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精准推送中主流价值观的算法实现

2019-11-29 19:01:14钟穗珊
科技传播 2019年19期
关键词:精准价值观内容

钟穗珊

在信息精准推送中,为实现主流价值观算法,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专业要素等比较多。结合工作实践,明确信息精准推送核心算法逻辑及漏洞,在社会选择和主流价值观引领下,实现信息精准推送,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信息,真正把信息传播作用、价值体现出来。

1 信息精准推送核心算法逻辑及漏洞

信息精准推送核心算法逻辑可通过受众关注度进行体现,点击量决定信息热度,二者呈现正相关。然而,由于移动传播体系较私密,用户受猎奇驱使,对低俗内容关注度较高,导致此类信息点击量上升,影响平台对受众信息需求调查。调查表明,相较于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传播速度快,且更加持久。究其原因,过度迎合受众。一些备受推崇的精准推送算法,对信息的环境特征作了全面考量。诸如,时效性、接近性等,甚至兼顾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及个体的社会特征。上述算法规则能够保证信息具备较高的热度和电机量,但其往往忽略了信息重要性。

由信息精准推送实践工作可知,该过程相对比较繁琐,需要以内容数据库为载体,对海量信息进行聚合,并发挥用户数据库作用,对用户身份、行为数据进行记录,通过标签体系,对内容信息、用户数据实时标注,使之能够灵活匹配和调用。该过程中,还要依托规则确立,把相关算法找出来,实现数学模型构建,继而对计算机程序进行开发,并借助大数据对算法程序加以训练。

显而易见,在该系统内,之所以会存在很多虚假、低俗内容,是因为内容数据库内信息质量不达标,算法规则价值取向不明等。以自媒体为例,信息内容、质量等参差不齐,真假难辨,其遵循的算法规则是把博取最大点击量作为价值取向。该背景下,存在许多低俗内容,导致平台信息质量堪忧。

2 社会选择与主流价值观引领

无论在传播学,还是信息管理学领域,都较推崇“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观点,其由香农提出。而霍顿则把信息定义为:通过加工处理数据,来为用户决策提供依据,使之得到满足。归根结底,信息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辅助,帮助其作正确判断和决策。

信息的价值、重要性等取决于不同信息对个人、社会决策的价值和影响。无论事物本身信息,还是相关环境信息,都会对个人选择、行动产生影响。前者与个人偏好有关,帮助其作基础判断,后者则依据该判断作选择。该过程中,信息是否重要,由其所表述的事物和个人利益关联决定。个体作为社会关系总和,其能否实现相关利益,取决于环境适应能力。诸如,社会交往、公共事物等。

信息会对社会和个人的选择、行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该背景下,既要强调信息的使用价值,还要对个体偏好和社会偏好之间的一致性问题进行思考。社会偏好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种:特定个人或少数精英偏好;集体内多数成员偏好。本研究重点关注上述两种机制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影响。机制一要保证特定个人或少数精英获得充足的信息,便于其精准选择和行动,并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与之相关的决策及支持类信息,使选择、执行过程更加简便。机制二不仅要保证社会成员获取充足的信息,还要为其提供宽松的表达环境,在讨论中,达成社会共识,继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展开行动[1]。

倘若社会秉承“多数决定”规则,其在社会选择过程中,会直接忽略部分条件。即使在民主环境下,也应强调主流价值观引领,从而达成社会共识别,实现信息精准推送。这个过程中,应依据信息精准推送背景及要求,关注主流价值观算法,便于其实现。

3 信息精准推送中主流价值观算法实现

大众传播背景下,优秀的媒体从业者,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价值观等,判断信息是否重要,并以此为依据,筛选、分类信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虽然专业媒体机构制定规范各异,但在执行中仍存在模糊地带。倘若选择经过算法训练的机器,执行具体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类规则。

以往大众传媒新闻从业者倾向于从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方面,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以“今日头条”为例,其信息推荐算法非常典型。该推荐系统核心即通过输入内容、用户、环境这3 个变量,对个体用户内容满意度函数进行拟合。具体而言,在内容维度上,包含很多自身特征,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用作信息精准推送的前提。在职业、年龄、兴趣等用户特征维度方面,以数学模型形式,对隐性用户兴趣进行划分。由于环境特征较特殊,用户的工作场合、旅游等场景随时会发生变化。考量需求信息偏好时,强调移步换景。采用专业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整合这三个维度的数据,全面预估,这些内容是否适用于特定场景、特定用户。完成信息推送工作后,依据用户点击量判断信息热度。

通过对上述两类信息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共通之处。新闻价值维度内的时效性和接近性包含在后者环境特征范畴内,而显著性则与内容特征对应,依托人物识别、知名度等,把判断标准建立起来。通过上述方式,获得客观数据。无论重要性,还是趣味性,都只是模糊预估特定内容传播特性,依托多个维度数据运算,便能够把该推荐算法模型确定下来,衡量标准是点击量。虽说,用户关注内容能够通过点击量直接反映,但仅限于趣味性范畴,仍未体现信息价值及重要性。

信息是否重要取决于其对受众的作用和影响。在移动传播环境下,个性化精准推送,使个体信息使用价值得到满足。而社会公共信息与用户个人信息需求也存在交集,不再由少部分社会精英选定。倘若信息精准推送没有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会导致信息个人化情况的出现,很难形成社会共识。依托算法工具实现主流价值观,能够消除这种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主流价值观算法实现需要考量如下问题:其一,信息对个体用户是否重要。将主流价值观作为判断信息能否广泛传播的依据,用户的点击量又决定了社会能否在信息底层达成共识,从而在移动传播体系中,完成信息分发工作。故而,该模型应把信息对用户是否重要作为考量重点,判断依据即信息能否提高用户个人“社会化水平”的“价值”。该背景下,以用户数据库为载体,对其个体信息需求特征进行考量,保证其合理、合法等。除此之外,还要对用户信息结构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漏洞,完成信息精准推送任务[2]。其二,构建内容数据库,力求品类丰富、质量高。在移动传播环境下,信息传播具备个人化特征,用户需求多而杂。简单的公共信息、娱乐资讯已经不能够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强调生活资讯、自我空间表达等。基于上述情况考量,主流媒体平台要扩大信息、数据聚合范围,把各维度标签体系建立起来,依托各类型资讯内容、社会主流价值观评估,决定是否推送相关内容,以优质的内容数据库为基础,增强精准推送能力。

受移动传播环境影响,传统大众传播形式逐渐发生改变,个人化精准传播备受推崇。多元网络环境为该传播方式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新型束流媒体平台,应从以往信息服务模式中跳脱出来,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潮流,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为公众提供多元信息服务,使其个人社会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便于在较短时间内达成社会共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元网络平台为信息精准推送提供了优质载体及良好的外部环境。新闻从业者要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对信息精准推送核心算法逻辑及漏洞进行深入剖析。在信息传播及服务工作中,强调社会选择与主流价值观引领,关注信息对个体用户的价值,完成内容数据库构建,并兼顾其品类和质量,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便于受众获取丰富、优质的信息,净化媒体环境,促进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精准价值观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