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明
(玉溪马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玉溪 653100)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施工项目决策、施工执行、施工竣工的全过程,其与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果,可看出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项目管理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1]。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十分有必要,以此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的全面落实,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建筑管理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
从建筑工程的策划阶段到竣工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就是所谓的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起始阶段、执行阶段、结束阶段是项目管理的三个主要部分;其中起始阶段是通过整合建筑工程所拥有的各项资源,并制定出具可行的建设方案;执行阶段是在起始阶段的基础上完善和健全建筑工程的过程,从而达到建筑工程的最终目标;结束阶段是对整个建筑工程做最后的评价,分析与解决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下次施工出现同样的问题[2]。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方案会出现变更等问题,再加上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等,这些风险将给建筑工程投资带来严重的打击。因此,为了减低施工企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加强施工中各项要素的管理,统筹管理施工中各项要素十分有必要。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规范化,以此使建筑施工单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乡村地区的人员逐渐朝着城市涌入,导致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为了缓解城市用房紧张现象,开发商一般会将原先旧的多层式建筑改为高层式建筑,从而使得建筑项目施工周期越来越长,施工难度逐渐增大。施工规模和难度的逐渐增大,建筑材料价格也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发生波动,由此导致建筑施工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包括成本、安全、用人等,其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近年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频繁,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且会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建筑企业的声誉,阻碍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能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施工安全,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项目管理在企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能预测施工成本,同时还能发挥资源统筹及投资制约等作用,为企业投资目标的制定提供决策,为企业发展方向指明路径。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目标战略的制定方面存在不足,没有详细的规划和预测项目施工过程,没有良好的控制和监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成本超出预期范围,其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而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动态监控施工成本消耗情况,能够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加强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的管理十分有必要。相关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应认真进行审核,使材料质量满足工程需求;在施工材料使用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对于质量没有达到施工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入现场。同时,还应当对施工机械设备质量进行定期维护,防止由于机械设备故障问题而影响施工效率;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施工单位应当指定相关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养护,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成本管理,唯有合理控制施工中各项要素,才能将施工中的成本消耗降低,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健全施工成本运行机制十分有必要,同时还应当对加强控制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合理调配施工中的人员、机械设备,以此使各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外,要想使建筑项目成本得到良好控制,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施工技术十分有必要,在保证材料、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实用性,以此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当控制施工人员的行为,以防止出现施工材料、设备的滥用现象,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成本过高。
为了保证建筑项目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制定一个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工程进度计划具有重要意义。进度计划的制定之前应熟悉项目图纸,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变量因素;在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安装人员也需要参与编制,以便更好的落实土建与安装。施工企业应根据具体计划配置人数、材料、设备的投入和配合,以此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将整体进度计划分解成具体各阶段的进度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施工总进度目标;相关人员应当严格监控项目施工进度,将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此为提高施工进度管理效果奠定基础。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期阶段,应当根据实践经验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扼杀,以此为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为因素、材料设备因素、管理因素,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方法预防和控制这些因素。施工人员在施工使用设备与采用时,应按照相关流程科学进行操作,防止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安全故事。另外,还应当合理摆放施工所需的物料,对材料和设备的摆放位置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材料与设备位置摆放不合理,而导致其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安全使用。最后,还可以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全面的掌握施工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以此使建筑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其中包括合同的签订、变更、续订、解除、终止等,施工企业应当对各项手续进行完善,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合理规避。管理人员应认真落实合同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采用书面形式展开基础工作,消除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隐患。由于合同管理工作具有时效性特点,各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采取信息手段对施工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变化,从而使建筑项目合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为了提高建筑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方式,可以将局域网、因特网应用于信息管理工作中,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此使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得到提升,提高项目信息管理的整体效率。为了保障建筑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质量,还可以通过开发具有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投标、网上材料采购等功能的项目信息管理体系,以此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单位的良好发展离不开项目管理,其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同时还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深刻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应当加强施工成本、质量、进度的控制,同时注重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由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水平,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