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魁 韦兰花 黄政艳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路径,提出应实施“双师培育计划”,加大力度引进与培育高水平“双师”人才;实施“名师名匠计划”,加强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名匠引进与培育;实施“兼职教师计划”,打造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实施“结构优化计划”,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发展工作水平;实施“管理创新计划”,健全“双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以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水平 “双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088-02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9年3月29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的重要举措,通过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龙头”舞起来,引领带动职业教育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职教二十条”和“双高计划”均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职教二十条”的颁布和“双高计划”的实施,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有关人才政策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广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按照“大师引领、整体提升,引培并举、专兼结合,开放集聚、数量充足,激发活力、结构合理”的思路,遵循新时期“四有”好老师标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改革发展引才聚才,创新体制选才育才,优化展环境用才留才,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名师领衔、双师主体、团队主导、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适应产教融合新形势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实现整体格局与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需求相适应。本文试根据“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要求,从加强“双师”培育、健全培养体系、优化队伍结构、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性地提出了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一、实施“双师培育计划”,加大力度引进与培育高水平“双师”人才
健全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引进、聘请、吸引高水平“双师”人才长期稳定为学校发展服务的灵活机制和倾斜支持政策,围绕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精准对接专业群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高技能“双师”人才。按照《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组织教师参加高、中、初级“双师型”教师认定。加强“双师”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讲好一门课程、主持一项教改或科研课题、指导或参与一项技能竞赛、打造一项成果、对接一个企业、联系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名匠)的“六个一”计划,着力提升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六种能力”,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见图1)。
二、实施“名师名匠计划”,加强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名匠引进与培育
以高水平专业群发展需求为重点,引进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若干人。结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在全校范围内每个专业遴选1名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每个专业遴选1~3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善于思考钻研、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专业群骨干教师团队并加强重点培养。创新校企共育名师名匠模式,依托行业背景和学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集“教、产、研、培、赛、创”等功能于一体的“名师名匠、教授、博士工作室”,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技能大师。校企联合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由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带领的专业群教学團队,培育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实施科研、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等项目驱动,鼓励和支持教师广泛参与企业生产和实践锻炼,提升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三、实施“兼职教师计划”,打造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健全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规范兼职教师聘请的标准、程序、待遇及考核评价管理。加强与行业、企业发展前沿信息和资源的互通、互享,建设动态调整又相对稳定,数量占专任教师总数25%左右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充分利用好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广西工业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聘请企业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和承担校外职业认知和顶岗实习等的指导工作,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加强兼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四、实施“结构优化计划”,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建立教师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健全职前、入职和在职研修培训体系。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制订分类分段持续培养培训计划,岗前入职初期阶段,坚持以老带新导师制,实行教学能力测试准入制,重点提升教师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执教能力。教师成长中期阶段,重点选派具有一定教学实践基础、具有担当精神的骨干教师进行在职研修,提升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能力。选派具有发展潜力青年后备教师充实到专家、大师带领的教学创新团队或科研团队,开展大师、名师带领提升训练。优化队伍职称结构,承接好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完善职称自主评审工作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依托职教集团及行业企业背景,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对接企业落实一批常设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实施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实践锻炼、五年一周期全员轮训计划,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五、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发展工作水平
完善教师发展中心软硬件条件建设,增强服务教师发展功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各部门协调联动、教师主动广泛参与的工作组织体系。创新举措,开展讲座示范、教学培训、沙龙研讨等丰富多样的教师活动,形成以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为主,个性化咨询服务为辅,兼顾教师发展研究、资源平台建设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整合校内外优势师资资源,开展教师发展业务导师遴选聘用,组建多支对应专业行业的以教学名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发展与服务专家团队,形成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服务平台。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和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教师参加竞赛和指导竞赛的能力。结合各类培训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教风,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完善“师德修养、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等多维度、多层级的教师发展标准,健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数据说话、持续改进”的教师诊改和职业发展体系。
六、实施“管理创新计划”,健全“双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
完善教师分类、教师实践锻炼和教学考核、科研考核、社会服务考核、育人考核等管理制度,健全以业绩考核和绩效激励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开发人事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源头和权威的基础信息,为教师和教学诊改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创设条件,给“双师”人才施展才干的发展空间,以业绩激励为导向,发挥高级“双师”教师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专业群综合实力和水平。实施薪酬制度改革,试行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增机制,年内通过社会服务、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校企合作等项目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列入动态调增范围。试行高技能领军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健全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优绩优酬,营造教师发展良好环境。
通过以上“双师”队伍建设路径,预期达成以下目标:一是建成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双高计划”建设期内,按“四有”标准建成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适应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群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技术技能大师,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成为常态。二是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教师职业全面发展;建成“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培训实现系统化、全員化、立体化,鼓励并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和外出访学研修,专业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实践;建成高水平、结构化的可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教师创新团队;教师参加技能竞赛成为常态,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诊改持续有效。三是形成有效支撑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的系列管理制度。创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路径,健全了促进双师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开发功能完善的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了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简介】黄政魁(1980— ),男,广西容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韦兰花(1979— ),女,壮族,广西柳江人,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黄政艳(1973— ),男,广西容县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何田田)