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军民融合的重装备战略投送公路支援车队建设研究

2019-11-29 22:35:06李勤真刘海英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300161
物流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拖车编组民用

李勤真,王 宁,刘海英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 300161)

加强战略投送公路重装备运输力量建设,在着力加强军队自身投送力量建设的同时,还应统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发展,立足重装备公路投送能力建设与民用公路大件货运市场的融合发展,积极建设基于军民融合的重装备战略投送公路支援车队,以满足重装备公路输送要求。

1 民用重型平板拖车研制与使用中贯彻国防要求遵循原则与主要内容

建设基于军民融合的重装备战略投送公路支援车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民有重装备运力资源,必须首先解决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在研制与使用中如何贯彻国防要求的问题。

1.1 民用重型平板拖车贯彻国防要求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1.1 能够满足道路通行条件基本要求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将主要在四级(含)以上公路上行驶。按照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在不同等级公路上对车道数量、净空高度、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圆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线等都有较详细的技术要求,贯彻国防要求的低平板半挂车在长、宽、高等外形尺寸方面应满足这些规定要求,以确保能顺利通行。

1.1.2 最大限度符合相应国标军标技术要求

对于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的研制和生产,在地方和军队均有一系列的标准进行了规范。因此,贯彻国防要求的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在优先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也应尽可能的满足军用标准要求,一方面可以提高对地方成熟技术的应用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在地方的通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与军队编配的重装备运输车的通用性。

1.1.3 战技术指标尽量与现有车型保持一致

重装备运输半挂车,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军已经研制、生产和装备了两代。尤其是第二代4种型号系列的重装备运输半挂车,经过一系列严格详细的论证和测试,在2003年和2006年才开始定型生产。这4种半挂车在吨级系列划分、运输能力与重装备的匹配、道路通行能力适应性等方面的战技术指标比较符合部队实际,部分指标可以直接借鉴使用。

1.1.4 满足使用前提条件下尽量降低车辆成本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应该在满足勤务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国内成熟技术,最大幅度地降低车辆制造成本,以便于被地方相关运输企业采购。由于所运输的重装备均为性能完好车辆,因此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无需编配绞盘。车辆将主要在四级 (含)以上公路上行驶,道路环境条件较好,可不考虑越野运输需要,因此可用民用平板车普遍使用的一线双轴悬挂系统或钢板弹簧悬架和加宽轴等技术来代替第二代半挂车所采用的空气悬架、多轴加随动转向轴等技术。

1.2 民用重型平板拖车贯彻国防要求主要内容

1.2.1 现有车辆进行技术改装,提高车辆可利用程度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调整与发展,已形成巨大的大型运输车辆的动员潜力,社会拥有不同吨位和尺寸平板拖车类型和数量虽较多,但实际可利用的程度却不高。民用重型平板拖车一般吨位小、尺寸小,不能直接用于运输重装备,需进行必要的技术改装。一是对车辆宽度进行技术改造。民用平板拖车的承载宽度较重装备的宽度小,不能直接用于输送重装备。2003年颁布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后,平板宽度大于3米的拖车均不能上牌上路行驶,而我军的重型装备的宽度在2 400~4 365毫米之间,绝大多数的装备宽度超过3 000毫米。只有对重型车辆进行改装增加车辆宽度或增设其他辅助设施后才能进行公路输送。二是为车辆加装渡板。在民用重型平板拖车中,除少数鹅颈式低平板车配有渡板外,其余车辆均未配备渡板,履带式重装备的装卸载比较困难,而且部分配套的渡板由于宽度不能调节、单个渡板的宽度又各不相同,不能满足不同履带中心距和履带宽度的装备的装卸要求。

