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心地震台改革建设实践*

2019-11-29 14:28陈冬柏刘盼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台站运维陕西省

陈冬柏,刘盼

西安中心地震台改革建设实践*

陈冬柏,刘盼

(陕西省地震局,陕西 西安 710068)

2012年,根据《陕西省地震监测区域中心台建设方案》的要求,由西安基准地震台、周至综合地震台、临潼综合地震台组成西安中心地震台。对中心台成立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要采取的措施。

西安中心地震台;地震观测台;管理模式;地震

1 台站概况

2012年,根据《陕西省地震监测区域中心台建设方案》,将西安市辖区内所有地震观测台站全部划归西安中心地震台(以下简称为西安中心台)管理,西安中心台统一负责区域内所有观测站点的运维管理。管理模式由各台独立管理逐渐转变为“中心台+子台”的管理模式。西安台为西安中心台办公地。西安中心台由西安基准地震台(以下简称为西安台)、周至综合地震台(以下简称为周至台)、临潼综合地震台(以下简称为临潼台)3个有人值守地震台及西安市辖区内的19个无人值守站点组成。

西安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天子峪口,始建于1953年,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建设在西北大学校园内的地震观测台,1966年因观测需要,搬迁至现址。1970年陕西省地震工作队(陕西省地震局前身)成立后,1971年中科院将西安台移交给陕西省地震工作队管理。1972年原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将西安台确定为测震基准台。西安台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设的10个地震台站之一,也是陕西省最早建成的地震台。主要有测震、形变观测、地下流体等手段。

周至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内,周至台现有测震、强震、地磁、地电、地下流体、沙层应力等12台套观测仪器,主要承担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科学试验、地震科普宣传、地震应急等任务。

临潼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杏林巷,现有强震、水氡、水溶气等3套观测仪器,主要承担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科学试验、地震科普宣传、地震应急等任务。

2 西安中心台成立后取得的成绩

2.1 观测质量明显提高

西安中心台成立之前,西安台测震在2000年之前多次取得全国评比奖项,但在2000年数字化改造后,数据评比质量多年未获奖。西安中心台成立后,西安台自2015年后,测震组连续4年获得全国评比三等奖。

2.2 人员结构得到改善

中心台成立之前多年,西安台、周至台、临潼台3个台站多年无新入职人员。中心台成立后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强台”战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促进,为中心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特别是自2015年起,每年有多人报考西安中心台。

西安中心台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制订人才引进计划,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面向社会引进具有硕士学位人员和985、211高校的优秀毕业生。

2014年以来,西安中心台新入职人员共有10人,硕士学历5人,本科学历5人。中心台侧重引进具有实际工作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源头提高业务人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引进的5名硕士中具有相关工作背景的3人。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等高层次人员来台进行学术交流,以引智的方式助推中心台技术队伍建设。

2.3 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西安中心地震台成立之前,台站出现仪器故障等问题,需要省局维修专家来维修,西安中心台成立后,成立运维组,专门负责中心台运维工作,运维、应急方面能力明显提升。

3 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在全台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西安中心台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陕西省地震监测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也清醒地认识到西安中心台工作与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3.1 深化地震台站改革,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按照中国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台站改革的总体要求,精准定位中心台站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加入国家台站改革建设试点。全面提升西安中心台站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中心台管理,全面加强台站标准化建设,提升地震台站标准化水平。

3.2 强化新型运维模式,不断提高运维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增强台站业务骨干力量的培养,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培养,形成向“有人看护,无人值守,远程维护,多维产出”运维模式转变,确保台网数据产出稳定、高效、优质。推进以省局和中心台为主体的运维模式,进一步加强台站业务骨干力量的培养,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西安中心台站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地震监测台网信息化水平。以达到运行状态可视化、故障报警及时化、故障识别智能化、故障处置自动化的水平,切实提升台网运维的信息化水平。

3.3 强化人才培养,不断营造西安中心台站创业氛围

为适应新形式下的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局内局外等各类资源,通过深造、讲座、报告等形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落实局台双向学习交流机制,定期加强台站与局专技人员交流学习。建立健全与岗位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鼓励业务人员“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努力打造复合型的地震台站人才队伍。

鼓励台站优秀人才进学科,发挥台站实践优势,建立跨区域、跨台站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台站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各类重点项目,在项目中锻炼能力、锤炼。充分调动台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培养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台站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3.4 强化依法管理,不断提升台站观测环境的保护能力

加大地震监测环保保护宣传执法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合法高效的台站环境保护事件应对流程,西安中心台定期积极开展地震观测环境影响因素巡查工作,并向属地规划、国土、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备,强化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处置影响地震监测环境的事件。

[1]陈冬柏,韩晓飞,张璐.地震台站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浅析——以陕西省地震台站为例[J].高原地震,2015(3):63-65.

[2]陈冬柏,张璐,韩晓飞.陕西地震台站科研工作建设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5(4):51,58.

[3]张璐,陈冬柏,窦玛丽.华阴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评价与干扰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0):164-165.

P315.6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0.013

2095-6835(2019)20-0033-02

陈冬柏(1968—),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方面的研究。

陕西省地震局政策研究基金课题(编号:EQSN-ZC/2019-2)赞助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台站运维陕西省
基于ETL技术的台站信息同步应用研究
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完善及应用分析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一种具备干扰台站剔除的多台站定位方法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