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冬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供配电系统一般是对直流系统、高低压系统、电压、功率、变压器、系统电流、备用发电机系统的有关设备等参数进行监控,通常监测的信号先由电压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能传感器以及触头上脚导,再转换成统一的直流参量,通过变送器转换送入到现场的监控设备中[1]。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设备中必须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一路电源检修和停电时,其他电源可以自动闭合开关且相互之间进行联络,要另一路电源提供电能,保证其他所有重要复合的正常运作,同时必须要有一台供应消防用电、事故照明和其他负荷用电的发电机组。
供配电系统主要对高压供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等相关设备的状态、系统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与控制。其主要通过供配电系统的相关设备上的传感器(包括电压、电流、电能、温度传感器)与开关设备辅助触头上的脚导对信号进行感应与输出,通过信号变送器,将信号输出为统一的直流参数,再将其输出到计算机的监控设备中。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供配电系统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系统的监测、控制、分析以及处理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进而减少了供配电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对供配电系统负荷分布进行了合理调配,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能源。
首先从高压供配电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述,高压供配电项目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项目的供电负荷的大小区别通常采用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环形双回路供电方案,即采用环形双回路的方式对项目的高压供配电项目进行设计,该方案的供配电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极高,但是由于环形以及双回路的方式造成设计方案成本较高,投资大,回本周期长;第二种方案是双侧双回路供配电方式,即不采用环形双回路设计方案中的环形设计,直接在高压两侧通过配置双回路进行供配电,在造价成本以及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均居于中间地位;第三种方案是单侧双回路供配电方式,即舍弃环形以及两侧双回路的方式,仅仅在一侧设计双回路供配电系统,该方式高压供配电项目设计成本最低,自然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相较于双侧双回路供配电方式以及环形双回路的方式较低。其次从高压供配电项目设计中的主接线设计角度进行论述,高压主接线设计是高压供配电项目设计的关键之一,根据设计项目的高压电源供配电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接线方式,第一种接线方式是单母线分段方式,即针对两路的高压电源使用一个设备进行供电,该方式使用设备少,成本低,但出现问题需断电进行维修,故灵活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则相对较低;第二种方式是单母线不分段方式,即两路高压电源使用不同设备进行供电,该方式投资成本,稳定性以及灵活性居中;第三种方式是结合以上两种方式,既设置单母线分段并设置母联开关又设置单母线不分段,这样无论哪一部分电源出现问题均不影响供电,但是该种方式接线复杂,涉及的设备以及开关较多,虽然稳定性以及灵活程度较高但是成本投入也很高[2]。
低压配电方式是指低压干线的配线方式,用电负荷分组配电系统是指将负荷进行分组,再将其组合的系统,低压配出干线是指从变电所将低压配电屏分路开关接送到楼层配电盘及各大型用电设备的一种线路。负荷的种类比较多,所以整个用电的使用效率和安全运行与低压配电系统有非常大的关系。低压配电系统包括树干式和放射式两种,在现代建筑中,一般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两者相结合的配电系统,称为混合式配电系统。第一,树干式配电系统是指集中负荷和独立负荷,树干式配电是将它所在的位置依次连接置于一条配电干线上,树干式配电系统比较灵活,需要的有色金属以及配电设备消耗量比较少,但是它的干线故障影响范围比较大,所以树干式配电系统一般是用于容量不大、用电设备均匀且无特殊要求的场合。第二,放射式配电系统是指一集中负荷和一独立负荷都是由一个单独的配电线路来供电,一般适用于单台设备容量比较大、供电可靠性高的低压配电场所,比如中央空调、大型消防泵、一般水泵的冷冻机组,因为他们的单台机组容量比较大,而且比较集中、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所以一般采用放射性配电系统来供电。
高低压供配电项目经常会出现不同负荷等级的电源选择不适当,安全的接地方式选择不适当以及变(配)电所位置选择不适当等情况,这时为了保证高低压供配电项目顺利进行就需要进行调试。我们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供电的电源的负荷等级进而进行调试,选择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一级负荷)还是双回路电源(二级负荷);结合高低压供配电项目中是否便于设备运输,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稳定与否,是否积水以及是否易腐蚀等实地情况选择合适的变(配)电所位置调试工作[3]。
综上所述,供配电系统作为电力工程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其安全性与经济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障电力工程整体的安全运转、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对供配电系统的变压器配置与高低压供配电方式进行优化,避免因供配电系统出现问题而造成电力工程出现事故,进而导致电力企业及社会经济遭受损失。只有电力企业各个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共同努力,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才能促进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