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张睿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基础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以“材料现代分析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特色体现等内容。
思政教育;应用技术类人才;核心素养;改革
于2017-05-2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施行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第一次将“思政课程”写入中央文件。
《意见》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以下简称《实施纲要》)。
《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这两份文件是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深入贯彻执行这两份文件刚要,深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改革精神,深入分析研究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明确提出要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落实“盐溶于汤”的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理念,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纵深发展。
学校在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统领目标的前提下,要求各专业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导各专业结合各自实际将其内化到培养目标当中。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立足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政治认同意思、人文素养、技术思想、职业情怀4方面为核心,共包括8大核心素养和32个基本思政要点,如表1所示。
以此为基础推进落实“盐溶于汤”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思政理念,打造富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底色”的系列改革课程,注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模式。
以“材料现代分析技术”课程为例,在如何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如何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以及如何体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表1 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4个方面8大核心素养32个基本要点具体内涵 政治意识政治认同党的领导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坚定热爱党、拥护党、跟党走的信念和行动 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政治制度深刻理解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发展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国家意识国家利益具有国家意识,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国情观念了解国情历史,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民族团结理解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友好互助的关系,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国际视野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价值信仰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 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明德修养砥砺知行具有历经磨炼,踏实肯干,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意志品质 厚德精技具有崇高道德、高尚品格、技术精湛、技艺精通的人文科技素养 感恩大爱具有大爱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的道德品质和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的人生格局 健全人格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具有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抗挫折能力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技术思想科学精神严谨理性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精益求精具有追求完美、永无止境、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决定等 实证求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勇于维护真理,反对权威、独断、虚伪和谬误;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实践创新崇尚实践技术创新源于多层次实践过程的凝练,在实践过程中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的特点 价值求技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明确目的,是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活动 遵从伦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遵从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和工程伦理 技术运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职业情怀企业文化企业责任企业对待社会的一种责任态度,具有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之类的崇高使命;崇尚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企业价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企业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或基石 企业精神企业所应有的企业传统、时代意识、基本信念、价值理念等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企业环境企业所处的包括市场、顾客、竞争者、政府、技术等外部环境,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具有忠于职守、乐学善学的事业精神和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 忠诚担当具有忠实尽职的忠诚精神和勇于担负任务、责任的担当意识 规则意识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 团队合作具有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热心公益、志愿服务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材料研究和应用领域材料化学物理结构的表征方法及其相关近代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熟悉材料化学物理结构、聚集态结构和热学性能分析中的常见表征方法,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制样技术、制样和仪器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所得图谱的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材料研究方法在材料研究和开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表2 “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思政教学要点及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与方法教学安排教育价值思政要点 课程目标:掌握多晶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步骤和方法。课程思政目标:从小微处着眼、持续积累、一定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第一章:Χ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中关于PDF卡片数据库以及其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应用介绍PDF卡片及其用于材料结构分析的指纹特征;用于物相定性分析的PDF标准卡片数据库从1912年至今持续收集和积累了30余万张,并且一直收集至今,从未停止;利用所收集PDF卡片极大地方便了物相的定性分析课内:XRD理论课(1节)把PDF卡片的持续收集及其意义融入其中。