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TED理论的大学校园空间安全性初探

2019-11-29 03:49黄宇涛古新仁
绿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犯罪区域

黄宇涛,古新仁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 引言

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安全是人们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1]。社会对校园安全问题一直较为关注。近几年,校园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安全需求,校园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校园安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CPTED理论就是通过环境设计,减少利于犯罪的环境条件,提升校园空间防卫能力,达到抑制犯罪的目的。

2 CPTED 理论

2.1 CPTED理论及发展

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是一种关于改变犯罪条件的预防犯罪理论。CPTED理论提出:犯罪的形成离不开适宜的犯罪条件,通过对环境条件有目标的设计,增加实施犯罪的难度,可有效降低犯罪发生概率以及减少人对犯罪行为的恐惧。

CPTED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条件到行为心理30多年研究的历程[2]。经学者反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形成现今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在预防犯罪方面效果显著,试验区犯罪率明显下降。

2.2 CPTED理论核心要点

CPTED理论经过理论研究、实践验证的反复过程,提出抑制犯罪的核心要点:领属性、监视、出入控制、环境维护、活动支持。

2.2.1 领属性

领属性是指空间以及事物的归属权的明确性,强化领属性能唤起人对所有权空间的责任感,对于空间的陌生人产生警惕以及行为监视的效果,对犯罪分子产生威慑,增加犯罪风险以达到减少犯罪的目的。

2.2.2 监视

监视分为自然监视和物理监视,自然监视以人为主体,物理监视主要是监控设施。监视是CPTED理论的核心要素,监视是对空间中的事物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完善的监视系统是对潜在罪犯的警示,能提升环境对外防御能力,增强人的安全感。“街道眼”理论认为:街道的自然监视能力随着人流的增加而提升。较高强度的自然监视能提升环境的安全性,增加犯罪难度以抑制犯罪欲望的实施。

2.2.3 出入控制

出入控制的目的是切断罪犯与目标之间的空间联系,通过身份识别以及物理限制等手段增加罪犯接近潜在犯罪目标的难度,从而降低犯罪率。

2.2.4 环境维护

良好的环境比呈现衰败迹象的环境更能吸引人流的聚集。[3]环境维护的目的是提升空间环境的吸引力,以增加人流的方式达到增强人对该空间的关注度的目的,“破窗理论”表明如果空间环境产生消极现象而未得到及时改变,那么该区域的环境在短时间内将会进一步恶化,让罪犯产生此处无人管理的心理。所以加强环境维护,保持空间对于人群的吸引力,有利于预防犯罪。

2.2.5 活动支持

活动支持是通过改善场地的承载能力,吸引人群进入户外空间开展活动,通过增加场地功能引导人群的聚集,增强监视力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升相互间的熟悉度,提高对陌生人的识别力,增加自然监视的准确性,强化对陌生人员的防御力。

3 校园环境安全隐患分析

校园安全涉及范围较广,本文研究主要是针对校园犯罪问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校园犯罪特点,分析校园环境对犯罪预防的不足,提出相关策略,达到预防校园犯罪的目的。

3.1 校园案件分布

大学校园最常见的犯罪类型为盗窃、伤害。其中盗窃分为室内和户外盗窃两类,盗窃类案发率高且分布较广,伤害类案件对人直接伤害程度较重,伤害类犯罪多为对生命、财产同时产生损害,社会危害性大。

3.1.1 室内盗窃案件

校园室内盗窃案件集中于寝室、自习室、食堂等区域,这些区域财产集中,人流量大,学生警惕性低,寝室盗窃多趁寝室处于无人看守时,通过专业钥匙开锁进入实施盗窃犯罪。自习室和食堂等区域多趁学生防范意识弱时实施盗窃。

3.1.2 户外盗窃案件

户外盗窃案件主要发生区域为操场、休憩空间、自行车停放处。操场、休憩空间的学生多专注于运动或自身的事情,疏于对财物的看管,易被犯罪分子趁机盗窃。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被盗窃多发生在夜晚,监视力弱时实施犯罪。

