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子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结合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充分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最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实现抗战的胜利,将中国人民群众从封建阶级的压迫和战火中解救出来。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党和国家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并没有一成不变照搬照抄他国的发展模式,而是分析我国国情特色,找到了最适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都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的各项发展规律。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中,资本主义阶级对工农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体现了当时人民群众强烈的意志和愿望。这一理论体系也有效地引导西方国家的底层群众挣脱枷锁,创造了更自由美好的社会生活。但由于中西方国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如果不假思索直接套用于中国社会,很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也许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又要走更多弯路。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爱国人士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后纷纷开始探讨和学习。大家在社会各界积极奔走,联合了工农阶级的力量,逐步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们积极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本质,明确了革命纲领及目标,迈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迎来胜利,在列宁同志的领导下诞生了苏维埃政权,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在长久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结合我国实际问题并参考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指导思想开始逐步成形。其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许多关键性的思想言论,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等等。他主张人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一定要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实际,理论与实际两者要互相结合,要深入调查不能纸上谈兵,这正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最开始共产党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开展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行动却宣告失败。但大家并未气馁,而是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根据我国国情重新调整革命策略,之后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最终胜利。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今后的发展扎下坚实的根基。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谋求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人们更加深刻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地开拓新的发展路线[2]。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此时更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思想,以增强民族发展的自信心。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指明方向,结合实际国情解决迫切问题。中国领导人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吸取历史的教训,从实际国情出发,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散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大家从事的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事业,社会主义的建设从来没有标准模板可以复刻,因此在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和偏差。例如,当时也出现了像“文化大革命”类似事件,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带去了创伤和挫折。不过,我们的党和国家并没有因噎废食,而是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自信。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积极地进行改革开放的举措。我们的新中国仿佛拨开迷雾见月明,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初具雏形。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党和国家带领着中国人民群众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扭转了原本滞后的经济,国家和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朝着致富道路飞奔向前。期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从未消失,除了邓小平理论,还诞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念。作为我们国家的理论自信和指导精神,它一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成长和发展。
岁月飞速流逝,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对更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国内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各项问题,党和国家丝毫不能松懈。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倡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理想,针对现代化社会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法。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国家领导人根据具体国情,开始从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方面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最新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既体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人民精神素质的提高。中国如今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在于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矢志不渝地走在实事求是的道路上[3]。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哲学理论的宝贵财富,它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总结,指引人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哲学精神的终点,它需要联系具体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优化,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中国要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自信心,不断突破理论进行创新,才能适应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需要。因此,我国将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为了实现全民族的“中国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