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龚庆
(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泸水 67320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承担着保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职责,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中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目前,老窝镇正举全镇之力,通过多种模式,有序推进,努力实现2020脱贫摘帽这一伟大目标。
老窝镇地处怒江东岸,碧罗雪山南缘,是怒江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国土面积312.33 km2,境内最高海拔3606 m,最低海拔1080 m,年平均气温14-16 ℃,年降雨量1000~1200 mm。林地面积383777万亩,森林覆盖率72.5%。耕地面积22125亩,其中水田6075亩、旱地16050亩,人均耕地面积1.52亩。全镇辖6个建制村、67个自然村、95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白、傈僳、彝等11个少数民族。截至2015年,总人口4659户15296人(其中农业人口14526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傈僳族占总人口的5.3%。2014年以来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6户3605人,截至目前,已经退出贫困的918户3409人,现贫困发生率仅为1.39%。老窝镇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历史名胜有:老窝土司衙门、中元圆通寺、老君庙等;自然景观有:银坡响水河瀑布、荣华红海、万亩红杜鹃林、九十九塘、老窝阴河洞、崇仁油菜花海等;人文景观有:白族舞龙、霸王鞭,“七月火把节”等。
生态管护是林业行业扶贫的重要举措,是林业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的重要部分。为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神,生态管护扶贫模式需要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相结合,加大保护力度,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探索有利于老窝镇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加强老窝镇公益林和新造林地的管护力度,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护林员岗位,直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让贫困人口能够通过自身参与生态管护获得劳动报酬实现脱贫。老窝镇全镇林业用地面积353777亩,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96706亩,每年兑现补偿资金967060元(涉及建档立卡户846户),聘用生态护林员231人(涉及建档立卡户166户),每月工资为700元,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政策,采用生态修复扶贫模式,推进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这样既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发挥生态保护的扶贫效应。老窝镇在生态修复扶贫模式中成立造林扶贫合作社6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360人;新一轮退耕还林8700亩(发放资金435万元,涉及建档立卡户182户),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项目1000亩,完成泡核桃提质增效1.5万亩;陡坡地治理2028亩;荒山造林4070亩;封山育林2000亩,中幼林抚育6000亩。
要想让贫困户稳定脱贫,就要有产业作为支撑,但也要选对发展产业路子,更不能盲目投入,这样才能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老窝镇大力引进和推动林下药材种植等公司,如怒江昂可达农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规,种植金铁锁、云当归、黄草乌等300亩,并建有30亩的怒江道地中药材品种的种质资源圃,现累计投资约500万元,有效带动当地务工就业每年约7000人次。鼓励支持成立专业合作社,如泸水益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社员30户;泸水市天富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重楼种植280亩,并建有大棚育苗6亩,育种育苗20亩,总产值约3900万元,年用工量4000多人次,带动社员建档立卡40户,每年公司给建档立卡户分红1000元/户。老窝镇还以十万亩核桃产业长廊为基础,开展了一年一度的老窝火腿文化旅游节、火把节等,努力打造出了老窝生态旅游,带动了地区服务行业,仅2018年旅游业收入就达150多万元。
老窝镇林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直受到贫困户自身积极性不高的困扰,这也是影响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老窝镇林业生态扶贫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扶贫资金,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扶贫惠民政策调动起贫困户发展的积极性,才能精准落实帮扶,让一部分能力强的贫困户先摘掉贫困的帽子,成为脱贫致富的榜样,再带动其他贫困户改变思想,从而确保扶贫攻坚战的胜利。林业行业部门还要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好林业的功能,找准林业生态扶贫的突破口,全面完成林业生态扶贫任务。只有让贫困户尝到了生态扶贫带来的甜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要使贫困户从思想上由“政府让我脱贫”变成“我要争取自己脱贫”,这样才能提高脱贫致富的效率。
林业部门应该参考群众意见,改善传统管理机制,对贫困户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帮助措施。对于一个贫困户需要采用多种措施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定期考察,随时调整帮扶方案。老窝镇的林业生态扶贫项目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讨论决定发展项目,提高林业生态扶贫的针对性,在自行研究和决定的过程中,发现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需求,发现新的林业生态扶贫路径。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机制,让群众多参与进来,提高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加强农户和林业部门的联系,提高群众参与基层组织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实现精准脱贫。
采用多项举措并用的方式,有效制定长效帮扶的机制,规范和提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相关资金的发放进行细化管理。林业相关部门准确核实惠农资金补贴的对象和标准,并且按时进行发放,对资金的发放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医疗报销方面要加大力度向贫困户倾斜,为贫困户建立起健康档案,对贫困户的健康进行早期的干预,减少其就医成本。加大林业生态产业的资金投入,整合资金,帮助一些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社以及林业种植大户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帮助他们打开销路,让贫困户参与到这些企业的发展中来,带动贫困人口共同富裕。加大老窝镇旅游业的发展,拓宽林业的功能和用途,制定符合当地的扶贫方针,使更多的贫困户加入,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自主发展创业,构建起林业生态扶贫的大格局。
老窝镇在云南来说属于较为偏远的地区,贫困户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对于林业生态扶贫方面的知识也比较匮乏,也没有过硬的技术。因此,可以根据需求,对贫困户进行种植业技术等培训,帮助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修剪林果等技术的掌握。还有很多农户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缺乏经验,只能发展粗放型林业,销售原产品,要让贫困户具备农副产品深加工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让贫困户借助知识和技术实现脱贫致富,提高林业生态的利用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扶贫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脱贫新模式,老窝镇要做到生态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就要从生态管护、生态修复、发展生态产业等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探索与实践,使生态扶贫从“输血式”变成“造血式”模式,真正激发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贫困户“退得出、能致富、不返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