课外:Jade软件的操作,体验利用PDF卡片数据库进行物相定性分析的便利性科学与技术的持续积累,会从量变到质变。教育学生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和哪份工作,都要持续积累,不可半途而废人格养成:水滴石穿的道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程目标:掌握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和工作原理。课程思政目标: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第二章: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电子光学部分。最先进的电镜通过球矫正使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从1个化学键键长减小到1/3化学键键长,可看到原子及其原子核外电场分布。球差矫正仪只有瓶盖大小,但价值相当于一台透射电镜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球差矫正仪发展历程;关键性的科学家和工匠;球差矫正仪设计和精密加工中的精细、精准以及精妙之处。球差矫正仪将透射电镜的分辨率提高到0.05 Å,比如高分辨率电镜在材料结构分析、性能优化、应用创新中的重要意义课内:电镜理论基础课(1节)中融入电镜球差矫正仪的内容。课外:观看大国工匠视频:“蛟龙号观察窗”(顾秋亮的事迹)中国当代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但中国大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和制造方面仍然被卡脖子。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国工匠数量严重不足,企业创新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和发展,创新文化和工匠精神急需培育①敬业精神;②工匠精神 课程目标: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在材料研究和开发领课程思政目标: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增强科技创新自信心第三章: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中关于环境扫描的原理清华大学创新性地利用扫描电镜中环境扫描的功能首次(全世界)原位观察了纳米碳管的生长过程,揭示了其生长机理,利用次机理最终实现了管径均匀的纳米碳管阵列制备,该材料用于手机触摸屏和高保真立体声耳机(十分畅销)课内:在讲扫描电镜的应用时,以案例的形式约5 min介绍此成果的创新研究过程。课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网页和视频中国科技已经从跟随仿造逐渐向技术的创新创造发展,打好本课程的基础,对于新材料的创新性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增强对中国科技进步的自信心①敢为人先的 创新精神;②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③增强科技创新自信心 课程目标:色谱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目标:充分认识技术创新与积淀的重要性,认识科技创新规律,持之以恒,避免浮躁第七章:质谱及色质联用中的色谱原理及应用,简要介绍日本岛津色谱发展史,自20世纪50年代气相色谱理论建立以来,岛津公司的气相色谱技术持续更新迭代达50余年,持续的技术发明,筑起了牢固的技术壁垒岛津气相色谱图片,结合原理讲授,阶梯式技术进步故事。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在创新积淀方面做得不是太好,导致几乎所有高精尖仪器均依赖进口的国情课内:在讲授气相色谱原理的同时,把岛津气相色谱技术更新迭代的内容融入其中中国技术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发达国家经历长期技术积累,涌现的大量核心技术中国学不到、买不来。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创新文化,有感而发,一步一个台阶,持续创新,顺应技术发展规律,不急躁,不浮躁,才能迎头赶上。作为高水平应用技术一线工程师,要有技术追赶的紧迫感,不能追逐待遇、追逐热点、频繁跳槽①国情教育;②技术创新文化的积淀;③尊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教育学生在将来技术岗位上不急躁,不浮躁,持续创新,不追逐热点、不为短期利益频繁跳槽 课程目标:了解各类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设计合理的分析方案,以解决材料科学研究中复杂工程问题。课程思政目标:严谨作风,要充分知悉各种分析技术的优缺点,正确选择技术,正确解读数据七个章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衍射、显微和波谱。在各个部分不同技术的应用场合、优势和局限性要重点介绍各个部分的案例教学中融入不同技术的应用场合、优势和局限性。培养学生严谨、批判和质疑的技术素养课内:在讲授各种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中重点强调和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应用场合和局限性作为一个“应用技术一线工程师”,在研发、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中,正确选择分析技术、正确解读分析结果。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严谨、批判以及质疑的技术素养
掌握材料组成、结构、微观形貌等各类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具备材料分析测试中实验方案设计和分析能力,了解解决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复杂问题的通用分析测试手段;具备采用材料检测技术综合分析手段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解决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中一些复杂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在材料研究和开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各类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优点、局限性和影响因素,学会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设计合理的分析方案,以满足解决材料科学研究中复杂工程问题的需要。
根据“材料现代分析技术”课程对本科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学生科学技术素养、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创新能力、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持续拓展等的要求,结合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在下列方面的支撑作用:①材料性能检测等多方面复杂工程问题,能获得有效结论;②掌握并运用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准确分析和解释数据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③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④拓展知识和技能宽度和深度,并将新知识融会贯通,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梳理“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凝练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并把思政元素融入具体教学章节中,并在课程建设中持续不断丰富和提高。“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思政教学要点及实施方案如表2所示。
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定位,以工程教育认证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材料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复杂工程问题为落脚点,重点讲授本课程所涉及的材料分析方法在材料研究和开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把应用技术人才所需要的技术思想和非专业素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融入课程知识教育中,比如持之以恒、敬业和工匠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批判质疑,充分认识技术进步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脚踏实地扎根技术岗位,尊重技术发展规律,不急躁不浮躁和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等,体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S].2017-09-24.
[2]中共教育部党组,教党〔2017〕62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S].2017-12-04.
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8.024
2095-6835(2019)18-0063-04
张睿(1966—),男,山西静乐人,教授。
〔编辑:严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