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江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0)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始终要贯穿于项目的决策、工程的设计、招投标、融资投资、施工过程、竣工、验收评价等各个阶段,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BIM 技术主要具有一致性、精确性以及关联性这几个特征。BIM 信息模型本身的一致性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自动关联,能够针对数据库当中的信息资料实施有效的整理、分析,保障信息资料的共建共享;BIM 信息模型的精确性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预算、结算信息的可靠性,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质量得以大幅提升,为成本控制、后期运营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BIM 信息模型的关联性能够有效保证各个参与方之间的有效联系,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资料,全面保障信息模型的完整性、精确性。
项目的投资决策对于整个项目的进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项目是否可以盈利是投资者决定是否参与招标的重要影响因素。BIM 技术可有效地对整个项目所需成本进行较为精准的估算,其具有存储和分析各项指标和数据的功能,具有丰富的数据库和数据模型。在企业进行造价管理时,从BIM 模型中获取工程指标、参数及历史数据,指导工程估算,保障投资预算的准确性。同时,造价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建立相关的模型,将项目管理、财务分析工具融入其中,通过参数的设定与修改,可以计算出每种投资方案的最终收益,然后根据预算结果确定最终的投资方案,确保投资决策的可靠性,协助决策人员进行项目备选。
设计阶段作为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运行。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及技术设计等方面。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已经积累的数据基础上进行限额设计,确保项目实施及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一方面,使用BIM 模型的关联数据,准确、快速地获取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在施工图设计中,利用BIM 技术的3 维立体可视化功能优化设计,同时还可在设计文件中存储较为全面的信息,突破传统局限,为后续的工程量计算、施工过程材料定制、进度跟进、采购领料等都提供了便利。
工程招标方通过应用BIM 技术能够构建出与项目有关的数据模型,接着依据模型,造价工作人员可以科学分析判断得出该工程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而作为工程项目的投标方,则可以利用BIM 技术自动匹配招标方项目所在地的各项工程施工材料价格等信息,明确列举出该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价格清单。工程企业造价工作人员通过采用BIM 技术构建出工程模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资料,能够帮助企业避免由于自身工程量计算错误导致的工程投标报价过低现象的发生,造成企业单位经济的损失。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工作人员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就是将工程施工造价成本科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完成事先设定好的工程项目投资目标,避免造成企业不必要成本支出,影响到企业最终经济效益的创造。基于BIM技术辅助应用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更新BIM 模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确保能够实时显示出工程资金运转使用情况,这样有利于工程各方主体清晰直观看到资金在施工阶段的实际运用,方便企业单位更好制定资金安排计划,促进各个施工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了解到施工现场实际工程量,明确知道资金投归向以及可视化精度模拟,通过借助BIM 技术打造出三维数据模型,将施工造价信息及时更新到模型中,提高施工过程造价管理水平。
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主要为对施工项目的实际造价进行计算,传统的竣工验收工作都是在二维图纸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的再次计算,还需要结合施工中变更的部分因素,过程繁琐复杂,计算量庞大。BIM 技术的应用,首先,实现了三维立体可视化审核,检查变更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保证结算准确率,大大提高结算效率,减少双方分歧;其次,BIM 模型及系统的数据关联设计变更、合同材料、计量制度、材料管理等信息,随着工程进行BIM 模型的数据库也会不断更新完善,其存在的信息量可对竣工工程的实体进行表达,在进行项目竣工验收时,可参照BIM 模型进行验收,极为便利可靠;最后,BIM 技术从整体上提高竣工验收的工作效率,针对质量缺陷、工程索赔等造价遗留问题,有据可循,便于企业造价管理制度工作的进行,降低结算扯皮现象发生的概率,节约成本消耗。
总而言之,BIM 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融合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建筑工程行业在取得快速发展、获取更多合理利益的同时也日益变得透明,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内部管理控制、技术革新发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