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翠
(绍兴越州都市规划设计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道路桥梁的建设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大,而软基则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注重软基加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从而为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软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大。孔隙大的原因是存在大量的粉土粒与粘土负电荷,空气中的水分被土粒上的负电荷所吸附,水分长时间停留于土粒表面,造成软土中含水量不断的增加,一旦软土的含水率上升,土粒间的粘结性大幅度的降低。
软土具有流变性大的特点。经过处理后的软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变形问题。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保障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并避免发生软土流动的现象,有必要采用软基加固施工技术,以防出现道路桥梁坍塌的问题。
软土的另一特点是强度偏低。软土具有含水量高且孔隙大的特点,从而导致软土的承载力偏低。为此,在软基路段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施工技术,以免发生道路桥梁崩塌问题。施工单位在道路桥梁施工之前,务必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并预先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
对于道路桥梁软基的处理,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包括:换填土处理法、添加混合剂法、排水固结法、管桩加固法等。
对于稳定性与承载力不足的软基路段,要先对软土层进行开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填充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包括炉渣、砂石、粉煤灰等,而后夯实打压上述材料,从而提升地基的密度,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随着沉降量的下降,加快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速度,确保经过改造后的软土符合施工要求,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为了使软土层的粘度符合施工要求,可以采用粘度大的混合剂,来提升软土表层密度,增强软土结构的抗压缩力,从而保证软基强度符合要求。具体操作方式是施工人员测量软基的土质,在土质符合添加混合剂的要求时掺入混合剂,提升土层的粘度,增强软土结构的强度。在混合剂中可以掺入一定量的水泥与石灰粉。
在道路桥梁施工之前可以通过碾压方式排除软基中的水分,提升软基的强度与密度。排水固结法烦人原理是利用软基本身的固结性进行排水,软基经过反复的碾压后形成固结,从而提升软基的强度。通过在软基中设置排水柱,提升软基的固结率,提高地基的抗剪度。排水固结法也可以配合加载法与填土法共同使用。
2.4.1 碎石桩加固法
碎石桩加固法利用冲击与振动等方式在软基中进行打孔,并对地基中稳定性与固结性良好的砂石与碎砂进行挤压与填充,从而形成砂石桩。软土与石桩将形成一个密集基础,可以作为承载层,从而避免地基发生变形。该方法多用于杂填土、低密实度粘土以及素填土等地基条件。其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代价较大。但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碎石桩加固法将会得到广泛的推广。
2.4.2 钢筋混凝土管桩法
钢筋混凝土管桩法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软基加固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专业机械实行对混凝土管桩的灌注处理,增加桩土间的摩擦,从而提升单桩的承载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法的优势在于经济效益高、进度快、持久性强等,目前在软基加固处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4.3 夯实水泥土桩法
夯实水泥土桩法通过填充水泥与粉煤灰等材料,从而形成水泥土桩,实现对地基的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施工周期短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已在多个地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首先,对于软基的施工要高度重视桥梁的等级要求,针对不同等级的桥梁,要遵循不同的施工要求。比如,针对等级要求较高的道路桥梁,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要采用力度较大的工艺与技术,防止出现地面裂缝与沉降等方面问题;针对等级较低的道路桥梁,要预先铺设路面,在软土土层完成沉降后再铺设桥梁。
其次,施工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软基的施工,对于不同环境及不同土质的软土层,首先要对软土土质进行具体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比如,针对粘性软土土层可以采取压实方式;针对砂性土壤的软土土层可以采取挤密法;针对土层较深的软土地基,可以在处理表层软土之后,再采取其他方案进行软土层的加固。
总之,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表层排水法(换填土处理法)、混合剂添加法、排水固结法及管桩加固法等对软基进行处理,提升软基的强度与密度,确保软基施工符合桥梁等级要求。与此同时,施工环境也是影响软基的重要因素,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从而为我国的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