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是甘肃少数民族歌曲的主要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甘肃少数民族歌曲就是指向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因此,本文就以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旨在对花儿作品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甘肃;少数民族;河州花儿;洮岷花儿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一、河州花兒
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区,是甘肃临夏的古称,遍及临洮、康乐、和政等地。河州花儿在西北民族民间乃至中国民歌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其来源人民的生活艺术和民族精魂获得历代人民广泛传颂,研究者甚多,从各自路径对“河州花儿”做了诸多有益的探讨。以下就对河州花儿的艺术特色、语音特色、演唱特色进行剖析。
(一)河州花儿的艺术特色
1.用词精妙传神,表达独特新奇
用词精妙传神。譬如“清眼泪淹过个心了”中,一个“淹”字就恰如其分、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媳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通过使用“清”字修饰眼泪,传递出媳妇对丈夫的纯真专一的爱情。再如“白牡丹白着破哩”中,一个“破”字揭示了牡丹初开时的情状,并通过通感联想想到刀子往硬绷蹦的花苞上割开动作的动势,可谓是用词精妙传神 ,凸显出从有限延展到无限的艺术张力。
表达独特新奇。河州花儿的语言表达融合了少数民族及外来语言,意味着河州地区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语言融合后的音乐创作,是全国少有的诸多民族语言融合后的艺术文化现象,不仅有别于汉语普通话的特殊方言,还有别于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河州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后的共同语言习惯的艺术创造,从而使得河州花儿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具有独特新奇的表达功效。
2.丰富多姿的曲令艺术,高亢嘹亮的旋律
丰富多姿的曲令艺术。河州花儿的曲林多样化,诸如三闪直令、上山令、软三令、撒拉令、酸把黎令、青海水红花令等曲调在歌中都有所体现,并且句式押韵的四句式和六句式使得河州花儿曲调不再单一而趋向多姿多彩。
高亢嘹亮的旋律。河州花儿的声调具有高亢悠久性,与甘肃地区生存艰难的现实忧伤情感透露出的悲剧色彩的情调结合,鲜明地传递出生活压抑冲击之后的激烈情感爆发的心情宣泄,通过这样的高亢嘹亮的旋律来诠释对生活的渴望。高亢处激越优雅,悲壮处如泣如诉,这样的旋律其实就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与内心生活向往的期盼的交叉融合,借用音乐艺术表现手段传递出该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的不懈奋斗的历程。
3.灵活多样的比兴手法
比兴手法在河州花儿中有着大量运用,譬如“一对的鸳鸯像凤凰”中就是两个生动鲜明的形象比兴, 蕴含着浓艳缠绵的情感基调,并深刻透露出异性之间喜欢对方的微妙复杂心理。这种比兴手法自然贴切,易记易诵,雅俗共赏,因此深受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在传承当中始终保持着原始韵味特色。
(二)河州花儿的语音特色
河州花儿中的语音在“韵”“调”方面都具特色,下面逐一剖析河州花儿中“韵”的特点。在河州花儿中,突出体现在归韵过程较快较直接,而不是如其他歌曲归韵过程较慢,最为典型的就是存在同声异韵、异声同韵、声韵各异等,可以将归韵特色归纳为前鼻音变后鼻音和后鼻音变前鼻音等之类的特点。河州花儿的这种归韵与河州地区少数民族直爽质朴性格相关,是经过生活体验和音乐艺术结合后的语音处理的结果。譬如“天上的云(yong)彩黑下了”中un转变为yong,是将前鼻音变后鼻音的归韵特色。
