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远梁
(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行业普遍开始关注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建筑企业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和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推进也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交叉作业情况多、建筑工序复杂、建筑周期较长、建筑人员流动性较大等都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所在[1]。因此为了保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成本目标,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相应施工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和保证建筑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企业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并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竣工验收。
行之有效的工程设计制度能有效改善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工程设计的整体效率。然而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都没有明确的工程设计制度。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在对建筑施工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都无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工程管理也因此失去了有效的依托。工程设计制度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有时候甚至会造成工程项目无法正常施工的现象。
建筑工程成本预算主要是对施工设计中建筑材料成本的核算,施工人员费用的计算等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预算是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最重要的一般都是根据建筑施工的设计方案计算得来的成本费用预算。大多数建筑工地目前在进行施工设计时没有有效的工程成本预算措施,这就会使建筑工程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准确的工程成本预算,从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和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有不小的误差[2]。
一项建筑工程的成本之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费用都是用在建筑工程的原材料上。如果无法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质量,工程施工设计的成本预算和工程施工的实际造价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偏离,同时也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工程用料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是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把控的源头。一部分建筑工地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导致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无法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
缺乏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是多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农民工通常缺乏施工质量意识和施工安全意识,并且不能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专业的建筑工程知识和相关技能。与此同时,一部分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标准的具体要求,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缺乏相应的规范性。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完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因此施工设计人员为了使施工设计能够符合施工建设的根本要求,在施工设计之前应该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地点进行实地调查。此外施工设计之前应该明确在施工设计中各个人员对应的岗位职责,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制度,确保工程设计每个环节和流程都有专人负责,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对于建筑工程预算的管理应该对相关施工人员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核算和物资成本的核算。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相关的财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对实际支出的费用进行核算并且绘制成数据图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具体细致的工程成本预算设计能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物资浪费的现象,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的重要环节,而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相关的采购人员应该加强对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把控,从源头上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3]。
建筑企业如果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就必须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施工作业人员也应该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定时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最终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和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工程设计制度、提高工程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严格把控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从而推动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