印制,版式灵活多样,图片与文字错落有致,轻巧灵动,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科普出版意义重大

出版工程的推出填补了出版领域的相关空白,这既是一次中国原创科普作品的高水平展示,也是一次引领科普出版风向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与价值。

第一,反映我国大科学装置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深入阐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充分展示了我国科技实力及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二,对提高大科学装置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有助于唤起社会大众对尖端科学的兴趣,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为青少年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为学科人才的积累打下基础。

第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对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3 营销与科研资源紧密结合

出版工程这类科普作品的营销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渠道的推广,二是紧跟热点的专题活动。传统渠道推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书展、图书订货会等组织图书首发式、读者见面会等活动。例如,在2018 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办了主题科普暨新书发布活动,邀到请中科院专家分享大科学装置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大科学科普的意义。另一方面,在主流媒体、尤其是科学领域的媒体发表书讯、书评,对出版工程进行深度品读。例如,2016 年10 月在《光明日报》刊发书讯,同年11 月在《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做专题报道等。

专题活动的形式多样,可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或社会热点,灵活安排。例如,针对现象级科学大讨论——“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建大型粒子对撞机”这一热点,出版社邀请《探索微世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作者——王贻芳院士开展科普讲座,为社会公众科普建设大科学装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又如,每年5 月的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走进中国科学院的各个院所参观,利用这个活动举行作者签售,既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又让读者近距离感受科研的魅力。

4 科普出版效益显著

一套相对成熟的科普出版物,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往往是相统一的。出版工程推出短短数年已多次重印,前期推出的第一辑已更新到第二版。出版工程推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浙江树人出版奖等、中国科普作协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浙江科协科普作品特别优秀奖等奖项。该工程在出版“走出去”方面也有不俗表现,入选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国家级规划,并获得国际主流出版机构的关注,德国德古意特出版集团、俄罗斯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印度尼西亚博罗布杜出版公司等已确定引进翻译为相应的语种。当前,该工程第一辑的英文版已进入西方主流市场,在展示我国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普出版的国际影响力。

5 结语

作为一次科普出版的崭新尝试,出版工程虽然基本满足了当下人们对于大科学知识的渴求,极大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出版空白,但是仍然存在提高的空间。

第一,科学性与趣味性难以每册兼顾,由于大科学装置的类型众多,涉及学科广泛,在没有任何成功先例的情况下,要保证创作出来的每册书都可读性强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

第二,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大科学装置科普资源未能有机结合进来。

第三,阅读门槛设置偏高,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结构。

第四,读者参与度不够,知识传播方式单一,与读者之间缺乏足够的反馈与活动。

第五,时效性不足,未能涵盖在建或即将运行的大科学装置。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大科学科普出版工作中,需要打破固有的出版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根据大科学装置的学科归属来策划天文、物理、生物等专题类图书,或者按已运行和在建大科学装置来策划相应的选题;同时,要深化读者群体划分,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有的放矢推出细分品种,例如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图解大科学知识”、面向数字阅读用户的“数读大科学装置”;充分调动各种科普资源优势,打造全方位立体的科普出版,在图书中加入VR/AR 等最新的技术,开发如大科学装置模型、实验包等科普配套产品,让读者可以从积极主动的体验当中获取大科学的相关知识。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关乎大众的科技文化素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普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的面世,不仅使社会公众对我国的大科学装置有了更多的认知,也使科研人员对科学传播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成为科研人员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道桥梁。每个人对于科普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而积极的探索、有益的尝试、大胆的创新值得被肯定与鼓励。作为一套抛砖引玉式的科普作品,出版工程重新定义了大科学时代下的科普出版,它为未来的大科学科普图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大科学时代,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必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大科学科普作品,让科普出版事业百花齐放。

猜你喜欢
科普图书科学
图书推荐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