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Neo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惯,读书籍。”苏洵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教育孩子励志求学的典范,毕竟,最让苏洵引以为豪的并非他的个人成就,而是他作为一名父亲的成功。
唐宋八大家,苏洵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霸占三席,冠绝古今,成为千秋佳话。从苏洵的身上,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件事:最高级的教育,就是拼爹。
父亲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在一般人眼中,比起两个儿子,苏洵的名号显然弱了不止一筹,有人还用“父凭子贵”来形容苏洵。但是清代学者邵仁泓在《苏老泉先生全集序》中直言:苏轼和苏辙的天纵之资毋庸置疑,但是如果没有苏洵作为父亲的引导,他们未必能够名垂青史。这一点从苏洵当父亲后的改变上便能看出。
1036年,前一天苏洵还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逍遥公子,第二天却拒绝了所有呼朋引伴的邀约,坐在案牍前悬梁苦读。很多人都想探寻他浪子回头的原因,直到苏府传出喜讯,苏洵要当爸爸了。次年年初,一个响彻千古的名字诞生了——苏轼。
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时苏洵性情大变的主要原因就是身份的转变。苏洵在心里想着,孩子出生后,难道要让他学自己游手好闲、虚度年华?正因如此,才有了《三字经》中的那一句:“二十七,始发愤。”
为了孩子的未来,苏洵要以身作则。
作为成年人,苏洵拥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严于律己,可对于正处于贪玩年纪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坚持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苏洵有他的“算计”。
每当苏轼和苏辙玩闹时,他就故意躲进角落,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他们上前探寻父亲的“秘密”,苏洵又连忙把书合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久而久之,两个孩子便对书本产生了浓厚兴趣,即便父亲不在身边,也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
为了不让自己被两个智力超群的儿子“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倒在沙滩上”,苏洵下更大功夫刻苦攻读。后来,他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去考进士。结果,父子三人都成了旷古烁今的大文豪。
《菜根谭》里说,鱼儿在水里欢畅地游动,却不知道有水;鸟在天上快乐地飞翔,却忘了风的存在。也就是说,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耳提面命,嘶吼着“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过程。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父亲的眼界,决定孩子的未来。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让他们学会“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苏轼和苏辙很小的时候,苏洵就经常让他们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尤其是苏轼,喜欢游山玩水,宛若一个小神仙。
有段话是这么说的:“孩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在脑海中,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给予我们鼓励与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我们曾经看到的风景。”正如苏轼的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一个人只有见过天地之大,才能做到心有乾坤,不会坐井观天,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除了带着孩子们去旅行,苏洵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和他们一起去会客访友。乍听之下,你会以为苏洵是个“炫娃狂魔”,其实不然。和现在很多父母花样显摆孩子不同,苏洵拜访的全是贤达之辈。
听闻家乡眉山有一位名叫刘微之的教授,他就想尽办法将孩子们送到那里学习;听说翰林学士张方平求贤若渴,他就千里迢迢赶到四川,为孩子们引荐;就连当时的文坛大佬欧阳修也是他一步步通过朋友间的互相交流,得以相识。最后三父子同时被欧阳修看中,这才名传天下。
所以说,你带着孩子一起走过的那些路,见过的那些人,听过的那些故事,欣赏过的那些风景……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让他们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带来人生的转折。
作家徐承华说:“无论贫富,走出家门对于孩子而言,都是富足而必需的营养。”因此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
父亲的格局,影响孩子的命运。
苏洵曾专门写过一篇《名二子》的文章,其中详细讲述了苏轼和苏辙名字的来历。“轼”指车厢前端供手扶的横木,“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也指道路。
对一辆车来说,车轼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但是如果去掉车轼,也就不再是完整意义的车了。
他告诫苏轼,才华横溢必然会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必然会招致嫉恨、暗算,希望苏轼进人社会后能像车轼一样,虽然身处车子的显要位置,也要学会藏拙,无论出于何种境遇都能淡然处之,这就是无用之用。
对于苏辙,苏洵告诉他,辙是车轮走过的痕迹。大家说起车子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如果有了翻车之祸,罪责也算不到车辙的头上..希望苏辙能够在福祸之间小心谨慎,趋吉避凶。
知子莫若父,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伊俨然就是苏轼和苏辙一生的预言。我们能看到苏轼的后半生几乎都处在贬谪和被贬的途中,但是苏轼始终能够以豁达的心胸乐观面对,终成一代大师。我们也能看到苏辙宦海沉浮多年,即便如履薄冰,却总能逢凶化吉,最后封侯拜相,备受荣宠。
比起培养孩子的学识,作为父亲,苏洵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气度和品格。
高晓松在书中这样说:“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中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摧,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這时候,那些没用的东西就变得弥足珍贵。孩子长大不会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消极的父母,顺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
苏轼十来岁的时候,苏洵曾叫他作《夏侯太初论》。其中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警句:“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人能够抗得过大风大浪,却可能在小阴沟里翻船。这也是苏洵对儿子一生的告诫。
正是由于苏洵作为父亲的大格局,才有了后来那个“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钓重,人间天上随他送”的苏辙。同样,我们也才能遇见那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
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是每一位父亲的必修课。法国作家蒙田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拼的正是如苏淘这般的言传身教和眼界格局。如果拥有这样一位父亲,孩子即使不成才,也必成人;即使不成功,也必成器。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