1.2.2 新研车辆贯彻国防要求,提高车辆使用经济性

在地方,大型平板运输车主要承担大件货物运输、履带式工程机械转场等运输任务,市场需求量较大,每年新生产运输车辆约3 000余辆。但这些新生产的车辆大多也难以满足重装备运输要求,必须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国防要求。一是适当增加车辆承载面宽度。承载面宽度为可伸缩式(延展)式,以满足超宽重装备的运载要求。二是适度降低承载面高度。民用平板拖车的承载面高度主要分布在1.2~1.4m之间,部分车辆的承载面高度达到1.8m,加上重装备的高度,致使部分车辆的通过性大幅降低,同时重心过高也不利于输送过程中车辆、装备的稳定,必须适当降低承载面高度,增强道路通过能力。三是适当增加车辆轴数。在地方大型平板拖车中,半挂车多为三轴设计,承载量可能满足重装备运输要求,但就单轴载荷而言不符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需要适当增加车辆轴数。四是配装车辆渡板。为满足重装备装卸载要求,为新生产的车辆上加装宽度可调节的性能。

1.2.3 编制运力资源信息系统,准确掌握运力信息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更是取得了明显进步,这对车辆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地方对大型平板车辆的需求各不相同,没有形成统一型号批量生产,多为根据各单位的不同需求订制,无论规格还是质量都有很大差异。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型号的低平板半挂车337种,牵引车1 446种,无论半挂车还是牵引是型号都比较繁杂,不同型号的车辆之间技术性能差异较大,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的匹配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目前地方对民用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数量、型号、生产厂家、技术参数等缺乏详细的统计,这样就会造成实际征用和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民用大型运输车辆信息系统,掌握民用汽车运力数质量及分布情况。

2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勤务定位与编配使用

2.1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勤务定位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主要完成以下勤务功能:

2.1.1 完成履带式重装备短途倒运任务

在部队营地与火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之间,火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与部队配置地域之间,完成履带式重装备的短途倒运任务。

2.1.2 完成履带式重装备公路输送任务

在战略战役范围内,完成履带式重装备远距离公路输送任务。

2.1.3 完成20英尺集装箱公路运输任务

利用半挂车上的升降式锁具,将20英尺集装箱拴固在半挂车上,完成集装箱公路运输任务。

2.2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拟编配单位

将主要由大件运输公司、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等单位出资购买,国家将在购买、使用、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

2.3 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使用方法

遇有任务需要时,地方企业购买的贯彻国防要求民用重型平板拖车应优先满足部队使用需求,积极响应部队征用号召,完成履带式重装备短途倒运、公路输送以及20英尺集装箱运输等任务。

3 重装备战略投送民用公路支援车队的筹建

3.1 民用重装备运输力量的动员交接

国防交通主管机构根据国防动员命令,按照平时的动员预案实施民用重装备汽车运力的国防动员工作,对所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要及时交付军队的使用单位和部门。

3.1.1 民用汽车运力接收的方式与方法

民用汽车运力接收方式,主要有就地接收和异地接收两种。就地接收是指对所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不经位置移动,由接收方在集结场地或集结地域就地组织实施接收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情况较为紧急和集结地域距离使用部门较近时采用。异地接收是指被动员运力经过位置移动,由接收方在新选定的集结场地组织实施运力接收的方式,适用于运力距离使用部门较远或原集结场地地形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民用汽车运力接收的方法主要有集中统一接收和分批分次接收两种。集中统一接收,是指接收方成组织建制或较大规模接收运力的方法,适用于情况较为稳定和较安全的条件下。分批分次接收则主要适合于情况较为紧急、面临的威胁较大,或接收地域地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民用汽车运力接收的方式方法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因素而灵活采用。

3.1.2 民用汽车运力接收的主要内容

民用汽车运力接收过程涉及众多环节,包括运力集结、交接和验收、技术整备、改装和伪装、教育动员等工作。

(1)运力集结:在集结前,应由运力使用单位提前勘察地形和线路情况,然后会同国防交通主管机构确定集结的地点、运力行驶路线、集结时间和方式等内容。在集结过程中要严密组织,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隐蔽和伪装,确保行车安全。

