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2019-11-29 05:38:17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9期
关键词:全过程招标工程造价

刘 方

(山西高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为了保证在造价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不同性质的管理,还需要按照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控,实现建筑工程的系统性优化,从涉及到最终的竣工验收都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内容,实现具体的目标,按照项目成本的收益情况,开展技术合作,对其中的效益进行整理,实现下一阶段的可行性评估,尤其是在设计阶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完成造价上的合理优化。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能够提升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本身属于高额投资的行业。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依托于全过程造价控制,来整体把控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以此来整体实现经济集约高效发展。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科学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够全面统筹各个阶段的资金支出以及使用分配,继而优化建筑工程的资金使用质量,全面优化建筑工程的资源分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从决策阶段着手,通过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全过程控制,以此来达到精准控制以及全面把控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基于科学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还能够发挥造价管理的作用。建筑工程耗资量大,耗资环节众多,若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造价管理体系,极容易出现某一环节资金支出过量,其他环节可用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基于科学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够发挥造价管理的作用,继而将工程造价管控在合理的概算范围内,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工程合同的效益

合同控制应该贯穿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并且需要施工成员做到工程合理可行,是工程建设环节中具有的法律性的文件。然而地位如此高,作用如此之大的合同管理却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合理运用与开发,甚至产生了轻视合同重要性的相关案例,以至于产生纠纷时,难以判断责任一方。另外一方面合同具有法律效益的同时也是工程管理中的一份工程文件,如相关合同中的施工合同,是工程实施与工程导向的规范性文件。通过上述的叙述,工程管理者应该对工程合同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析当前国内工程,不难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专业技术的欠缺,从而使得工程合同没有具备专业性的的理论,从而使得内容矛盾众多,难以被多数人接受,久而久之,只能沦为废弃文件。然而这样事情的持续发酵,最终吃亏的是企业自己,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企业影响力上。

2.2 未充分的前期准备

一些建筑单位其中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一些子项目上,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明显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前期的控制上比较松散,所以很难有一个充足的准备,符合当前工程建设和设计的整体需要。时刻把握工程标准,对其中的投资额度进行预算,之后按照项目的合理性进行设计。总之,还需要对前期的施工要做好一个具体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主要内容,完成主要目标。

2.3 造价控制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成本消耗和资金投入较大的阶段,该阶段成本是由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管理等各项成本组成,这些成本均属于造价控制的内容,造价控制若监管力度不够,会导致造价控制措施无法顺利落实或者落实效果较差等,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材料浪费,设备性能不能充分发挥等,致使施工阶段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支出,不利于经济效益最大化。造价控制过程中,监管人员未能准确认识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切对自身岗位职责了解不准确,存在监管不到位,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 项目投资立项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的投资立项阶段,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就应当开展相应的造价控制,对于工程的整体造价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项目整体的投资资金量。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对工程进行科学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并且根据获得的数据来展开相应的项目编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造价控制人员应当对项目的每一个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投资评估。

3.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性质进行设计,之后整合各种数据,按照工程造价的基本情况购买材料。工程造价人员还需要结合造价的基本情况,初步制定购买策略。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及时整合各种资源,按照工程造价人员的只能进行数据的筛选整理。为了保证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需要进行多次评估。此外,编制工作是工程造价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我们知道工程造价非常复杂,其中设计的数据繁杂,在处理上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整体数量和质量,需要将其中的数据进行系统性整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最终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效用。在长期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工作方面的内容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筛选,之后结合业主的需要进行招标,最后按照招标的结果进行预算,决定最终的价格。

3.3 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招标阶段为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管理内容,分析招标阶段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实施中,主要通过限价策略的方式以及招标控制价公布的方式,进行相关招标工作的开展,以此保障招标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同时减少因前期造价不明确,造成招标工作在后期执行中出现的纠纷问题,以及对业主单位造成的资金压力问题,实际落实中保障了项目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发展,同时对于后期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合理推进,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4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施工阶段是非常核心的阶段。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建筑工程的集约高效发展。与此同时,施工阶段对于建筑成本的消耗环节也比较多。为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成效,必须做好该阶段的造价管理。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明确造价管理要点,应该结合工程量清单来全面分析与把控建筑材料,采用材料供应商制度来整体把握材料的价格以及质量。为有效规避因材料不符合标准,或者因材料不合格而出现的返工或者其他问题,应该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控材料性能关。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实践中,还应该关注工程变更可能产生的成本攀升问题。工程一旦出现变更,极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资金浪费。因此,在造价管理控制过程中,应该做好工程变更的签证管理。此外,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还应该采用跟踪审计措施,明确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流程和方法。

3.5 竣工决算中的造价控制管理

竣工决算为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末端管理内容,具体实施中关于竣工决算的造价控制落实,业主单位在进行尾款结算时,应结合施工验收现状,工程设计的达标现状,以及工程质量现状进行工程尾款的结算。同时在尾款结算完毕后,应进行相关支出费用发票的索取,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资本支出的合格性,同时通过相关发票的索取,为后期企业经营中的合法抵税操作实施提供依据。另外在具体的竣工决算实施中,为保障相关竣工决算费用支出的准确性,业主单位应落实前期项目施工中的资金应用审计,以及资金应用核算,并结合工程施工委托合同,进行相关决算费用的支付。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为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开展成效,科学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应该落实全面科学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从决策阶段入手实现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全过程招标工程造价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