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雅清 王悦蓉
【摘要】肖邦,浪漫主义时期的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的音乐风格与众多音乐体裁相结合,使这些体裁都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夜曲是最能体现他“钢琴诗人”体裁, 虽然夜曲并不是肖邦创作的重点,但是夜曲这一体裁却由他发展到巅峰。本文选例《升c小调夜曲》,通过对作品的曲式分析、创作特点分析等方面以及笔者自身的实践感受来对其音乐风格进行研究,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希望对在未来的学习和演奏中更为准确的把握肖邦夜曲的艺术风格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肖邦;夜曲;《升c小调夜曲》;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夜曲的由来与发展
夜曲,起源于十八世纪英国天主教会的夜间祷告,之后逐渐发展为游吟歌手傍晚时在房屋门窗外轻唱,向主人表达诚挚的音乐问候。18世纪后逐渐成为在欧洲贵族沙龙里流行的一种器乐合奏的小夜曲,直到19世纪初,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菲尔德受到18世纪感伤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创作了一种富有歌唱性和诗意的钢琴曲体裁,速度一般较为缓慢,采用琶音式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他将这种体裁称为夜曲。[1]尽管菲尔德对夜曲这种体裁的开创做了贡献,但是菲尔德的作品多较为短小,内涵不够深刻。19世纪以后,夜曲得到了发展。在当时的文化艺术界,受文艺复兴感伤主义思潮的影响,反映在艺术作品、音乐作品中则是寂静的夜晚、朦胧的夜空引起的借景抒情的惆怅,由于肖邦内向和伤感的性格,所以他在创作中运用了夜曲这种体裁并将这种题材发挥到极致。[2]
二、肖邦《升c小调夜曲》
(一)创作背景
肖邦,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3]他所作的夜曲根据风格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类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初期——华沙时期创作的作品,创作风格受菲尔德的影响,右手的旋律不断歌唱,左手采用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例如《e小调夜曲》《降b小调夜曲》;第二类作品是肖邦经历民族起义失败、祖国沦陷的悲痛后所作,在该阶段的创作中,肖邦打破了菲尔德传统夜曲的束缚,加入了戏剧性的对比,使肖邦夜曲的艺术表现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肖邦在创作中突破了之前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使伴奏更富有旋律性,多声部的加入也使作品更具有层次。例如《F大调夜曲》《g小调夜曲》;第三类是1841—1846之间所作,是肖邦创作的鼎盛时期,肖邦将爱国主义的激情以及英雄主义加入作品中,戏剧性对比强烈,创作构思宏大,赋予夜曲新的内涵,例如《c小调夜曲》《升c小调夜曲op27.no1》。
肖邦《升c小调夜曲》是肖邦二十一首夜曲中的第二十首,作于1830年左右,是肖邦为他的姐姐鲁得维卡所作,鲁得维卡在肖邦死后将他未出版的作品编辑了一个目录,肖邦在这首作品下标以“夜曲风格的慢板”,这首作品就被后人归为肖邦的夜曲集。
(二)曲式分析
肖邦《升c小调夜曲》为复三部曲式,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部分采用注释和弦下行构成,不断出现的休止使音乐稍显顿挫,仿佛是轻声的诉说叹息,欲言又止,让人期待。
首部在主调#c小调上进行,低声部采用肖邦惯用的分解和弦的伴奏型,主题段第一句旋律平和,像是娓娓道来,第二句,旋律音拔高八度下行级进情绪上扬,第三句音乐又慢慢回落,透露出淡薄的哀伤。结束在#c小调的属和弦,为第二段做准备。
首部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低声部织体依然和第一段相同,该段第一句在装饰音的处理上出现变化。第二句开始的一连串的下行音阶式进行,开始预示着一种不安。第三句,频繁的离调使调性不稳定,并最终在“V—I”的进行中平静下来。该段是第一段的加花处理,音乐情绪丰富,和声处理细腻。
中段的开始左手连续四小节奏出的A音,强调了A大调的调性,调性的改变使中段的音乐色彩明朗开阔,然后在#f小调和#c小调上重复了这一段,在一个强颤音后,音乐情绪在频繁的离调中变得不安。作者在连接句使用了三连音音型,音乐在长达14小节中逐渐平静直至消失。在和声上,作者用“重属”到“属”的来为再现部做属准备。再现部是首部的紧缩再现,与首部相比,音域较为宽广,大跨度的跳进、连串的上下行音阶以及装饰音表现出强烈的宣叙性。
尾声采用属持续音,右手连绵不断的上下行音阶式装饰音,以及半音的多次重复流露出徘徊不愿结束的意味。尾声的最后,作者没有像多数作品一样将音乐结束在主和弦上,而是在同主音大三和弦上结束全曲,仿佛是黎明来临之前的那一丝光明。
(三)风格特征