(2)交接与验收:在民用汽车运力的交接过程中要做好运力登记查验等工作。使用部门首先要对民用汽车运力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车辆的数量、类型、技术状况、车牌号码、随车工具附件等情况、以及操作和保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状况、业务技能、资质证书等情况,经过核实、登记和点验后,由部队使用部门、国防交通主管机构和运力所属单位在民用汽车运力接收书上签字。运力的验收有利于部队掌握情况,便于对汽车运力的合理使用和以后运力复员工作的实施。

(3)技术整备和教育动员:当民用重型平板拖车交由部队使用来遂行军事运输任务时,仍需要部分加改装且工作量比较大时一般由地方交战部门会同国民经济动员机构负责,但对民用车辆的技术整备工作必须以部队使用单位为主组织实施。部队使用单位必须对这些车辆的动力、制动、灯光、静电接地线、消防器材等技术整备,以确保车辆满足运输要求。另外,还要对所动员的地方人员及时进行战前教育动员,告知所要执行的运输任务、组织纪律和安全保密要求,并通过思想教育和临战动员提高地方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为部队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3.2 民用重装备运输力量的编组

为更好地发挥民用汽车运力的使用效果,必须对其进行合适的编组工作。编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集中编组与分散编组。

3.2.1 集中编组

集中编组使用就是将所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尽量保持其建制和组织机构的完整,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单独和整体使用的方法。

(1) 编组条件

对民用汽车运力进行集中编组应适用于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民用汽车运力成建制征用,组织健全、数量大且力量较强时;二是当所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用于执行战役运输和战术后方运输任务,受敌威胁小且运输环境较好时。

(2) 编组方法

一是可参照我军汽车部(分)队的编制进行编组,对于所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其编组可视车辆数量的多少,组成营、连、排、班等建制,适用于民用运力交由部队指挥时;二是对所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按照地区,以大队、中队和班组的名称进行编组,如“××运输大队”、“××运输一中队”、“××运输小组”等,适用于由地方政府组织支前运输任务时采用。

(3) 编组原则

①对于成建制征用的,编组时最好不要打乱其建制和组织关系,使其按照平时的组织管理方式和领导关系来组织运输;另外对来自同一地区和同一民族的人员应尽量安排在一起。

②对集中编组的民用汽车运力,可视情况安排军人为带队干部,并和地方运力的负责人共同指挥和管理。地方负责人主要是对所属人员进行管理和工作协调,军队干部负责领导指挥和运输防卫。

③对于按照营、连、排编组的民用汽车运力,为便于管理和使用,其编制数不宜太多。一般情况下,在军师两级后方地域活动的,编制数可多一些;在团营两级后方地域活动的,编制数可少些。

④编组时,对于编配在同一运力组织中的运输车辆,其车型、吨位、技术指标和性能等应基本一致,以利于车辆的组织和技术保障。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主要体现的信息技术进步飞快,影视行业也逐渐融入信息化的浪潮中。目前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选择发行网络影视剧,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增加与线上平台的合作,大部分影视支持网上观影、线上订票、线上评价等服务。而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商家可以轻松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动向,同时改变自己产品的市场导向,结合“互联网+”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产品。

⑤各运力组织中驾驶员与车辆的编配比例原则上为2比1,车辆数量与技术维护人员的编配比例原则上按6比1进行编组。

3.2.2 混合编组

混合编组(也称分散编组)使用是将动员的民用汽车运力分散后充实到部队,与军队建制汽车运力共同编组的方法。

(1) 编组条件

对民用汽车运力进行混合编组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当民用汽车运力组织不够健全且力量较弱时采用;二是当作战进程中,部队自身运力受损失较大,汽车部(分)队严重缺编时,可将地方运力编配到部队建制运力中。

(2) 编组方法

对民用汽车运力进行混合编组,一般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方法。当将民用运力分散到部队运力中,一般是在汽车部(分)队中实行军民分别编组,尽量将民用汽车运力集中在一起使用。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军队运力在前,民用运力在后。在民用运力组织中必须编有一定数量的现役军人作为骨干,负责领导和指挥民用运力,并且军人数量应占较大比例,这样的编组方式执勤能力更强。

