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江
(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土木施工很大程度上是混凝土的结构实施部分。一旦出现裂缝,就会引起土木结构变化,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将得不到保障,最终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所以,只要掌控了混凝土部分的施工质量,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最为关键的就是选材和比例控制,他直接关系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基于此,就必须对原材料容易受到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胀冷缩情况加以重视。混凝土结构内外部产生较大的温差时,因结构自身内外应力不同,其结构也会呈现变化,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一旦混凝土内部拉应力与结构抗裂能力失去了平衡,就必然导致结构裂缝。另外,在混凝土硬化中会蒸发大量水分,内部温度短时间升高,而补水又不及时,就会是混凝土内外部水分失衡而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缝。
地基作为土木工程的根基,如果它结构上发生了位移,就会连带周边地基产生较强的应力,这种应力传递给混凝土后,超出了混凝土自身的拉伸承受度,就会出现地基的变形裂缝。一旦地基变形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土木的工程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这类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结构性能差,没有很好的进行地基质量把控导致。
土木施工中钢筋材料占主要地位,钢筋自身很容易发生锈蚀。如果不注意对钢筋材料的保存,长时间的雨林日晒,就会使钢筋表层氧化膜破坏,钢筋中的铁原料就容易被氧化潮湿,从而出现了铁锈。生锈的钢筋会对其所接触的混凝土结构形成破坏,逐渐的产生了结构裂缝。
土木工程建设的重点就是控制其施工质量。但由于施工过程没有得到严格的管控,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隐患。常见的,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制比例要去进行配置,导致混凝土等级不达标。混凝土拌制过程不均匀,使得混凝土质量不高,用于土木工程建设时导致了大面积的裂缝。
当土木工程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较为细小的裂缝时,可以通过局部修补的形式进行裂缝处理。施工人员可以相对土木外观结构裂缝进行分析,通过配置合理的混凝土做好小裂缝修补。对裂缝进行修补处理实施较为简单,快捷,通过人工形式就可以完成。不会对总体土木的结构承载产生干扰,所以是较为常见的裂缝处理形式。
对裂缝进行加固处理,是一种较高的技术实施工作。它是通过对土木结构的裂缝问题,通过其结构变化分析,确定加固的支点,同时通过增加预应力钢筋或者是添加混凝土形式,提升裂缝处的稳定性。土木工程的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很容易降低工程的耐用性和基本功能,通过加固处理,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工程质量提升。
通过灌浆形式进行裂缝修补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方法。当土木工程的裂缝已经出现了水的渗漏问题,但通过修补无法得到很好效果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灌浆实施裂缝处理,确保裂缝修补质量。灌浆形式的裂缝处理,需要根据裂缝发生的位置、尺寸进行对应的混凝土材料配制。混凝土浆液配制完成后,需要借助专门的真空压力设备,将浆液灌入裂缝中。浆液硬化完成后,再进行结构表面的统一处理,确保深层次的裂缝处理效果。
结合施工环境进行较为可靠的地质分析,同时要对地基部分的施工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土木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部分,需要由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各项参数确认,确保混凝土实施能够具有较为完善的施工方案支撑。同时,对施工中所用到的混凝土配制比例也要做好前期的科学实验,只有符合各项性能要求,才可以按照此比例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配制实施。
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且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所以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材料的采购管理,确保所用材料的质量。作为材料供应商的选用,必须首选生产资质严格,社会信誉好的厂家合作,确保所生产的建筑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得到质量保障。另外,施工企业必须对所选用材料进行使用之前的严格抽检,原材料进驻到工地之前要再次进行抽检,通过专业检测来确保质量合格性,提升用料安全和可靠性。
作为土木工程出现的裂缝问题,其实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来尽量的避免。首先,施工企业需要结合现场地质分析,建立一条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具体到混凝土的配置,搅拌和浇筑等具体细节,同时对温度及湿度做好明确的控制规划。其次,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土木工程结构规模和具体浇筑位置,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做好工艺控制,避免过振问题出现。另外,混凝土实施后的养护工作也非常重要,要合理制定养护规划,通过洒水,保温等方式确保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及湿度的均衡性,避免混凝土因环境因素而出现裂缝。
总而言之,土木施工过程较为综合,由于施工环境气候、温度及所用材料等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裂缝。为此,企业必须从裂缝成因分析加以施工管控,并充分的做好裂缝处理补救,才能有效的保障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