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茂文
(太原王孝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节水节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意义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只有不断加强节水节能设计,才能减少建筑工程中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提高给排水设计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理念,还能够增大节能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保证建筑的实用性。
给水系统节能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在满足用户生活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不过在现今社会发展中,由于高层建筑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给水系统节能设计的难度。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对给水节能设计的重视力度,选用合理的水泵设施,保证给水系统的设计质量和效果。
变频调速水泵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给水系统节能设计中的一种有效设施,同普通水泵相比其优势在于:其可降低给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的损耗,减少运行成本;缓解系统运行时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环境质量;能够更好的提升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效果,加深建筑的使用价值。
热水供应系统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且随着热水供应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消耗,还无法保证热水工作的均衡运行,破坏了建筑的整体体验效果。为此,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完善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实现节能节水目的。具体措施可以分为如下几点:
其一,可以对热水设备以及建筑供水系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优化,使用节能热水供应设备,以降低给水系统运行时能源的过度消耗,如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
其二,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电能供应,达到节能节水效果。以湖南某城市绿色建筑项目为例,总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在17 万平方米左右,其中绿化率占35%,建筑节能率占5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在12%左右。该项目主要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配以其他辅助节能系统实现节水节能效果。通过对该工程能源消耗情况的计算得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9 成以上,每年可以降低近700 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其主要是通过中水系统和雨水回收系统来提高水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节能节水目的。雨水回收系统能够将自然界中的雨水进行及时的回收处理,并将其应用到其他生活方面中,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中水系统则主要是处理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将其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予以剔除实现回收再利用。中水处理的水资源通常被应用在洗车或者冲厕等方面上,能够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居民用水紧张的问题。
由于各类型建筑用水量的不同,需要的加压泵功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使用小型水泵,在用水高峰期内很可能会出现供水不足等情况;如果使用大型水泵,又会在用水低谷期造成大量的电能消耗,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加压泵,以确保不同时段内水源的正常供应,减少电能的消耗。
空调冷凝水的收集和利用,是人们最常忽略的一个环节,大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都直接将空调冷凝水排放到室外,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对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空调数量的逐渐增多,加强对空调冷凝水的收集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可以预留好空调冷凝水排水管道,便于后续水源的收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处理系统将空调冷凝水转化成生活可用水,用以绿化灌溉,喷泉等景观用水,以增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中水处理系统就是对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并应用在非饮用水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通过中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将这些生活废水予以转化,并应用在消防、绿化等领域中,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进而完善城市建设水平,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共21 层层高约为89 米,总面积在6万平方米左右,占地面积在8600 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占3500 平方米,绿地率达到了30%以上。该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为二星级绿色建筑,并以太阳能为主要供应能源。其节能节水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防漏损设计。建筑内部的给水和热水管均是采用了不锈钢管件,并利用承插式氩弧焊方式进行连接。室外管件则采用了聚乙烯复合管,通过电热熔方式完成连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漏损问题的产生,保证水源供应质量,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节水系统。在选泵时,水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以使水泵在小于“设计最大流量”的工作点,在水泵的高效区内,这样才能使其在高效区内运行。选择水泵时大小泵搭配,小流量运行时仅启动小泵,保证水泵高效运行。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依据,希望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能够通过节水节能设计理念,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提升水源的循环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