(3) 编组原则

①对混合编组的民用汽车运力,由于执行运输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较高,所以应该挑选质量较好的汽车运力。

②在编组时要体现对民用运力的保护和照顾,编组时军队运力在前,民用运力安排在中间和后面位置,特殊情况下还可安排战斗分队予以掩护。

③编组时民用运力完全按照军队建制运力的编配方法,即按照汽车分队营、连、排、班的方法,由汽车部(分)队指挥员负责领导。

集中编组和混合编组的主要区别在于,集中编组的民用运力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实体,力量较强,根据战时军事运输需要和运输计划执行运输保障任务。作为集中编组的民用运力有相对的独立性,可实行自我管理和后勤保障。而混合编组一般是民用运力组织不健全、规模小,不宜单独遂行任务,以及部队自身运力不足急需补充运力遂行伴随运输保障时采用。对于民用汽车运力应采取集中编组还是混合编组应视情而定,结合民用汽车运力的组织关系、规模数量、任务区分、运输环境等情况综合考虑。

3.3 民用重装备运输力量的训练

组织对动员或征用运力进行适应性训练,是提高动员或征用人员技术、战术水平,适应遂行特殊情况下运输保障任务环境和增强运输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3.3.1 训练内容

动员或征用运力到达指定地域完成动员集结和编组整备后,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地国防交通主管机构应依据训练计划,结合动员或征用人员的能力素质实际,针对动员或征用运力遂行特殊情况下的保障任务、环境、地形、道路及可能面临的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的原则确定训练内容,因地制宜,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适应性训练。

动员或征用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单兵战术训练;战伤救护训练;重装备装卸载、车辆急救、自救互救训练;野战车场的开设及车辆伪装、防护训练;紧急出动与紧急疏散训练;复杂道路驾驶技能训练和夜间适应性训练等。有条件时,还可组织动员或征用人员进行运输准备与战地行车的组织训练;战地辅助勤务保障的组织训练;机动、输送与车场勤务训练等。

3.3.2 训练方法

对动员或征用人员组织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应依据具体训练内容,结合当时、当地的训练环境与训练实施条件酌情予以确定。

当组织实施技能或技、战术结合型训练内容时,如单兵战术训练、战伤救护训练、重装备装卸载、车辆急救、自救互救训练、车辆伪装、防护训练,复杂道路驾驶技能训练和夜间适应性训练等,通常采取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动员或征用人员分组反复进行训练;

当组织实施以组织指挥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为主要训练内容的训练课目时,如野战车场的开设、紧急出动与紧急疏散训练、运输准备与战地行车的组织训练、战地辅助勤务保障的组织训练、机动、输送与车场勤务训练等,一般采取理论讲解与实地、现场摆练相结合的方法,或通过组织示范演练与观摩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训练。

3.3.3 训练要求

组织适应性训练时,组训部门、单位应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充分做好训练准备,严密组织,确保训练安全。组织适应性训练之前,组训人员应及时检查训练场地及训练器材的准备情况,指导勤务保障人员完成场地、器材准备,督促受训人员按时带到指定的训练场地做好课前的准备;训练过程中,组训人员应适时了解掌握受训人员的训练情况,及时解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着力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训练结束后,组训人员应进行训练讲评,指出存在问题,帮助受训人员回顾、总结训练收获。受训的动员或征用人员,应积极参与,认真训练,自觉遵守训练纪律和维护训练秩序,主动配合组训人员的训练组织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战术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

猜你喜欢
拖车编组民用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灵活编组的互联互通车载电子地图设计及动态加载
本资民用 切莫为殃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0
可拆卸组合式转运床拖车的设计与应用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23期)2017-04-04 05:06:54
表观对称的轮廓编组算法
不值得帮助的家伙
集中管理模式下编组场无线通信方案的选择
重庆轨道2号线将换成6辆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