3.1.3 伤害案件

伤害案件包含类型较多,主要有强奸、抢劫、猥亵等犯罪行为,多发生于夜晚且较为集中于寝室关门前这段时间,地点主要分布于校园边缘区域或是部分偏僻道路旁区域。

3.2 CPTED视角下犯罪环境分析

根据调研发现校园环境有以下不足之处。

3.2.1 领属性弱、出入限制缺失

开放式的空间结构和管理模式对于人员进出限制较弱,学生对于校园界限概念模糊。校园空间所有权的不确定,严重削弱学生对于校园空间的责任感。开放式的校园虽存在实体边界和明显的校园大门,但由于大学校园结构特殊,短时间内人流量大,过于严苛的校园出入限制不利于人群的疏通,出入口实际限制功能较弱,粗放的校园管理模式为犯罪分子接近目标提供了便利。

寝室的出入控制过于依赖宿舍管理员。宿舍管理员凭个人记忆力、判断力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但对于与学生特征相似的人员,限制作用较弱,其仍可自由进出寝室。

3.2.2 监视薄弱、活动支持不足

校园主要监视方式为安装监控设施,监控手段单一。宿舍区场地的缺失无法满足人驻足、停留的空间要求,人员流动速度过快,严重降低了人产生监视效果的可能性,导致校园宿舍区自然监视功能薄弱。

空间视野通透性差,自然监视范围受限。部分活动区域绿化过密,人的视线受到阻隔,影响内外空间交流,不利于产生“邻里守望”,视线“独立”的空间削弱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利于犯罪预防。

照明是影响夜间自然监视力的重要因素。部分道路以及道路两侧空间照明的缺失,不利于引起行人的关注,产生的视线死角易藏匿犯罪分子,不完善的照明系统会激发强化犯罪欲望,增加行人遇害风险。

校园边缘区域活动空间少,空间活力不足。校园活动空间多集中于校园中心区域,边缘区域主要为绿化空间,导致校园边缘区域对人的吸引力不足,空间活力不足,易形成消极空间。

3.2.3 环境维护差

环境缺乏维护导致消极空间增加,缺乏关注的消极空间是犯罪分子最佳藏匿之处。消极空间多分布于校园边缘区域,这些区域多为植物绿化,植物生长茂盛且无人修剪,过于茂盛的植物空间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从而排斥进入此类空间,而犯罪分子则可趁机在此藏匿,伺机实施犯罪[4]。

4 基于CPTED理论的校园环境优化策略

4.1 强化空间出入限制,明确空间所属权

首先,强化空间的出入限制,降低犯罪分子接近目标的可能性。校园整体应加强校园边界空间的防御力,加强围墙等边界防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明确校园空间的所有权。再者,合理设置出入口,减少校园出入口的数量。校园出入口处设缓冲区,增加空间层次感,不仅增加犯罪分子对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且延长了保安对可疑人员判断的时间,提升校园的出入限制力。

4.2 增加空间活力,促进自然监视

强化边界区域的空间设计,激发空间活力。充足的人流是产生自然监视的基础,校园应建设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场所,提升边界空间及各区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户外活动的兴趣,引导人群进入边界区域,以摆脱消极状态。增强自然监视能力以抑制犯罪的发生。

对人群活动规律进行调研,完善道路照明系统,对道路两侧绿化空间进行灯光设计,引导人的视线关注周边空间,及时发现藏匿的犯罪分子,也可通过强化主要道路的照明,引导行人选择照明充足的道路通行,避免进入偏僻区域,降低受害几率。

4.3 提升环境品质,激发责任感

环境品质对人们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影响,加强环境维护,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校园空间的关注。良好的环境比呈现衰败迹象的环境更能吸引人流的聚集,聚集的人群可扩大自然监视分布范围,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熟悉的人们之间易形成守望机制,对陌生人提高警惕。

校园植物的种植维护应该遵循“3至8”原则[5]。即灌木丛树篱不超过3英尺,树木高大的树冠不低于8英尺,这一高度范围是视线高度分布区间,保持这一高度范围的植物空间通透性对于空间的自然监视是有利的,处于时刻被监视的状态可以有效抑制犯罪欲望。

5 结语

即使不能抑制人的犯罪动机,但可以削弱犯罪条件。环境设计预防理论就是通过环境要素的设计,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其优势在于,避免让校园变成追求安全的堡垒而失去自由、开放的特点,提升校园安全的同时还能增加校园的魅力,通过低成本的环境建设以减少利于犯罪的环境要素。然而CPTED理论只是犯罪预防的一部分,对于校园犯罪预防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犯罪区域
公园里的犯罪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分割区域
Televisions
拜访朋友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环境犯罪的崛起
浅谈自首制度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