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然
(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00)
出现设计标准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建筑工程中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建筑设计的水平受设计人员素质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多高校都增加了建筑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多的建筑专业毕业生,导致目前建筑行业的设计人员基数比较大,并且部分设计人员缺乏经验,对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标准有着诸多不熟悉,导致设计方案出现了诸多不合理之处。
现场勘察是进行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只有对现场情况有着足够的了解,才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而确保建筑设计工作的正常展开。但是目前部分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因为多方原因,并没有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整个设计工作只是在“纸上谈兵”,而设计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的审批也没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审查,导致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多次的设计变更不仅阻碍了工期,还会增加建筑工程中的资金投入。
建筑设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项目要求,对现场施工状况进行合理的协调,这样才能避免现场施工与设计方案发生偏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设计师,在设计方案完成之后就成了“甩手掌柜”,对现场的施工情况没有进行全面了解,导致建筑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竞争较为激烈,在建设过程中,甲方为了经济效益会尽可能地缩短工期,为了确保正常开盘或者提前开盘,就会要求设计人员加快设计进度。举个例子,同一个开发商在不同的城市对地块进行开发建设,但是因为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房屋的设计方案就不能进行“套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既要熟悉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还要熟悉当地的环境以及建筑特征。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建筑设计管理人员就要为设计人员归纳整理好当地的建筑标准,对当地国土、消防、环保部门的意见、问题进行综合性整理,让设计人员遵守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进而确保建筑设计的有效性以及效率。
设计管理人员要和设计人员一同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配合设计人员进行测绘、勘察、检测、设计等工作。只有建筑设计人员亲临现场,才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建设现场的南北走向、施工难度、土壤质地,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建筑物面朝景观较好的方向,通过结合现场情况,优化实际施工方案,进而减少建筑中投入的建设成本。同时设计管理人员要对设计档案进行及时归档,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进行协调处理。
在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设计管理人员要积极协调施工方、设计方的联络沟通,充当双方组织的媒介,对工程中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及时提出“设计变更”;对施工现场未按照图纸施工的环节、地区进行审查;同时要督促设计方、施工方整改措施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设计管理人员要以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为核心,确保工程中设计变更资料的安全性、有序性、完整性,以便在三者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协调。
甲方设计师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到施工现场对施工情况进行查勘,对现场施工和设计方案发生冲突的地方要及时进行协调。日常工作中加强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联系,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在每个施工环节完成之后,设计管理人员应该和验收人员一同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进而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以及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BIM 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建筑行业的热点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的真实建设信息,模拟出一个全面且直观的项目模型。建筑设计管理人员,能够将所有的设计图纸放置模型中进行检验,进而通过信息技术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疏忽以及错误,减少集团在项目中投入的资金。此外,BIM 模型中项目的管线关系、剖面结构较为清晰,在甲方汇报会议、施工沟通会议中,建筑设计管理人员就能够通过BIM 技术将项目开展情况、开展问题清晰且明确地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管理是影响建筑设计水平、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工作,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建筑设计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情况,策划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