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时期的对外传播战略分析

2019-11-29 08:45张海晏
科技传播 2019年16期
关键词:汉武帝匈奴西域

张海晏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极盛的时期之一,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顶峰。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贤臣。在军事层面,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大败单于于漠北;在政治层面,汉武帝通过削藩限制各诸侯王的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汉武帝遵从董仲舒的战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外交领域,汉武帝派遣张骞凿通西域,以期待联合大月氏、康居等国对抗匈奴。毫无疑问,汉武帝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宣传战略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较为成功的,西域各国听闻汉朝强盛,纷纷来来朝拜。汉朝以其威严震慑西域诸国。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汉朝时中国国力正值极盛之时,当今亦如此。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研究强汉时期的对外宣传战略,对于借鉴我国当下的对外传播战略,以及展望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1 汉朝前期的内外关系与传播策略浅析

西汉建立之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方法,对内发展经济,崇尚黄老之学,西汉时期继续奉行周朝时期的礼乐宗法制。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在与匈奴作战中失利,此时汉朝的对外战略即以和亲为主,以秦长城为界,积极的采取防御措施。对外宣传方面,这时汉朝的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对外始终没有形成强而有力的话语体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延续高祖的对外战略,采取和亲的态势,与匈奴交好,同时对内以仁政为本,对内传播“德”和“义”的为政理念。正如汉文帝自己所言:“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1]。可见汉文帝十分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在汉朝天子和各级官吏眼中,君主固守天道,各级官吏遵守礼法道德,各司其职,国家才能强盛,最终四夷来华,从而形成“万邦来朝”的局面。这个时间段汉朝对内的传播话语体系即以各级官吏为中心,各级官吏承担着教化平民百姓的任务。汉武帝时期,从汉高祖时代开始的修生养息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效果明显。那个时期,“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万巨”[1]国家仓库里的钱多到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粮食多到堆积到仓库外面去。此时 天下呈现出一片大好的迹象。武帝即位初期,继承先帝之遗德,希望通过在泰山封禅而达到昭示天下的目的。可见武帝上台后仍然希望以帝王之德而服天下。“古之立孝,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1]”即武帝认为:治国教民,统治者要把德行放在首位,对内大力传播“德政”的思想观念。汉武帝即位之初仍然奉行着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对内和对外的传播方式。汉武帝在某种程度上比文帝和景帝更加聪慧,他认为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曾下诏: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1]。

除此之外,汉朝的历代统治者大多重视封禅。《史记》中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1]?在统治者眼中,上天把国家交给天子来管理,天子就要通过封禅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伟业,以求得到上天和自己臣民认同。战国策中曾经记载到: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2]。”汉朝的统治者还希望通过封禅的方式向远方的国家传播汉王朝的威严,以求远方之国的归附,大汉江山之永固。

汉朝初期,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汉书》记载: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3]。汉朝初期的对内和对外传播战略是极其成功的。

