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姗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传播信息的媒介,能够满足信息的多元化传输需要,内容饱满、形式丰富,相比于传统的电视广播等传媒方式,新媒体能够跟上时代发展需要,加快文化传播产业结构转变,将品牌效应最大化,同时能够凭借快速的信息采集、多样化的结构布局,在保证新闻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多种阅读习惯,受到广大用户青睐[1]。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需要的信息,而不必局限在固定的时间段守着电视广播,担心错过重要的节目,尤其对于现阶段年轻的上班族来说,忙碌的工作没法抽出固定的时间收看喜爱的节目,新媒体的应用,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和随心[2]。
电视新闻编辑的作用在于为用户提供权威、科学、有价值的信息,但新媒体的出现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电视新闻的发展,大量网络综艺、网络电视剧的出现,以及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网站的广泛使用,还有以微博为主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得人们得到信息远远比电视广播传递的要多、要快,并且让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因此,如果不加快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就难以在新形势下获得观众的信赖和喜爱。
大数据时代信息急剧膨胀,海量的信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传统的新闻编辑难以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传达到外界的信息更是远远少于互联网带来的数据量,因此许多刚发生的事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报道,也就大大削弱了信息传输的速度,不利于人们快速感知周围世界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保证节目的质量[3]。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热度来源于“流量”和用户关注度,不少新闻媒体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采用不切实际的标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其访问量,然而实际的内容却并没有很高的质量,这样投机取巧的方式往往伴随着虚假信息的传播,难以获得用户的信赖,长此以往,不仅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而且不利于自身产业的持续发展。
国内电视媒体产业的理念还未发生根本的转变,在节目的安排、内容与形式上,都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大多数节目会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模式,这些重复的形式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的疲劳,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需求。
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也从电视、广播、报刊转变为使用手机、电脑等这一类便携式的工具,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盛行,也带动了信息的分享和传播,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接纳,也深深影响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业务,对于他们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抓住最前沿的方式,才能留住更多的观众[4]。
电视新闻以其真实性、权威性获得了稳定的用户,但表现形式单一,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新媒体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无论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听觉效果上,相比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方式都更加具备优势,因此,传统的新闻编辑更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改变,增加图像效果和声音效果的渲染,注重信息的多样化呈现,满足用户及时获取资讯的需求,提升新闻内容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互联网推动了电视新闻媒体行业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新闻编辑也应该抓住时代的契机,打破固有的观念,不能够只停留在让观众被动地接收信息的层面,而要思考新的编辑模式,迎合观众不断变化的喜好,在新时代变化发展的浪潮中,充分挖掘和整合新闻资源,并以创新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加速新闻媒体产业的优化升级,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带来的挑战[5]。
传统的新闻媒体常使用人工播报的方式进行资讯的传播,观众只能作为一个收听者去被动接受信息,新媒体多样化的形式给了观众更多参与的平台,比如微博、社区、论坛等,能让大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也可以为各项政策的决策者提供宝贵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众的参与度,更加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增加大众对于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并且在互动的交流中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满足大众对于先进文化内容的需求,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不改变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下,新闻编辑工作者也应当挖掘多样化的形式对不同的新闻进行相应的报道,如果只依靠电视节目主播,不但缺乏新意,也难以增加用户的兴趣。首先可以对新闻进行分类,再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传播,比如重要的会议、新的思想理念这一类不能改变严肃的风格,但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强调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美食类、旅游类,可以考虑采用实地采访、实景采风的方式进行解说,增加观众的代入感;而对于民生这一类大众极为关心的问题,可以结合一些小短片、小故事加以说明,增加观众的认同感。
新闻内容的创新包括对新闻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新闻编辑[6]。新闻资源即从人民生活中获取到的新闻素材,新闻工作者利用好新闻素材,认真进行加工,能够为观众呈现出更好的新闻效果。对于新闻来说,优秀的选题、有深度的内容、贴近生活的焦点更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结合新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增加新闻的生动性、艺术性、多元性、趣味性,更加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以保证电视新闻能在海量信息资源的传输介质中保留其不可撼动的地位。
多媒体的应用在于增强观众与新闻信息之间的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接收信息的主体,新闻的传播更应该注重观众的互动体验,新闻所传达出来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观众对于某个热点问题的看法,影响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真实评判,因此在编辑新闻时,要注意切入点以及挖掘深度,适当增加观众与新闻工作者双方的互动和理解,详细分析观众的心理需求,尊重观众的选择并向观众传递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来说,紧紧抓住新闻的焦点是远远不够的,当前“碎片化”阅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方式,针对这种方式简洁、快速、多样的特点,新闻编辑工作者对于新闻资源的整合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归纳总结,放眼未来,充分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利用好新技术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舒适的体验、惊喜的内容,加快学习进程,提升工作能力,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艺术形式。
新媒体拓宽了新闻的传播渠道,增强了观众对于节目的体验,丰富了信息呈现的形式,冲击了传统的模式。尽管新媒体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电视新闻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依然是传递资讯最具权威、值得信赖的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人民群众获取即时资讯提供服务,电视新闻的编辑也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创新发展,挖掘出人民的喜好,不断丰富形式、充实内容、增加亲和力,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