河州花儿中“调”的特点。此处的“调”指向语调,是通过与普通话比较的结果,并不是少数民族之间语调比较的结果。而河州花儿中的声调较低且较为生硬,从总体上语调起伏并不太大,降调较多。这种语调处理往往是河州少数民族审美观念 和演唱风格存在较大关联,譬如英雄好汉中的语调处理后就是为“英”(yin)中降、“雄”(xun)高降、“好”(hao)高平、“汉”(han)全降。
二、洮岷花儿
(一)洮岷花儿的艺术特色
1.称词的运用
句首称词称句。称词称句在洮岷花儿中存在很多,在一首花儿中约有四分之一都是称词,蕴含的意义就不再仅仅是称词运用简单了,而被赋予了委婉和含蓄等之类的意思表达了,并成为抒发情感和表达心声的艺术载体了。在某种意义上将,这些称词称句犹如人的骨肉支撑起身体骨架,使得艺术内容充满思想意义,并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譬如“啊哎、啊哎……六月六浪莲花山”的“啊哎”就是如此,通过句首使用陈词称句使得西北高原的生活气息得以艺术方式体现出来,实现了生活与艺术的融合。
地方性称谓称词。洮岷花儿发源于洮岷地区,遍及甘肃省临洮、岷县、卓尼一带。这些地区居住着少数民族,特色的方言性称词融入在音乐之中就是不可避免的艺术再现手法了,毕竟在当时教育落后条件之下要求创作的歌词书面化就失去传诵的动力了,唯有朴素的语言中融入生活情境才能使得音乐受人追捧。洮岷花儿中地方性称谓称词使用,虽然仅仅是呼唤性称词,但是却被音乐载体抒发出内心情感。譬如“阿哥的白牡丹呀”中的“白牡丹”就是对自己心爱的人的称谓。
2.诗歌韵律的运用
洮岷花儿的特色所在就是讲究韵律,并且将其区分为通韵、交韵和间韵三种。通韵,此处的“通”字意味着起始句到末尾句都押同一韵,并不会在句中出现其他韵律。并且这种通韵的特点在于韵脚整齐,给人留下一种和谐之感,朗朗上口之传唱还是艺术旋律之感受都是整体和谐的。譬如“六月六浪莲花山,马莲绳绳把路拦”中的山、拦字就是如此;交韵和间韵。交韵的“交”字就是交叉之义,也就是间隔押韵,若从单复数句式判断,就是单数句与单数句押韵。间韵中的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可见交韵和间韵都具有一种对称性规律,可以容易识别并传唱。
3.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与河州花儿一样,洮岷花儿也是注重运用比兴手法,借物以言志的创作手法来通过音乐传递情感,使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使得音乐作品容易被理解而传颂。譬如尕妹比作灵芝草就是比的手法运用,红樱桃、红珊瑚衬托尕妹就是兴的手法运用。而赋的手法往往被称之为直叙,该种手法的运用也与少数民族的直爽性格相关,直接性开门见山地将音乐内容体现出来,而不是如文学作品讲究铺垫和悬念等。
(二)洮岷花儿的音乐特点
由于甘肃地理环境差异和语言差异性,一般区分为甘肃北部地区的花儿流派和甘肃南北地区的花儿流派。而洮岷花儿的前身是甘肃南方地区花儿流派,并以当地的方言作为基础生成的音乐艺术。
洮岷花儿是将少数民族方言直接移植到音乐载体之中,并且大多数并未做艺术加工或者是复杂性的音乐创作,这样男女生的发音都是通过发腔的方法进行,使得音质都是高亢悠扬。
洮岷花儿的表达内容往往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并通过浅显易懂的语句将承载的内容和触景生情的情感表达出来,但是音乐运用中方言并不是单纯的质朴,而是也带有泼辣、细腻、诙谐等各种艺术性的方言,在自娱自乐中能够感受到劳动者对生活的思考。当然,音乐艺术中的创作成分也是有的,对于句法与韵脚、艺术手法运用等是给予较多关注的,以便使得人物塑造更加饱满,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三、结论
甘肃少数民族歌曲不仅仅是上述两种,还存在裕固族民歌等音乐艺术。但是,如若从整体考量,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是甘肃少数民族歌曲的主要部分,并且深受甘肃少数民族的喜爱和传颂,最终传颂的结果也是使得花儿走出甘肃,成为周边区域内少数民族喜爱的歌曲。
参考文献
[1]武宇林.中国花儿通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颜霏(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高级演奏家,研究方向: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