肖邦在这首作品中通过如歌的旋律、变化多端的装饰音以及弹性节奏等将肖邦早期夜曲的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1.装饰音
肖邦在这首作品中将波音、颤音、经过音运用在旋律之中,丰富了旋律的多样性,這也是肖邦夜曲的最大特色之一,装饰音的运用不仅装饰了旋律,还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突出了肖邦的浪漫情怀,将浪漫主义时期的浓浓的浪漫气息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2.弹性节奏
在肖邦的作品中,弹性节奏也较多的出现,在演奏时不能随意的或快或慢,而是要根据作曲家的标注以及作品的旋律,体会节奏的律动,再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将肖邦的诗人气质的魅力通过演奏散发出来。
3.乐句的划分以及呼吸的处理
乐句的划分和呼吸是诠释一首作品的重要部分,正确地分析作品的乐句,就可以更好地在演奏中表现音乐的语气以及呼吸,例如在《升c小调夜曲》中,呈示部第二段的下行音阶以及尾声中的一连串跑动,除了身体要随着手臂移动以外,气息也要随着旋律的走向起伏。
三、谈肖邦夜曲的艺术风格
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是唯一一位只在钢琴领域進行创作的作曲家,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旋律的进行上,肖邦采用了歌唱性、宣叙性、华彩性等创作手法。肖邦将波兰民间歌曲中的歌唱性与钢琴相结合,拓展了钢琴演奏的性能也提升了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一)创作技法
在旋律上,“加花变奏”是肖邦常用的创作手段,在主旋律重复时经常加进装饰音,使用双音、和弦、加入第二声部等手法,使得旋律及整体曲式结构更加丰富。在和声的编配上,肖邦的夜曲在保留古典主义时期清晰而富有逻辑的和声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新颖且浪漫的和声表现手法,将作品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音乐虽以主调音乐为主,但也贯穿了一定复调音乐技法,他的作品中有序地将各声部编织在一起,使每一声部都有自己的旋律。他擅长运用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利用和声色彩的变化来扩大音乐的张力。
节奏变化的多样也是肖邦夜曲中的一大特点。在夜曲的创作过程中肖邦大量运用自由速度通过节奏的对比及转换,凸显出肖邦夜曲独特的旋律线条。二十一首夜曲中,慢板速度的作品有九首,由此可以得出,夜曲的总体速度、节奏的趋向是较为缓慢富有歌唱性的。
从结构上看,他虽然尊重古典主义时期清晰地结构,但是他的创作手法和和声色彩都透露出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肖邦的21首夜曲几乎全部是三部曲式,他在继承传统夜曲的基础上,不断的扩展其主题材料,扩大其结构,赋予其更有内涵的艺术表现力。在织体形式上也有了变化,突破了右手主旋律、左手为琶音式伴奏的夜曲创作风格。例如《c小调夜曲op48.no1》,结构为变化再现的三段体,首部宣叙调的旋律在悲情中缓慢进行。中部转到C大调,乐曲和声效果明朗起来,庄重的和声仿佛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再现部是首部的动力再现,没有进行简单的重复及装饰性变奏,而是在低声部加入紧密的三连音,将音乐推向高潮,具有很强的动力性,戏剧性的打破了首部的宁静,具有很强的张力,这些都体现了肖邦在传统夜曲的结构、织体上的扩展与创新。
(二)戏剧性
戏剧性的强烈对比是肖邦音乐创作的一大特点,在他创作鼎盛时期所创作的几首夜曲充分的表现出了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以及悲剧性矛盾冲突。他的创作中加入了很多戏剧性的旋律,这种戏剧性地对比使肖邦的音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例如肖邦的《F大调夜曲》,这首作品首部的主题旋律在低声部不间断的伴奏中缓缓流淌,中段情绪激昂,较为快速,与呈示段的抒情性格对比强烈,仿佛暴风雨来临。再现部又重新恢复宁静,回到首部的安宁与静谧。在三段式乐曲中这样对比强烈的乐曲是不多见的。
四、总结
肖邦是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创作者,肖邦的夜曲除了早期的几首夜曲有菲尔德的影子之外,肖邦后期的夜曲完全颠覆传统夜曲的风格。除此之外,肖邦夜曲中丰富的织体结构、细腻的情感表达、强烈的戏剧性对比以及独特的创作手法都是约翰·菲尔德所不能及的,所以肖邦的夜曲有很强的独创性。[4]
参考文献
[1]赵轩.肖邦钢琴夜曲的演奏技法探析[J].当代音乐,2016(13)
[2]廖瑞洁.肖邦夜曲艺术特点探究[J].当代音乐,2018(07)
[3]徐思雨.论肖邦作品中和声语言对音乐内容表现的推动作用——以夜曲Op.32No.1为例[J].当代音乐,2017(21)
[4]王柯.肖邦钢琴作品音乐的体裁特征分析[J].当代音乐,2017(23)
作者简介:潘雅清,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悦蓉(1997—),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