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立医院安保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9-11-30 01:54:22刘运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3期
关键词:保卫工作安保预案

刘运

二级公立医院安保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刘运

(句容市人民医院保卫科,江苏 镇江 212400)

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具有成因多样性、传播广泛性、危害复杂性以及治理综合性等特点,其一旦发生,往往会严重危害医院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及人身安全,且会影响医院声誉与公信力。作为二级公立医院,在面对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之时,应当具备有效的应急管理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件的蔓延,将事件危害降到最低。主要针对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优化管理策略,希望有助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二级公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医患关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未来发展是否持续稳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但现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趋于紧张。针对目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往往容易发生伤医、辱医、治安群体性事件,这些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一旦出现,便会影响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制订科学、有效的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策略,并要对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优化管理,以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目前,二级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伤医、辱医、治安群体性事件,如患者或其家属由于医疗问题而对医务人员实施谩骂、殴打、威胁等行为,或将遗体、棺木摆放在医院门口等,对医院正常运行秩序、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等均带来了严重危害。

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的出现,主要原因包括:①医疗体制不够健全;②对已经存在的医患纠纷,医院相关部门未足够重视、未进行有效调节;③法制普及未深入群众;④社会综合因素。除此之外,在解决医疗纠纷时,也容易出现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如果走法律程序,医务人员的胜诉率要高于患者或/及其家属,处理结果患者或/及其家属难以接受,便容易出现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同时,短时间内医患纠纷往往难以解决,患者或其家属不愿等、等不起或赔偿少时,常无法控制情绪,采取非法手段解决,进而发生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

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医院的运行秩序、维护医院安全,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是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二级公立医院在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仍旧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具体包括:①医院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二级公立医院更加注重的是追求医疗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安保建设是以维护医院秩序、维护医院安全为目的而开展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安保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部署各项工作的时候,提出了维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安全保卫工作,但实际上却不够重视,导致安全保卫工作效果不佳。同时,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并非时时都会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一旦长时间没有发生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部门、人员很容易变得松弛、懈怠。②经费投入不足。二级公立医院通常设有安保部门,但安保部门不能为医院创收,所以医院往往也不会给安保部门投入过多的经费,导致安保人数不足,安保人员多集中在门岗、停车场等场所,医疗场所安保人员较少,一旦出现紧急事件,无法及时处理。③人员素质不高。二级公立医院应对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决策能力,但就现状来看,中国多数二级公立医院都十分缺乏高素质的应急管理人才,现有的应急管理人员在知识和经验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并且人员结构也不够合理。

2 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策略

2.1 医院领导重视

二级公立医院中,安全保卫并非临床一线岗位,一些领导不够重视。但实际上与其他行政部门一样,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部位也肩负着为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的重要任务。随着医院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医院也在逐渐壮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安全保卫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他们的薪酬、社会地位依然处于最底层,便会挫伤其工作积极性。一旦医院发生暴力伤医、辱医、治安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便会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作积极性。

基于此,院领导应将安全保卫工作提升至科学管理的高度,并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并组建安全专班,实施各级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度,从而使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医院应当提高对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率先垂范,加强对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以使院内自上而下形成一股应急氛围,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当中。增强各级领导的重视,是确保安全保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2.2 建立应急预案

为了加快推进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当尽快修订相关应急预案,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预案内容。安保部门应制订应急方案,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动小组,并建立健全的执勤制度,加强院内巡查,准备充足的救援物品、加强安保人员训练,一旦紧急事件发生,则可立即实施救援,避免救援不及时而导致的医患伤亡。

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提高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基础,医院只有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够保证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了增强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应当采取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模式,以免在发生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时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医院还要组织各科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演练,根据不同科室的不同专业特点来进行不同的演练,以提高各科室的应急处置能力。

2.3 健全领导组织

二级公立医院应当把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紧抓,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指挥长,实施领导责任制。还要组建专业处置队伍,当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按照规范处置程序来处理各项问题,自上而下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只有健全领导组织,完善应急指挥体系,严格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工作职责,细化人员分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纰漏,才能够为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

2.4 强化队伍建设

作为二级公立医院,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以随时备战。而为了组建高素质的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医院必须强化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实战演练活动,增强其安全意识。其次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人员满意度,从而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二级公立医院对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及时制止扰乱医院的不法行为,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频发,提高二级公立医院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是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二级公立医院在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存在重视度不高、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为此,作为二级公立医院,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应急预案、健全领导组织、强化队伍建设的策略,以实现安全保卫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

[1]谭琳琳,郝向阳.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智慧健康,2018,4(4):23-25.

[2]黄桂梅.广西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7.

[3]吕冬艳.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4):65-69.

[4]程实.长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间横向协调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5]张晔.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6]温晓燕.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的策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33-35.

R197.3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3.034

2095-6835(2019)23-0080-02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保卫工作安保预案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中军军弘集团秦皇岛安保公司 以党建为统领 打造“军”字品牌安保企业
公民与法治(2022年6期)2022-07-26 06:16:42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思考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08
上海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经验谈(英文)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传媒评论(2017年9期)2017-12-20 08:08:01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中国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紧急预案
“猴”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