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9-11-29 07:23尚时羽常向魁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智慧系统服务

尚时羽 常向魁

城市大数据平台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效避免城市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数据应用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和各行业运行产生的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城市大数据。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信息科技与城市融合的模式和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数据驱动正在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特征。充分挖掘和发挥海量的政务和行业数据的价值,推动业务、数据和信息技术融合,对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群众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多地正在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统一的城市大数据平台有利于加速资源整合、便利应用开发,在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综合运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全面感知、全面整合、全面挖掘、全面分析、全面共享和全面协同,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起步阶段: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主要是从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出发,重点建设城市的网络化,从硬件和应用平台两方面入手,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实施阶段: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基本完善,智慧城市的重点建设转变为优化服务职能、集中推广便民服务等。

转型阶段:2015年国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概念,目标是通过集中数据资源,通过高效统一的城市运行调度,实现精准细致的城市治理。

二、城市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城市大数据是指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或获得的数据,及其与信息采集、处理、利用、交流能力有关的活动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用简单、易于理解的公式可以表达为:城市大数据=城市数据+大数据技术+城市职能。

城市大数据的数据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政务、行业、企业等各类数据的总和。同时,城市大数据的异构特征显著,数据类型丰富、数量大、速度增长快、处理速度和实时性要求高,且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流动的特征。

按照数据源和数据权属不同,城市大数据可以分为政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和社会公益大数据。

政务大数据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

产业大数据指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包括工业数据、服务业数据等。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公益大数据。

当前,城市大数据多数为政务大数据和产业大数据,所以城市大数据的主要推动者应为一个城市的政府和相关的具有一定数据规模的企业。

为保障城市运转的安全高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存储与分析,并使用智能感知、分布式存儲、数据挖掘、实时动态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城市大数据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关键支撑,是推动“善政、兴业、惠民”的重要引擎。

三、城市大数据平台的架构

城市大数据平台是实现城市不同部门异构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效避免城市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

平台是依托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集中机关各部门业务应用,制定相关的数据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使机关各部门业务系统依托统一的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城市大数据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城市公共数据的进出通道,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交换、清洗、整合和加工。

第二,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组织、管理以及绩效评估。

第三,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共享服务,为城市政府专网和公共网络上的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城市数据库的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知识服务等。

1.平台特征

横向贯通:城市大数据平台汇聚城市运行中的各种数据,经过相应治理后实现共享开放。

集中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是城市数据运行的最高平台,在设计建造时需充分考虑、统一建设。

统一运营:城市大数据平台由城市管理者负责运营,而非某些横向部门负责各自领域的运营模式。

一站服务:针对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城市运行的不同系统,城市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全流程、全行业服务。

2.平台组成

平台由支撑数据、运维管理服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中心、数据交换服务系统中心、数据整合服务系统中心、接口与服务系统、门户系统等组成。

(1)支撑数据

支撑数据主要由元数据、目录数据、交换数据、管理数据和安全数据组成。

(2)数据交换与整合服务系统

数据交换与整合服务系统实现将各部门相关的信息资源统一采集交换到数据中心前置库中,满足多种采集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不同的数据类型等情况下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进入中心库保存,包含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整合等功能。

(3)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基于目录体系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具有业务驱动、按需整合,满足信息整合整体性原则及标准化的优势,可以支持在协同政务中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需求,同时可以适应政务信息资源随业务动态变化的特点,保证整合的政务信息资源及时准确,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先进手段,是政务协同建设的基础设施。

(4)运维管理与服务系统

通过系列运维运营服务,协助客户梳理服务管理需求、规范服务管理流程,开发和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新型互联网服务管理体系,从粗放和分散型管理逐步过渡到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服务管理。

(5)接口与服务系统

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专题数据挖掘服务、开发接口服务等,同时提供动态扩展服务。

(6)智慧城市门户系统

平台门户系统作为大数据平台对外信息展示及平台运维的窗口,针对管理员、政务用户和公众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提供基于平台各支撑系统的原子服务,并聚合成相应的功能接口集,以支撑构建于平台基础之上的各类应用,从而有效实现大数据平台“统一门户”的建设目标。

3.建设模式

各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城市可能已建立了一些信息平台,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目录体系平台及空间地理共享平台等,依据信息化建设程度就建设模式提出建议。

城市分类:基础较好的城市、基础一般的城市。

建设模式分类:全新建设模式、升级改造模式。

4.部署模式

城市大数据平台有两种部署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对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城市(区县、镇)对应建立一套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第二种模式为运营模式,在某个城市(区县、镇)或由第三方建立综合运营中心,即包含场地、人员、运维工具的综合性平台运营机构,其主体可以是城市信息主管机构、运营商,其作用是对公共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库、智慧应用、基础设施等智慧城市组成部分进行运营维护,保证整体正常运作,同时为多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基础信息服务。

5.运营模式

根据不同的平台建设模式,综合运营中心可以是盈利或非盈利的运行机构,其管理范围会依据不同建设模式动态调整。

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城市,建议采用第一种部署模式,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可采用第二种部署模式。

四、城市大数据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纷纷在管理机制、业务架构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积极创新,未来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机制来加强建设与运营。

1.通过数据汇集,加速信息资源整合应用

首先,城市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数据治理的统一标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通过统一标准,避免数据混乱冲突、一数多源等问题。

其次,城市大数据平台规范了数据在各业务系统间的共享流通,促进数据价值充分释放。通过统筹管理,消除信息资源在各部门内的“私有化”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强数据共享的意识,提高数据开放的动力。

2.通过精准分析,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交通领域:通过卫星分析和开放云平台等实时流量监测,感知交通路况,帮助市民优化出行方案。

平安城市领域:通过行为轨迹、社会关系、社会舆情等集中监控和分析,为公安部门指挥决策、情报研判提供有力支持。

政务服务领域:依托统一的互联网电子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

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互通,既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也能及时监测疫情,降低市民医疗风险。

3.通过数据开放助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一方面,企業可获取更多的城市数据,挖掘商业价值,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等数据贡献到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反哺政府数据,支撑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的城市治理。

猜你喜欢
智慧系统服务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有智慧的羊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智慧派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