2 西汉统治者对外传播战略的转变及原因

西汉的统治者一直持有“华夷之辨”的统治理念[4];其核心的思想为“内夏外夷”。暨华夏民族处于中亚舞台的中心,环绕中原的山川乃是其防御夷狄的天然屏障[4]。换句话说,统治者和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当时认为华夏民族是中原大地的主体。这种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左传》中曾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5]。这种观念在汉朝时期得到广泛认同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人们认为胡狄不懂礼法,而礼法正是维系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根基。汉朝使节出使匈奴时,他们曾经说:匈奴俗贱老[6];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6]。汉武帝曾对群臣说过:夷狄无义,所从来久[6]。可见“华夷之辨”的统治观念一直影响着汉帝对匈奴外交政策的执行和对外传播战略的制订。从更深层次的原因上来看,“华夷之辨”的背后则是统治者的称雄理念。而这种称雄理念阻碍了汉朝与匈奴之间和平共处的发展模式。一个人可能追求权力或财富,这反映出他的个人价值观;而当时汉朝天子和人们的价值观里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内容,就是在华夏大地上称雄,所谓的称雄暨一定要当这个世界上的统治者,唯我独尊,而不是与竞争对手平和相处。这种称雄意识一直影响着当时的国人的价值观念。西汉著名将军陈汤曾经所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3]。班固在汉书中曾写道:凡日月之所照,江河之所至,皆为汉土[3]。正是这种称雄理念使得武帝时期的对外传播的方针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称雄”价值观念的背后暨蕴含着对外彰显国家的综合实力。在汉朝天子的眼中,对内和对外彰显国力,最终才得以达到“万邦来朝”的效果。促使汉武帝对外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仍是他所固有的思想观念。一方面,汉武帝是位有雄心壮志的帝王,即位之初,改年号位“建元”,孔颖达曾注疏:元者,始也[7]。从年号中得以显示其渴望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决心。少年天子本身就有如此之壮志。在救东瓯,伐闽越的战事上,他驳斥了丞相田蚡“毋动为大”的思想观念[7],而采取严助所倡导的: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7]。主动出击的战略理念。可见严助的话语正符合汉武帝的战略意图。另一方面,汉武帝本人的价值观念中也有着一贯的称雄意识。武帝曾召集臣下,“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曼,侵盗亡已[3]。尽管汉朝每年予匈奴金银、财帛,但是匈奴依旧没把汉王朝放在眼里,汉武帝认为,单于对汉朝天子一贯持有傲慢的姿态。综合多方面因素,汉武帝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

3 汉朝帝王与将相在与匈奴以及西域国家作战时的传播战略

匈奴的祖先是夏朝的后裔,西周以来,中原大地一直受到其的威胁。《史记》记载:“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6]。匈奴的军事体制即“全民皆兵”。强大的武装力量势必对汉王朝造成威胁。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汉朝历代皇帝与将军对匈奴作战时期的传播战略是多种多样的。

3.1 运用巧妙的言语说服他人来化解危难

汉高祖刘邦在与冒顿单于作战时孤军深入,被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山,“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6]。”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刘邦犯了兵家之大忌。《孙子兵法》曾反复提到: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8]。汉高祖因为韩王信的背叛、匈奴的入侵而一时兴起,没有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而孤军深入。千钧一发之时,汉高祖刘邦采取一番舆论引导和宣传攻势,对内安抚士兵,对外派遣使者予以单于的妃子阏氏许多名贵的礼物。于是阏氏对冒顿单于说道:“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6]。汉高祖刘邦让阏氏对单于说的话正好抓住了单于崇尚神灵的心理。匈奴人崇尚神灵,《史记》中曾记载“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6]。”在宣传过程中,刘邦善于注重刻画自己的形象,抬高自己的地位,针对敌人所忌讳之处来进行宣传,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另外一层面,刘邦针对匈奴人的生活习性进行说服。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不喜欢定居于固定的地点,即使匈奴占领了汉朝的土地,他们的收益效果依旧甚微。霍夫兰认为:说服是引起他人态度转变的重要途径,即通过给予对方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的预定方向[9]刘邦与其谋士通过巧妙的言语来达到其说服别人的目标,化解了白登之围。可见在传播过程中,了解敌我之间的力量差异,了解敌方所真正想要拥有的事物,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说服对方的最好办法是以对方立场为根本,看清人之所畏,用最省力的方法居于不败之地。

3.2 远交近攻,用威严震慑匈奴及西域诸国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熟读古代兵法。在与匈奴作战的战略方针上,汉武帝设立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个郡县作为屯兵处和作战指挥支援点;以祁连山为屏障,确保河西走廊南部不受外敌入侵。在北部修建长城,抵御单于;在河西走廊尽头又设立两个阳关和玉门关两个关卡,占据至高点;关卡、烽火台、骑兵特攻队使得军队机动性大大增强。后来汉朝在与匈奴以及西域诸国作战时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在对外宣传方面,汉武帝派遣张骞凿通西域,出使西域各国。张骞在前往乌孙国途中路过大宛,于是便在大宛不断向当地的人民诉说汉朝的状况,即“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汉武帝与张骞知道西域诸国的国王与贵族大多贪恋汉朝的财力、物力和金银珠宝,于是抓住其心理与行为特征,巧妙地对其进行说服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张骞在西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各个国家诉说大汉王朝的强盛,遥远的东方吸引了乌孙国国主及其臣子的兴趣,于是两国便有了外交联系,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6]。西域诸国逐渐了解到汉朝的强盛,“外国客遍观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6]。”

