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君 董久江
(沈阳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BIM 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简称,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新工具,是对以三维提醒为主、物件导向等与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应用的概括性形容。BIM 技术通过运用于建筑模型建设,在建模中,工程几何及建筑施工材料性能等都能得到很好体现,因此可以说BIM 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特点更加全面、充分地表达出来。利用BIM 技术建模,通常以建设项目信息作为基本信息来创建三维模型,并根据建筑不同阶段施工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更新,是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管理等相关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精确的开展相应工作。BIM 技术具有协调性强、可视化程度高等特点,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运用BIM 技术可有更有效地对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也可以从利用BIM 构建出来的透明式建筑模型中准确掌握各项项目结构信息,从而更好开展具体施工指导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实现提供技术保障。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新型建设模式。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而言,装配式建设模式具有环境污染小、建筑工期短及资源节约等优点。但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涉及到大量构件预制、运输、吊装等施工环节,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各环节对于施工精确性和质量都有更高要求。
BIM 技术在建筑资源库建立中有重要应用,是目前建筑设计进行建筑资源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BIM 技术应用具有数字化特点,根据这个可以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运用到的资源以数字化模型进行入库管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源是非常大的,在传统建筑信息管理模式中,由于涉及到大量计算统计,工作量非常大,管理质量受到人为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损失。而运用BIM 技术建立资源库进行管理后,各类建筑资源信息被分类收纳与BIM 系统软件中,不管是数字化清单表格建立还是对各项项目资源查询都变得非常便捷,这样有效提高了资源信息管理质量及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图纸生成是建筑结构设计成果的重要体现。在传统设计方法中,如何实现设计图纸的深化生成一直都是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设计人员设计水平的重要体现。利用BIM 软件进行设计,通过构建三维BIM 构件模型,工作人员只需将各类构件生成加工信息数据转化为二维设计图纸就可以完成设计图纸的深化生成工作,然后再利用所生成的设计图纸更好地指导装配式构件加工及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加工及生产数量通常非常大,种类众多,在传统工业化预制过程中计算量非常大,再加上缺乏科学施工标准,从而使得构件预制计算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误差,从而影响构件精确性,进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顺利开展及整体施工质量。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后,只要根据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准确输入构件基本信息,软件就能够自动完成各类精密分析及计算,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计算方式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失误和误差,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精确性。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各环节都有重要应用。通过利用BIM 技术对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进行分层处理基础上,再利用BIM 超强的数据链接技术将各环节信息数据进行集成与共享,然后基于三维、四维设计设计理念,就可以实现各环节施工设计方案的充分展示与呈现,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化掌握建筑工程相关信息,以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更好分析及研究,这对于提高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性及可行性非常重要。相对于传统二维设计方式而言,基于BIM 软件利用下,设计、生产、构件运输、装配及施工管理等管理的所有信息都能够得到有效整体利用,并且依靠计算机网络信息庞大的存储能力,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有效保存,从而提高了施工相关信息管理效率及质量,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BIM 技术在预制构件钢筋创建中的应用也有很大优势。设计人员在利用BIM 技术进行构件主要钢筋创建实际工作中,构件钢筋布置相关程序流程建立是关键,工作人员应根据钢筋构造实际要求并遵循相应拆分原则来制定程序流程。一般情况先,经过二次开发程序调动后的钢筋相关参数信息具有一定规律性,设计人员通过对相关规律进行总结就可以将钢筋布置规则高效运用于预制构件中,从而快速准确完成构件钢筋创建工作。
总而言之,基于BIM 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不管是设计效率、质量还是精确度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为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因此应在准确掌握BIM 技术性质及主要功能技术上,不断提高BIM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水平,从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力技术保障,促进建筑行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