汉武帝在恩服西域诸国之时也注重威服西域诸国。语言上的传播与物质上的赠与只是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一种战略方式。在汉武帝眼中,真正能够使得“四夷皆服”;树立汉朝之威信的方式,还是要通过对外的战争。战争同样也是汉武帝对外传播的一种手段。事实证明: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的。汉武帝的豪情壮志、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利益的纠纷等多方面因素致使战争的爆发。“天子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6]。”汉武帝攻打大宛,一方面是“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想获取大宛的名马;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征讨大宛,改变大宛以西的不听武帝号令的现状。“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6]。”暨武帝希望以汉朝之礼法更好地约束这些小国,并最终将其纳入汉朝的版图。李广利虽然在第一次与大宛作战中失利,但仍不影响汉朝的尊严。在第二次攻打大宛国之时,汉武帝集全国之力希望能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汉朝对大宛的军事行动震动西域诸国,“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6]。”汉武帝用其武力征服了西域等国,在西域诸国广泛的传递了大汉王朝的思想和统治理念。以至于到汉成帝时,著名将军陈汤曾经说过:“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3]。”可见当时的西域诸国依旧畏惧汉朝的威严。

3.3 封狼居胥,以彰显汉朝之雄风

汉武帝在对匈奴作战时任用卫青、霍去病两位良将。霍去病虽然不通古人所述的兵法,但在实战方面却有着独到的眼光。霍去病百战百胜的原因就在于他独到的战略眼光与判断战机的能力。霍去病在击败匈奴之后,“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霍去病带着自己的部下和匈奴降兵在狼局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并登上高山以视广阔的沙漠。在漠北宣誓汉朝的主权。霍去病此举极大迎合汉武帝的战略意图。自此,汉朝的威严已经传至漠北。霍去病的所作所为极大震动了匈奴王庭。之后的年代,匈奴在同汉朝作战时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

4 汉朝对外传播战略的评析

汉朝的对外传播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向外传播了“仁”和“礼”的理念。使得西域各国逐步认同了汉王朝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现在依旧怀念汉王朝之雄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直至今日,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依旧以当年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为依托,以渴望实现地区之间的繁荣与共同发展。但是,在“家天下”的年代,君主时而一时兴起,在不考虑后果的前提下举全国之力对外发动战争。这种情况在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身上有体现。打仗永远不可以凭情绪而打仗,因为战争一旦开始就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决定出兵与否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最终的成败与否[10]。汉高祖刘邦因为匈奴触犯我大汉王朝之威严“怒而兴师”导致对外战争中的惨败。汉武帝刘彻因为大宛国国王不肯“予汉室名马”,而发动战争。虽然汉武帝在同大宛作战中取得胜利,但是汉朝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战争虽然使得汉朝的威严在西域国家之间得以广泛的传播,但是对于任何国家的人民来讲都是不义的。汉武帝执政后期国内的经济严重下滑,民生逐渐开始凋敝。在皇室内部,“巫蛊之祸”频发,父子反目成仇,太子刘据死于非命。在对大宛国征讨没多久,逐步又丧失了大宛国的控制权。“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6]。”汉武帝在临终前发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轮台罪己诏》。汉武帝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3]。暨恢复生产,继续实行修生养息的策略,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兴办太学的同时号令文章,对内继续传递“德”与“礼”的思想,以期重回汉初的治理格局。后元二年,汉武帝病笃,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授遗诏,辅少主,霍光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面才有昭宣之治[10]。

在封建时代,帝王有着绝对的权威。天下大事皆出于帝王之手。反观当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中国共产党延续了汉武帝时正确的传播战略,传承丝绸之路的荣光,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外则传递我国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以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实证明,我国的对外传播战略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传播理念下,中华民族必定会屹立于世界之林。

4 结语

古人云: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古人的战略意图必有其伟大之处。我们只需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便可用于当今,使中国更加强盛。

猜你喜欢
汉武帝匈奴西域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树为何名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